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选择题(基础题)2021年春山东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学知识点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01选择题(基础题)2021年春山东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学知识点分类汇编,共23页。
01选择题(基础题)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共1小题)
1.(2021春•临沂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抗疫战争”中生产熔喷布口罩的原料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为丙烯
②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因此可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③分解、潮解、裂解、电解、电离都是化学变化
④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⑤石油分馏、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⑥95%的乙醇溶液可以更有效的杀死新冠病毒
⑦淀粉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⑧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化学反应的实质(共1小题)
2.(2021春•枣庄期末)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
C.化学反应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三.工业制取硝酸(共1小题)
3.(2021春•聊城期末)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
B.氮气在足量氧气中也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C.过程④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
四.元素(共1小题)
4.(2021春•济宁期末)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是( )
A.氮元素 B.铁元素 C.硫元素 D.钠元素
五.核素(共1小题)
5.(2021春•滨州期末)我国航天器“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此次探测由核素Cm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5
B.Cm、Cm、Cm互为同位素
C.已知Cm属于过渡元素,推测其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纵列至第12纵列均为金属元素
六.同位素及其应用(共1小题)
6.(2021春•枣庄期末)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这一做法将使大量的放射性核素I、I、Cs进入大海,危害非常严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与I互为同位素
B.I与Cs互为同位素
C.I、I互为同分异构体
D.I与Cs中子数相等
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共2小题)
7.(2021春•威海期末)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Fe3++Cu═Fe2++Cu2+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Cl2═2Fe3++2Cl﹣
C.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CO32﹣+2H+═H2O+CO2↑
D.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Al3++3H2O
8.(2021春•青岛期末)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钠与水:2Na+2H2O=2Na++2OH﹣+H2↑
B.铁与足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
C.亚硫酸钠溶液与溴水:SO32﹣+Br2+H2O═2H++SO42﹣+2Br﹣
D.Ca(HCO3)2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HCO3﹣+Ca2++OH﹣=CaCO3↓+H2O
八.阿伏加德罗常数(共6小题)
9.(2021春•临沂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碳正离子CH5+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
B.1mol Cl2全部溶于水,溶液中Cl﹣、ClO﹣的数目之和为2NA
C.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48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10.(2021春•日照期末)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3NA个C﹣Cl键
B.0.1molFeCl3与水反应生成的Fe(OH)3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数为0.1NA
C.1molH2(g)与1molI2(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数总数仍为2NA
D.65gZn完全溶于酸性FeCl3溶液中生成0.0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02NA
11.(2021春•青岛期末)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高温下,5.6 g Fe 与足量硫单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B.2.3g 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氢气分子数为 0.05NA
C.60g 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断裂的 C﹣O 键数目为 NA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 2.24L CH4混合后光照反应,得到 0.1NA 个 CH3Cl
12.(2021春•威海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pH=1的HClO溶液中含有H+数为0.1NA
B.100mL 0.5mol•L﹣1 Fe2(SO4)3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数目大于0.1NA
C.标准状况下,将22.4L NO和11.2L O2充分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NA
D.电解精炼粗铜时,当阳极质量减少12.8g,阴极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13.(2021春•济宁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4NA
B.3mol N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0.1mol Na2O2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2NA
D.100mL1.0mol•L﹣1 Na2CO3溶液中含0.2NA Na+
14.(2021春•济南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B.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SO3分子的数目为2NA
C.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3NA
D.乙醇中的官能团为羟基,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九.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共3小题)
15.(2021春•滨州期末)下列对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H3的电子式:
B.CO2的空间填充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S2﹣的结构示意图:
16.(2021春•济南期末)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
B.CO2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Cl
17.(2021春•临沂期末)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是: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NH3的电子式:
一十.氧化还原反应(共2小题)
18.(2021春•济宁期末)2020年8月初,某海外港口因硝酸铵分解引发剧烈爆炸,已知:4NH4NO3═3N2↑+2NO2↑+8H2O↑,则该反应中被还原和被氧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3 B.1:2 C.1:1 D.3:1
19.(2021春•济宁期末)下列劳动场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石油分馏 B.用燃料电池驱动收割机
C.冶炼钢铁 D.酿酒
一十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共1小题)
20.(2021春•烟台期末)某反应分两步进行:A→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B<A<C
B.A→B反应△H=E1﹣E2
C.A→B是吸热反应,B→C是放热反应
D.A→C反应△H=E4+E2﹣E3﹣E1
一十二.反应热和焓变(共2小题)
21.(2021春•滨州期末)X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X(g)=3Y(g),2X(g)=Z(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g)、Y(g)、Z(g)三种物质中最不稳定的是Y(g)
B.2mol X(g)的能量小于1mol Z(g)的能量
