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596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596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596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及答案(九科)
2021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龙泉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萌发早期,植物种子细胞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少,细胞分裂素的含量逐渐增加B.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胚芽鞘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阻,可推测该种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C.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体内的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运送至其他部位促进细胞分裂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2.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有关农谚的资料非常丰富,这些农谚,有的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的揭示了农作物生长繁殖的规律等。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 农谚解释①“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②“橘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受环境的影响③“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生物之间的竞争和互利共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④“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适当提高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产量A.① B.② C.③ D.④3.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草菇和土壤中的蚯蚓都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蝉→螳螂→黄雀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体现了种群的垂直结构,有效地利用了阳光4.如图表示某化合物由甲乙两部分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化合物为蔗糖,则甲、乙均为葡萄糖B.若该化合物为氨基酸,乙中含有羧基,则甲也可能含有羧基C.若该化合物为ATP,甲为腺苷,则连接甲乙的键是高能磷酸键D.若甲、乙为两个核苷酸,则连接两者的化学键一定是氢键5.人类的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1所示,图2是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致病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Ⅱ区B.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BC.3号和4号婚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D.6号和7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正常,男孩均患病6.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公顷)占比(%)密度(株/公顷)占比(%)密度(株/公顷)占比(%)胡桃楸9492.1687.8400白桦13834.2412531.0214034.74红松604.2230721.57105674.21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7.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的[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的增加C.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够分解细胞自身的结构8.脂肪在脂肪细胞中被脂滴膜包裏成大小不一的脂滴,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A位于内质网膜上并具有催化功能B.Ca2+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从而影响脂肪的合成C.细胞内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D.若蛋白S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9.H+的跨膜运输有的与质子泵(H+的载体蛋白)有关。质子泵分为三种,一种为生成ATP的F-型质子泵,两种为消耗ATP的P-型质子泵和V-型质子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型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的运输,P-型质子泵为H+顺浓度梯度的运输B.类囊体薄膜上的质子泵为V-型,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C.改变温度会影响P-型质子泵的运输速率,不会改变F-型质子泵的速率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P-型和V-型质子泵的运输速率10.观察到一个性别决定为XY型的二倍体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2N条染色体)细胞正处在某分裂时期,含有2N条染色体,呈现N种不同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则此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B.若此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则此细胞不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若此细胞处在分裂中期,则此细胞中含有N个四分体D.若此细胞处在分裂后期,则其产生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不同11.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该基因兼顾了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性。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NO3-载体数量增加B.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C.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应用Ef-cd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12.需要特异性结合才能起作用,但不可反复利用的物质或结构是( )A.酶 B.tRNA C.抗体 D.ATP13.蚜虫是棉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瓢虫能有效的治理蚜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蚜虫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引入瓢虫治理蚜虫属于生物防治B.研究蚜虫和瓢虫的相互关系属于生物群落水平的研究C.蚜虫和瓢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各自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D.由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蚜虫的遗体残骸和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14.已知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受5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不含正常5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植株甲(♂)与染色体正常的绿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假设该杂交为正交),后代中获得植株乙一株,植株甲和植株乙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甲为杂合子,Y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植株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若植株甲进行自交,理论上后代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3:1C.若以植株甲为母本进行反交,理论上后代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D.若以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理论上后代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2:315.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超深渊獅子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一定不能交配成功B.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是超深渊狮子鱼形成的根本原因D.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16.图1装置是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种海藻灯,其上部装有蓝藻培养液,下部装有蓄电池和LED灯。白天,使用者向灯内吹气,仅需很少的阳光便可产生发光的电能。这种海藻灯可在自然灾难、野营以及电力供给中断时使用。图2为海藻灯中的蓝藻利用光能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天,使用者需要向海藻灯中吹气,可为图2中②过程提供CO2B.定期从加料口加入水和无机盐可延长海藻灯的使用寿命C.图2中叶绿素分子分布的结构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类囊体膜D.由图可知,光能被吸收后的去向有电能、热能、荧光、活跃化学能17.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可可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只适应赤道附近、南北纬20度之间高温度、高湿度的环境。可可树是一种喜阴植物,需要“背靠大树”才能长得更好,这意味着人工种植想收获更优质的可可豆,应将它和能够遮荫的人工林共同种植,或者直接将它种在较为稀疏的原生林里。这样,和原生植物共存的可可树林起到了缓冲带的作用,也让自己的生长更加顺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可树种植在原生林几年之后,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原生林中植物的丰富度B.