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099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0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0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13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17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21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0-171012671032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1-1710126713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1-17101267131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61575/1-17101267132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件PPT+教学设计+单元测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获奖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获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x、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地理高二年级上册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课题名 |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教学目标 | 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 2、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3、通过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
教学重点 |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特征 2、黄赤交角 |
教学难点 | 黄赤交角的影响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地球仪、PPT、教参 学生准备:导学案,课本,笔记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图1.1)。 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图绕北极量附近做圆周运动?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思考】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读图可知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1=∠2=∠3) 2.方向 ①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②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 ③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旋转
4.速度: (1)角速度:根据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2)线速度:由于不同纬度的纬线圈长度不同,所以,不同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有差异。 拓展:线速度等值线的判读 根据等值线数值和排列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 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自转线速度介于1 670~1 447 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 447 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 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1)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 (2)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速度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1)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2)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思考】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①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天数179天。 ②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北半球下半年较长,天数186天。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①一轴:地轴 ②两面: 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③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②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关系: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 26',最南到达南纬23° 26'。 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 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 北回归线:北纬23°26′ 南回归线:南纬23°26′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没有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速度: 通常认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是匀速的,在一个回归运动周期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动的纬度距离为23°26′×4=93°44′, 每3个月24个纬度,每个月8个纬度 每移动1°月4天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线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两分两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自学窗:《授时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公元1276年,郭守敬主持编制新的历法。为完成这项划时代的任务,郭守敬发明、创制许多当时十分先进的测量仪器。其中,在古代洪浑天仪基础上简化、制造的简仪,是郭守敬发明的最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其刻度精细,比西方国家类似仪器早了300多年。 利用这些仪器,郭守敬在全国设置27个观测台站,开展大规模的观测活动。他主要进行了日影、北极星高度、春分秋分日出日落时间等的测定。观测台站分布范围广,北至64.5°N。南至15°N,东至128°E,西至东经102°E。在掌握大量一手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郭守敬结合历史记录中部分比较准确的数据,计算出一年的长度是365.2425日。这个值与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甚小。据此,郭守敬于1280年完成了新的历法—《授时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精确的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郭守敬计算的回归年的精度与后来世界通用的公历一致,但比公历早300年。《授时历》编制不久即传播到日本、朝鲜,并被采用。 【课堂检测】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B.新加坡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 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 2021年7月23日~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轨道位置。读图完成5-6题。 5.本届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 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6.开幕式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 北移 渐快 B.南半球 北移 渐慢 C.北半球 南移 渐快 D.南半球 南移 渐慢 7.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C位置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 (3)当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D→A时,太阳直射点在向______半球,并向______(方向)移动。 (4)当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D→B时,公转速度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C 4.A 5.B 6.C 7(1)自西向东 (2)极夜 (3)北 北 (4)先变慢再变快 |
布置作业 |
复习巩固,预习新课
|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4.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4.速度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 ②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教学反思 |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说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示地球自转,北极星,春分日,秋分日,°26’,赤道平面,黄道平面,提示增大,近日点,远日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完美版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3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纬线圈周长=,=2πR·cosθ,自转周期相同,自转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PART01,顺时针,逆时针,北逆南顺,课堂探究3,PART02,一轴两面三角度,祝同学们学习愉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