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巩固练习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巩固练习第1页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巩固练习第2页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巩固练习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阿基米德原理(基础)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实验探究,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巩固练习】一、选择1.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2.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人感觉(   )
    A.脚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脚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D.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水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3.如图所示,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全部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做法可行的是(   )A.往烧杯里加水          B.往烧杯里加些盐
    C.往烧杯里加些酒精        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物体不露出水面 4.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A.                  B.               C.                  D.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A.与物体的形状和浸没液体的深度有关           B.与浸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C.与物体浸没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D.与物质的密度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6.(多选)如图,已知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5N、4N,把甲测力计下移,使金属块刚好没入水中时,甲的示数变成了3N则此时(  )A.乙的示数为6N                     B.乙的示数为5NC.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2N         D.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3N7.(2014西秀区校级模拟)黄金周,小刚和妈妈到苏马湾旅游.小刚潜入海底观光,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  )A.浮力逐渐变大   B.浮力逐渐变小 C.浮力保持不变   D.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8.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的。 9.(2015秋长宁区期末)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铜块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铁块所受的浮力,铜块的质量__________铁块的质量(ρ铜>ρ铁),铜块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__________铁块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均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0.如图实验中,如果开始水桶中装满了水,按下饮料罐后水会溢出,越向下按饮料罐,桶中溢出的水也越多,饮料罐受到的         越大如果溢出了100cm3的水,那么饮料罐所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11.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6N,当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7N,则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该物体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N,体积是________ m3,密度为________kg/m3。(g=10N/kg) 12.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铜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于铝球受到的重力。将它们浸没水中,铜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于铝球受到的浮力。将铜球浸没于水中,铝球浸没于煤油中,铜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于铝球受到的浮力。这时,铜球受到的浮力与铝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__。()三、实验探究13.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溢水杯、石块、水等,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所受的重力。
    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里,用空烧杯承接从溢水杯里溢出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承接了水后烧杯和水受到的总重力力。
      
    (1)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单位:N)。石块受到的重力空烧杯受到的重力石块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空烧杯和水受到的总重力石块受到的浮力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2)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14.(2016长春模拟)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某物体重8.9N,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7.9N。(取g=10N/kg)。求:(1)该物体的体积。   (2)该物体的密度。15.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求:(1)石块所受浮力;
    (2)容器中水的重力;
    (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D【解析】由题知,体积相等的铅球、铁板铝块都完全浸入水中,
    物体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铅球、铁板铝块体积相同,所以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铅球、铁板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2.【答案】C【解析】河底对人的支持力,人越向深处,排开的水就越多,浮力就越大,支持力就越小。3.【答案】B【解析】加盐时液体的密度变大,金属块仍浸没,不变,故浮力变大,视重()就变小。4.【答案】A【解析】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所以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小。5.【答案】C【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和其他因素没有关系。6.【答案】AC【解析】由图知,金属块的重:G=5N,
    金属块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故C正确、D错;
    由图可知,金属块刚好没入水中时,排开的水收集在乙下面的容器中,
    乙的示数:,故A正确、B错7.【答案】C【解析】小刚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变F=ρ海水vg,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游客受到的浮力不变,故选C。二、填空8.【答案】液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上9.【答案】等于;大于;大于【解析】(1)由题知,由于ρρρ,则放入水中,两物体都下沉,由于实心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则二者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F=ρVg可知:受到水的浮力相等;(2)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ρρ,根据m = ρV ,可知,m>m,(3)m>m,则G>G,铜块和铁块受到水的浮力相等,所以,铜块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于铁块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大于。  10.【答案】浮力;1【解析】(1)水桶中装满了水,按下饮料罐后水会溢出,越向下按饮料罐,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由公式知,受到的浮力越大
    (2)饮料罐受到的浮力为 11.【答案】4.9;19.6;   【解析】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的密度:12.【答案】大;等;大;5:4三、实验探究13.【答案】(1)1.5;0.5;1;1;0.5;0.5   (2)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四、解答14.【答案与解析】(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G-G=8.9N-7.9N=1N由F=ρgV可得, 由于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该物体的体积V=V=1×10-4m3(2)物体的质量为:物体密度:  15.【答案与解析】
      (1)
      (2)
      
      
      (3) 

    相关试卷

    重力(基础)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重力(基础) 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与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功(基础)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功(基础) 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杠杆(基础)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杠杆(基础) 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与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