粉腿针尾雀濒临灭绝,它们在为可可树提供荫蔽的树上筑巢,在低层的可可树附近寻找为可可花传粉的双翅目昆虫为食,与可可树形成共生关系C.经调查,某种害虫的每个个体出现在人工林不同可可树上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该害虫在空间上的分布为随机分布D.将一定量的可可树种植到原生林后,可能会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8.乙草胺(C14H20O1N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我国科学工作者从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乙草胺的细菌,为利用乙草胺进行生物修复提供了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使用乙草胺的土壤取样,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B.配制以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提高降解菌的浓度C.提供适宜的温度,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有利于降解菌的生长繁殖D.在分离纯化菌种后,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分离的菌种做进一步的鉴定19.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酿酒酵母产酒精能力强,但没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糖化酵母能合成淀粉酶,但酒精发酵能力弱。科研人员通过两种途径改良酵母菌种,实现以淀粉为底物高效生产酒精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途径Ⅰ需用纤维素酶处理酵母菌,再利用PEG诱导融合B.途径Ⅱ需要以淀粉酶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C.途径Ⅰ和途径Ⅱ最终获得的目的酵母菌染色体数目相同D.以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效率作为最终鉴定目的菌的指标20.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能遗传给子代的是( )A.将含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B.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C.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经组培获得耐寒能力增强的番茄植株D.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能分泌含生长激素乳汁的奶牛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21.(14分)人们一直认为水分子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但有科学家却发现细胞膜上还有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证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的化学本质是否为蛋白质,通常选用____________试剂,其实验原理是蛋白质与该试剂发生作用,会产生____________反应。(2)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需要在____________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3)从细胞膜的结构组成特点分析,由于____________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现在研究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填“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4)人的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胀破,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某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将人的红细胞均分为A、B两组,对其中一组细胞进行特殊处理,使其不含水通道蛋白,另一组不做处理,含有水通道蛋白,然后把两组细胞分别放在清水中进行实验,细胞的形态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图可判断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组。②根据人体细胞的功能准测,下列含水通道蛋白最多的细胞是____________。A.肾小管细胞 B.肌肉细胞 C.红细胞 D.肺泡上皮细胞22.(16分)阈电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就是阈强度。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现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外侧,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A、B、C,刺激方式不同,结果产生如图2所示波形。Ⅰ表示分别单次阈下刺激A或B。Ⅱ表示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A。Ⅲ表示单次刺激C。(1)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____,图1中有____________个突触结构。单次刺激A或B,图1中示波器都出现波形但是未引发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刺激强度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数量____________(填“多”或“少”),突触后膜____________通道少量开放,导致示波器出现波形,但不能产生超过阈电位的兴奋,不能引起动作电位。(2)单次刺激C,D细胞膜内侧电位为____________电位。由图2中所示波形推测,C神经元释放的是____________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的____________通道打开,引起相应离子内流。(3)图2中Ⅱ表明:单个同一突触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为验证不同突触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也能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可利用图1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用,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变化,若能引起动作电位,表明不同突触的阈下刺激能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23.(14分)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组别亲本果蝇F1果蝇的表现型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雌性雄性雌性雄性雌性雄性+m+mⅠA野生型++762242757239ⅡB野生型++312101301105ⅢC野生型+m114104111102ⅣD野生型+m160151155149(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____性突变果蝇。(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____。(3)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是____________,它们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_____染色体上。(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24.(16分)为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研人员加紧研制疫苗,正在研发的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已知新冠病毒的主要抗原是S蛋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痊愈的患者体内检测到了抗S蛋白的抗体。回答下列问题:(1)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制备病毒的S蛋白。该方法首先获取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一个小型质粒中,由于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因此,该过程涉及的酶有____________;若用大肠杆菌生产S蛋白,则可用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____________细胞。(2)mRNA疫苗是核酸疫苗的一种。某实验室快速制备新冠mRNA疫苗的部分过程如下,请分析补充有关内容:①提取新冠病毒的RNA,利用RT--PCR技术以编码S蛋白的RNA片段为模板合成cDNA,再将cDNA经过PCR扩增。PCR过程需要根据____________设计引物。为便于后续的剪切和准确连接,应该在2种引物的5'端分别加上____________。②将扩增得到的cDNA与质粒连接构建成____________,再导入大肠杆菌。③利用细菌的快速繁殖,经过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获得大量由S蛋白的cDNA转录得到的____________,因其单独存在时结构不稳定,包裹一层脂类最终制成新冠mRNA疫苗。(3)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用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相较于上述2类疫苗,该疫苗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泉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1-20CCABC DDCDB DCDBD ABCBB21.(每空2分,共14分)(1)双缩脲;紫色(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3)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被动运输(4)B;A22.(每空2分,共16分)(1)突触小体 3 少 Na+(2)负 抑制 阴离子(3)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23.(每空2分,共14分)(1)隐(2)A和B 均与性别无关(3)C和D X(4)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相同 3/424.(每空2分,共16分)(1)限制酶、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CaCl2(或Ca2+离子) 感受态;(2)① S蛋白基因的已知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两种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②重组DNA(或重组质粒或基因表达载体)③mRNA(3)刺激人体同时产生针对两种病毒的2种抗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考模拟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考模拟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