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603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69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宾语前置,被动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被动句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判断句 被动句 主谓倒装文言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倒装句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
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例:我是高中生。文言文中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法:一、用“者’’“也”表判断。例: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者’’“也”都不用(……,……)刘备,天下枭雄。
二、借助动词“为”“是”
例1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 汝是大家子
三、利用副词“乃”“即”“则”“皆”“本”“诚”“素”等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非”表否定判断。例:1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吟鞭东指即天涯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5臣本布衣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7且相如素贱人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判断)
一、用“者’’“也”表判断二、借助动词“为”“是”三、利用副词“乃”“即”“则”“皆”“本”“诚”“素”等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非”表否定判断。翻译时:是,不是
宾语(在动词后,表示动词、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1 我打你。2 我们一定要掌握知识。3 我喜欢跑步。4 每个人都向往辉煌。谓语和宾语的位置:谓语 + 宾语
疑问代词:1、指人:谁、孰2、指物:何、胡、奚、曷(hé)3、指处所:恶(wū)、安、焉、
一、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1 沛公安在?2 大王来何操?
A 、 卿欲何言 ?B 、 之二虫又何知 ?C 、其间旦暮闻何物?D 、君何患焉?
小试身手: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常见代词: 余、吾、己、自、汝、尔、之
例: 1、忌不自信。 2、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试身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寂寥而莫我知也。 B、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 C、后遂不复至 。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三、特殊结构:用“是”“之”将宾语提前。
例:1、 宋何罪之有?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唯利是图。
小试身手: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 )
A、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宋何罪之有 ?D、何厌之有?("厌"通“餍"yàn”,满足)
A.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不多见
四、介词宾语前置。 例:1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共同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范围、对象、施受对象、根据等。
1、表对象、关联的:把、被、对、对于、关于
2、表处所、方向的:在、向、从、朝、往
3、表时间的:从、自从、当 4、表示状态方式的:用、以、按照 5、表原因的:由于、因、因为 6、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7、表示比较的:比、跟、同 8、表示排除的:除了、除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不然,籍何以至此?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奚以知其然也?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C.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D.状语后置。以桑树之
宾语前置总结: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3、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唯利是图。4、介词宾语前置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用“为”“为……所……”“……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表被动。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诚请见教。2、望见谅。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无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1、用“于”“受……于……”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 受制于人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为天下笑
2、用“见”“见……于……”表被动 是以见放
4、用“被”表被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动词本身表被动 屈原放逐
请圈出下列被动句的被动词: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不能容于远近。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7、如姬父为人所杀。 8、忠不必用兮。
主谓倒装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渺渺兮予怀贤哉回也
定语后置
定语
定语
放在名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语。
(定语+名词)
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定语后置。
1(美丽的)春天。 2(浅浅的)月光泻进了屋子。 3 我敬了他(三杯)酒。
定语后置常见形式:
1 、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找一个(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2、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3、中心词+之(而)+定语+者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 (铿然有声的)石头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我持(一双)白璧,想要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要赠与亚父
1、中心语+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3、中心语+之+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语+之(而)+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5、中心语+数量词 白璧一双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仔细地]看[惊喜地]走了[在门口] [热烈]欢迎
与状语有关的古汉语特殊句式状语后置的常见形式: 1 、“以……”的形式 盛以锦囊[用锦囊]盛
2 、“于……”的形式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3、“乎……”的形式
乎,相当“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我之前]生,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1 、“以……”的形式 (盛以锦囊)2 、“于……”的形式(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乎……”的形式 (生乎吾前)
翻译时:把后置状语提到动词前面去翻译。
省略句是指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某些成分。
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省略主语可分为“承前省”、“承后省”、“对话省”等形式。1、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对话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二、省略谓语在并列的句子中,如果前、后句子用了同样的动词,在后句中这个动词有时就会省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宾语1、动词宾语的省略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介词宾语的省略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之)俱。
四、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省略“于”、“以”等介词。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五、省略量词文言文中常常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量词补充出来。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船头坐三(个)人。蟹六(只)跪而二(只)螯。
一、省略主语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二、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三、省略宾语便要(渔人)还家四、省略介词急湍甚(于)箭五、省略量词一(张)桌,一(把)椅
宾语前置总结: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3、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4、介词宾语前置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判断以下是什么句式:1、君何以知燕王?( )2、宋何罪之有? ( )3、故不我若也。 (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陈涉者,阳城人也。 (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
1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2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省略句3 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4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5 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6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你的父母双亲和同族的人,全都被 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1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2 为击破沛公军 省略句3 具告以事 状语后置4 贪于财货 状语后置5 夜缒而出,见秦伯 省略句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未之多见也城中的人全都没有察觉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06年广东卷)(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D、为什么来到这儿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被烧死和溺死的人马很多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其孰能讥之乎? D、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木欣欣以向荣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申之以孝悌之义。4、君幸于赵王 5、不能容于远近。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3、豫州今欲何至?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6、会于西河外渑池。
7、何以自托于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主要形式,知识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句,课堂练习,被动句,小结被动句,知识储备,[状],定语后置,中心语+定语,中心语+状语,状语后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句,文言特殊句式之被动句,倒装句,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置于谓语之前,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