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2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句中的“之”,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由是观之
【答案】A【解析】例句: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意:人有这四种发端。A.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意: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B.助词,调节音节,不译。句意: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C.助词,的。句意: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D.代词,这。句意:根据某个东西再来看待这件事。
2.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其皆出于此乎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吾未见其明也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A【解析】A.“其”为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B.“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他们的”。C.“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他们的”。D.“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他们的”。
3.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B.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使然
【答案】C【解析】A.语气助词,用在疑问句尾,助疑问语气;动词,辅佐。B.连词,顺承,就;连词,转折,却。C.代词,……的人。D.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列加红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吾尝终日而思矣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答案】B【解析】例句“而”表示并列,又、并且。A.连词,表示递进,而且、进而。B.连词,表示并列,并且。C.连词,表示修饰,可不译。D.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
5.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表假设)B.就有道而正焉(表承接)C.任重而道远(表递进)D.登高而招(表修饰)
【答案】C【解析】C.任重而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而:连词,表并列。故选C。
6.下列加红词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毋吾以也/诸侯以惠爱为德B.方其破荆州/余嘉其能行古道C.因之以饥馑/因坐法华西亭D.感吾生之行休/郯子之徒
【答案】B【解析】A.“以”,通“已”,停止/把;B.“其”,代词,他/代词,他;C.“因”,接着/因为;D.“之”:取独/代词,这。
7.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以其无利于晋B.吾其还也C.君知其难也D.又欲肆其西封
【答案】B【解析】A.“其”作代词,代“它”,指郑国;B.“其”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C.“其”是代词,指代“越国以鄙远”;D.“其”作代词,代“它”,指晋国。
8.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A.又前而为歌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答案】B【解析】例句中“而”是连词,表修饰。A.连词,表顺承;B.连词,表修饰;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转折。
9.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引壶觞以自酌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答案】D【解析】①连词,表目的 ,来。②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不译;③介词,用、拿;④介词,因为。故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10.下列“于”的用法是“介词,表示被的意思”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B.今人乍见孺子入于井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矣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答案】C【解析】A.“于”,介词,表示和的意思。此句大意:这不是因为内心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B.“于”,介词,引出行为对象,可不译或是译成“到”。此句大意: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C.“于”,介词,表示被的意思。此句大意:我将永远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D.“于”,介词,表示比的意思。此句大意: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雁的羽毛还轻。
11.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B.复众人之所过C.杳不知其所之也D.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C【解析】A.助词,取独,不译;B.助词,用在“所”字词组前,不译;C.动词,到、往;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B.慨当以慷C.不用,则以纸帖之D.何以战
【答案】B【解析】A.介词,凭借。B.助词,补足音节用,无实际意义。C.介词,用,凭借。D.介词,凭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词类活用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实词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断句 课件32张,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