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草原【课件+教案+生字+朗诵+反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 草原.ppt
    • 课件
      1 草原.pptx
    • 课件
      微.pptx
    • 课件
      毯.pptx
    • 课件
      稍.pptx
    • 课件
      腐.pptx
    • 课件
      虹.pptx
    • 课件
      裳.pptx
    • 课件
      蹄.pptx
    • 课件
      陈.pptx
    • 1 草原。.doc
    • 1 草原.doc
    • 音频
      01 草原.mp3
    1  草原第1页
    1  草原第2页
    1  草原第3页
    1  草原第4页
    1  草原第5页
    1  草原第6页
    1  草原第7页
    1  草原第8页
    1  草原第1页
    1  草原第2页
    1  草原第3页
    1  草原第4页
    1  草原第5页
    1  草原第6页
    1  草原第7页
    1  草原第8页
    微第1页
    毯第1页
    稍第1页
    腐第1页
    虹第1页
    裳第1页
    蹄第1页
    陈第1页
    1  草原。第1页
    1  草原。第2页
    1  草原。第3页
    1  草原第1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草原ppt、1草原pptx、1草原doc、微pptx、毯pptx、稍pptx、腐pptx、虹pptx、裳pptx、蹄pptx、陈pptx、1草原doc、01草原mp3等1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草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写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想象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难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2.通过学习此文,激发学生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教学准备】1.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天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2.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4.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1.认读新字、生词:绿毯、渲染、勾勒、回味、洒脱、迂回、疾驰、羞涩、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如:蒙古měng;shang。   的最后一笔为点;不要少一点。四、默读课文,理清文路。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访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   (板书)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通过课文的描述,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                          风光美                草原美                          人情美五、朗读品析,领略草原风光美。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这些景物又是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2.老师有感情地范读。3.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说说一碧千里的意思。    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的、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的什么特点?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出示草原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看看并感受一碧千里的草原。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的艺术手法。出示图片,理解色欲流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这句话展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是指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  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A.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B.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C.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4.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朗读理解,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4.课文5个自然段就讲了五部分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迎客      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深情厚谊,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     C.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2)第3自然段相见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重点体会句子: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      ——总是中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4自然段款待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5自然段联欢     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即使夕阳已经西落了,大家仍然相谈甚欢    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与留恋之情。作者是将这种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来具体展现的。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情景交融是本文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课文小结】《草原》这篇课文通过描绘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汉族兄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大团结的无限珍惜之情。【板书设计】                        风光美                           热情好客                           激情相见       草原      人情美    盛情款待   蒙汉情深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教学反思】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向人们生动展示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场面描写富有激情、细腻传神,并且将民族真情融入其中,让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成功之处: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由于大多数学生没见过草原,因此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景图,再配上一首乐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想象,感受美的画面。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积累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唤起学生的直观表象,教学小丘”“一碧千里是一个从语言到表象的体验过程,因为美的本身是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把语言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存在的不足:  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过细,以致教学中时间比较仓促,最后有些草草收兵的感觉。比如对重点语句中渲染勾勒的理解,时间用得过多。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草原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草原习题ppt课件,共10页。

    小学语文1 草原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 草原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奶豆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 草原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草原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会写,陈陈列,毯绿毯,虹彩虹,腐豆腐,裳衣裳,蹄马蹄,微微笑,稍稍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