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2589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教案 课件 86 次下载
-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行路难课件+教案 课件 78 次下载
- 第14 课《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课件+教案 课件 8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课件 62 次下载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69 次下载
2021学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
《诗词三首》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默这首诗。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感受诗作所流露的作者情感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默这首诗。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感悟诗意,品味意境,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唐代,文学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尤其是诗歌,更是成为这个时代文学的标志。除了最富盛名的李白,还有许许多多名家名作。比方说这样的名句你是不是很熟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知不知道这些名句出自哪个大家之手?对,刘禹锡。诗词在交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会友送别,游迁升贬都会写诗写词感怀一番,收到的人,还常常再和一首。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这样内容的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非常经典的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因与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有唱和,并称“刘白”。代表作有《秋词》《竹枝词》《浪淘沙》等。著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精炼的文字和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后的沉思。他的散文长于说理,著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资料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年仅34岁的刘禹锡开始了他漫长的贬谪生涯。公元805年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被贬为朗州司马。公元815年被召回朝。同年,因题诗触犯权贵再度遭贬12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回洛阳。
这年的冬天,他在回洛阳的路上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会,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白居易在酒席上吟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古人有赠诗、和诗之礼仪,于是刘禹锡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诗回赠白居易。
三、朗读诗歌
1. 听读感知,整体把握。
笛赋(fù)烂柯(kē)侧畔(pàn)长精神(zhǎng)
2.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活动: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要字正腔圆。(自由读、齐读)
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四、品读诗意
文题理解: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公元805年,34岁,连续遭贬十年; 公元815年,44岁,再度遭贬十二年; 公元826年,55岁,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注释: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长安,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遭受贬谪(在这里)安身二十三年。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注释: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柯,斧柄。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注释:
侧畔:旁边。
病树:枯树。
春:争春,逢春。
沉船旁边千船万帆竞发,枯树前头种种树木争春。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
长:增长,振作。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巴郡的山楚地的水好凄凉的地方,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万株树木展春容就在病树的前方。
今日初逢听你唱赠诗歌在筵席上,
暂凭杯中酒引出振奋精神的力量。
五、赏析诗歌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承接白诗“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二十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写出了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赏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借“千帆过”“万木春”的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这两句本是诗人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客观上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心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有什么作用?
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白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突出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气概。
五、合作探究
1.诗歌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变化?
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洒脱,哀而不伤,心绪难平中不乏刚健昂扬之气。
颈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这样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语意上巧妙承转,跳出了个人遭遇和恩怨的藩篱,是诗人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是被人们称道的名句。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探究一:这两句诗用“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是诗人感叹自己身世的愤激之语。
探究二:诗人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有了普遍意义。
探究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与诗的原意契合,而是另有新意: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两句诗蕴含哲理,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景物的发展,写了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它蕴含了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哲理。(或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4.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由于年龄、能力、机遇等原因,在岗位被年富力强的人超越,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当然不能心胸狭隘,妒贤嫉能,要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心态,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从自己这艘“沉舟”身边迅速掠过的“千帆”,在自己这棵“病树”前面生长得郁郁葱葱的“万木”,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如果着眼于“万木春”“千帆过”,我们还能认识到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绝不会因困难、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业为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也有失误、波折,但总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如果从“病树”“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失误和教训:要找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更要认识到,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危害,小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力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5.结合标题,说一说: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有什么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点睛,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七、主题思想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 水间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流露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八、写作特点
1.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首联写诗人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文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通过写向秀悼念嵇康的典故及王质回乡竟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宕开一笔,借自然景物暗示社会发展,由沉郁伤感的心境为慷慨激昂的气概。尾联笔锋陡转,答谢友人并与其共勉,表现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
2.用典恰当,寓理深刻。
颔联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含义十分丰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中,表明诗人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九、拓展延伸
古诗中还有哪些句子富有哲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十、课后习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多年流放之后回到京城,思怀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凄凉的巴山楚水、“闻笛赋”和 “烂柯人”,“沉舟”和“病树”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诗人选取意象,无论是悲还是喜,无论是扬还抑,“皆着我之色彩”,历历分明。
十一、知识盘点
1.【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两个典故,写自己被贬归来,故人已逝,物是人非,恍若隔世,内心无限悲痛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象写照。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点明酬答之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之情和共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材思考探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2分)
【答案】凄凉的巴山楚水、“闻笛赋”和“烂柯人”,“沉舟”和“病树”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作者刚健昂扬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3. 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2分)
【答案】示例一:这两句诗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示例二: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示例三: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旷达的襟怀。
示例四: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2分)
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思想,艺术特色,长期贬谪遭遇坎坷,归来感慨世事变迁,感怀身世展望未来,感谢赠言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坚定乐观,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课题解读,背景链接,增长振作,首联回顾贬谪生活,颔联感慨世事变迁,颈联预示发展前景,尾联与友乐观共勉,坚定乐观豁达进取,结构图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近作者,走近背景,走近诗歌,划分节奏常用法,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