2022福建省宁化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福建省宁化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 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它本身不发光,但其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可能来自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2014年11月13日,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飞行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着陆器成功登陆“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彗星。据此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宇宙中高真空、超高温、强辐射等环境B.探测器在飞行中可借助太阳系天体引力加速和变轨C.彗星质量较小,一般围绕行星运转D.着陆器是降落在彗星长长的彗尾上的4.经历10年的飞行,“罗塞塔号”探测器目前到达的宇宙空间位置位于A.河外星系 B.太系阳以外的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该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据此完成5~6题。5.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6.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016年我国在贵州黔南成功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其直径达500米。FAST台址位于贵州黔南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附近5公里范围没有任何乡镇,25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个小县城,是科学家观测宇宙的理想之地。读图完成7~8题。
7.大窝凼的地形对FAST工程建设最为有利的影响是A.土石工程量小 B.地质条件稳定 C.不易受洪水威胁 D.便于设备的安装运行8.根据材料推测,我国FAST台址选择在贵州黔南大窝凼建设,主要是因为这里A.海拔较高,大气稀薄 B.太阳活动干扰小C.降水少,晴天多 D.人为电磁干扰小
下图是2014年1月1日美国宇航局捕获的太阳耀斑图像。据此完成第9题。9.关于该耀斑及其产生的可能后果,说法正确的是A.导致地球自转周期变短B.会使黄赤交角变大C.短波通信信号增强D.该耀斑位于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巴厘岛阿贡火山自2018年6月27日晚开始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烟尘高达2500米以上,形成壮观的火山烟柱。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10~11题。 10.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大气中长期滞留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地表气压升高 B. 地表气压降低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 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2018年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据此完成12~13题。12.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结构、运动特征具有 A.特殊性 B.唯一性 C.差异性 D.普通性13.地球平均气温为15℃左右,与此相关的是,地球①距日远近适中 ②自转周期较短 ③大气层厚度适宜 ④地表为岩石 ⑤有卫星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14.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海拔高低 B.风力大小C.天气阴晴 D.交通流量15.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A.四川成都 B.西藏拉萨C.吉林长春 D.浙江杭州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3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16~17题。16. 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C. 大气成分 D. 天气状况17. 下列各项能量不是源于太阳辐射的是A. 风的形成 B. 海水蒸发 C. 生物生长 D. 岩浆喷发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完成18~19题。18.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19.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 B.62% C.70% D.78%2007年9月21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000米深的地方,盼望能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回答20~21题。20.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次钻探的深度只到达了地壳 B.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C.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D.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21.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由岩石构成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C.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2.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读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23~24题。23. 甲、乙所示的两个地质年代分别是A.古生代、中生代 B.中生代、古生代C.古生代、元古宙 D.新生代、古生代 24.乙时代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2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26.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27~28题。 27.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8.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在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下左图),素有美国“风城”之称。下右图示意某时段芝加哥湖滨地区旗帜飘动方向。完成29~30题。 29.形成“风城”的最主要条件是A.毗邻最大淡水湖群 B.地形平坦,摩擦力小C.接近冷空气发源地 D.地处飓风主要通道30.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了当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图示时段A.为白天,吹湖风 B.为夜晚,吹陆风C.为夜晚,吹湖风 D.为白天,吹陆风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读图,完成31~32题。 31.与鸟粪降低北极地区气温相关的环节是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3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33-35小题。 33. 此时,北京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北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34. 甲地风力大于乙地的直接原因是甲地A.水平气压高 B.地转偏向力大 C.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D.摩擦力大35. 此时,若某旅行者到达长江源头附近,实测当地气压值应为A.等于1010hPa B.大于1005hPa C.等于1005hPa D.小于1005hPa二、综合题:(本部分3大题,共30分) 36.(10分)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格1分)。 (1)写出图中部分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C 、 G 。(2)小行星带位于 和 两颗行星轨道之间。(3)图中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4)图中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有 、 、 。(5)指出K天体绕日公转的方向是 (时针)。(6)指出此图反映出来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 37. (10分)下图中,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 (填代码和地名),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是 (填代码和地名)。(4分)(2)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地区的主要成因。(2分)(3)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1分)(4)比较地球表面各纬度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3分) 38. (10分)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1分)(2)图中同一等高面上②、④、⑤产生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1分)(3)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2分)(4)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1分)(5)图中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1分)(6)图示区域表示白天海陆间热力环流,则当地吹 风;若图示区域表示市区与郊区间热力环流,则一般而言,A、B两地中更多云、雾的是 地,其成因主要是 。(4分)宁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ACADADDBC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CDADABBBABA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DBDBAADBDCD 二、综合题 (1)地球 天王星 (2)火星 木星 (3)太阳(4)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5)顺(时针) (6)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每格1分,共10分) 37.(1)① 青藏高原 ② 四川盆地(4分)(2)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高,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少;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削弱少。(答对2点给2分)(3)太阳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递减。(1分)(4)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总量由回归线附近向极点和赤道方向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总量是随着纬度的升高递减(到极点时为零);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3分) 38. (1)④ (2)空气的垂直(升降)运动 (3)图略(A→B→④→⑤→A)(2分) (4)西北 (5)地区间的冷热不均(6)海 B (B地或市区)空气作上升运动,气温降低;且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福建省泰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淮安涟水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文一号”登陆的天体是,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福建省宁化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