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速度,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结合相关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及其意义。结合实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运用材料,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生活,理解四季的更替。
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地球公转?公转轨道的形状是什么呢?其轨道平面叫什么呢?2.地球沿什么方向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按一定轨道不停地围绕太阳运动。公转轨道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其轨道平面叫作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方向为:侧视: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运行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运行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般有两个周期,分别为恒星年和回归年。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的公转周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四季更替周期,太阳年)
地球的公转运动(二分二至日)
认识恒星年和回归年的差异
阅读: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年”的时间也因参考点不同而有差别。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公转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一个恒星年。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日地距离:1.471亿 km
日地距离:1.521亿 km
线速度:30.3km/s
线速度:29.3km/s
1.地球分别是在每年的什么时候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2.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差异?说说从5月1日至次年2月1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
开普勒第二定律:在单位时间内,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的连线)在地球公转轨道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认识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1.角速度和线速度同步变化。2.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3.由近日点向远日点运行时,公转速度逐渐减小;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行时,公转速度逐渐增大。
探究:北半球的夏半年为什么比冬半年长
1.北半球每年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结合“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分析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多出7天的原因。
1.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近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较大,远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较小。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故夏半年比冬半年多出7天左右。
参与丹霞、经纬的讨论,谈一谈你的看法。
主要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
探究:日地距离远近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征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太阳日=24小时
除极点外(极点为0),任何地点都相等,约15˚/h
①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赤道最大,极点为0③自转线速度V=1670×csαKm/h(α为地理纬度)
在公转轨道上的各位置都不相等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
什么是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大小是多少?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1.黄赤交角:指的是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2.黄赤交角约为23°26′。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66°34′。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表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特别提醒】1.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度数+极圈度数=90°3.黄赤交角度数=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23˚26′N~23˚26′S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黄赤交角变化的具体影响。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黄道面和地轴的夹角为( ) A. 黄赤交角 B. 23°26′ C. 66°34′ D. 90°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 A. 元旦 B. 国际劳动节 C. 国际儿童节 D. 中国国庆节从五一劳动节到八一建军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先向北后向南 B. 向北移 C. 向南移 D. 先向南后向北火星的自转轴倾角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火星表面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D.23°31′N至23°31′S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
转轨道面的示意图”,完
成下题。6.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8.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 A. 日地距离 B. 黄赤交角 C. 地球自转周期D. 地球公转速度
(2020·山东济南·高二期中)下图分别示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乙),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
A.30° 1月B.60° 7月C.60° 1月D.30° 7月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2) 地球公转至C时,是____月____日前后,北半球是_____(节气)。(3) 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点附近。(4) 图中①②两点中表示近日点的是___;地球从C点运行到D点的
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逐渐加快,然后逐渐减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划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作业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③①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