C.2X(g)=3Y(g),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若Z(g)可转化为Y(g),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22.(2021春•临沂期末)在含Fe3+的S2O82﹣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S2O82﹣(aq)+2I﹣(aq)⇌2SO42﹣(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步骤①:2Fe3+(aq)+2I﹣(aq)⇌I2(aq)+2Fe2+(aq)
步骤②: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一十三.燃烧热(共1小题)
23.(2021春•日照期末)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摩尔燃烧焓如下表所示:
物质
化学式
△H(kJ•mol﹣1)
一氧化碳
CO
﹣283.0
甲烷
CH4
﹣890.3
则反应2CH4(g)+3O2(g)═2CO(g)+4H2O(l)的ΔH为( )
A.﹣1780.6kJ•mol﹣1 B.﹣1214.6kJ•mol﹣1
C.﹣607.3kJ•mol﹣1 D.+1214.6kJ•mol﹣1
一十四.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共3小题)
24.(2021春•枣庄期末)利用下列化学反应可以设计出原电池的是( )
A.CaO+H2O═Ca(OH)2
B.NaOH+HCl═NaCl+H2O
C.Cu+2HClCuCl2+H2↑
D.Cu+2FeCl3═CuCl2+2FeCl2
25.(2021春•威海期末)下列对Zn﹣Cu原电池(如图所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u为正极,电子沿导线从Zn流向Cu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反应式为:Zn﹣2e﹣═Zn2+
C.SO42﹣向Cu极移动
D.若有1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5mol气体
26.(2021春•烟台期末)科学家用如图电化学装置实现人工光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该装置可使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和O2
B.电池工作时,H+向Cu电极移动
C.GaN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D.该反应中每转化1mol CO2转移4mol e﹣
一十五.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共1小题)
27.(2021春•临沂期末)回收并利用CO2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科研人员以CO2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设计出如图装置的原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仅涉及光能与化学能的转化
B.工作一段时间,电极a附近溶液的pH会增大
C.b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O2+12e﹣+9H2O═C2H5OH+12OH﹣
D.转移4mol电子时,可能有32g O2生成
一十六.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共1小题)
28.(2021春•枣庄期末)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若[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时,需要15s,那么[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
一十七.化学平衡的计算(共1小题)
29.(2021春•滨州期末)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1:4
B.2s时,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
C.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等于4~6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D.12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
一十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共1小题)
30.(2021春•枣庄期末)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表示如下,其中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
A.v(A)=0.01mol/(L•min) B.v(B)=0.02mol/(L•min)
C.v(B)=0.60mol/(L•min) D.v(B)=1.00mol/(L•min)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共1小题)
1.(2021春•临沂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抗疫战争”中生产熔喷布口罩的原料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为丙烯
②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因此可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③分解、潮解、裂解、电解、电离都是化学变化
④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⑤石油分馏、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⑥95%的乙醇溶液可以更有效的杀死新冠病毒
⑦淀粉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⑧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①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的产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为丙烯,故①正确;
②十二水硫酸铝钾在水中电离的铝离子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达到净水目的,但明矾没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②错误;
③分解、裂解、电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潮解和电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③错误;
④有些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原子团,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④错误;
⑤石油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将石油分成不同组成成分,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生成水煤气,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有甲醇、乙醇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
⑥95%的乙醇溶液可在病毒细胞表面形成保护层,达不到杀菌效果,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故⑥错误;
⑦淀粉是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⑦错误;
⑧乙烯能催熟水果,高锰酸钾溶液能吸收葡萄产生的乙烯,所以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故⑧正确;
故选:B。
二.化学反应的实质(共1小题)
2.(2021春•枣庄期末)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
C.化学反应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故A正确;
B.形成新化学键,则一定生成新物质,故B正确;
C.化学反应不一定能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都是气体,没有状态的改变,故C错误;
D.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三.工业制取硝酸(共1小题)
3.(2021春•聊城期末)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
B.氮气在足量氧气中也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C.过程④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
【解答】解:A.过程①是氮气和氢气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
B.氮气在足量氧气中也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不能生成NO2,故B错误;
C.过程④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
D.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四.元素(共1小题)
4.(2021春•济宁期末)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是( )
A.氮元素 B.铁元素 C.硫元素 D.钠元素
【解答】解:A.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化合物和单质,如氮气、硝酸盐,故A错误;
B.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化合物和单质,如铁矿石、陨石中含单质铁,故B错误;
C.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化合物和单质,单质硫存在于火山口,自然界中还有硫酸盐,如硫酸钙,故C错误;
D.钠最外层1个电子,易失电子,单质的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五.核素(共1小题)
5.(2021春•滨州期末)我国航天器“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此次探测由核素Cm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5
B.Cm、Cm、Cm互为同位素
C.已知Cm属于过渡元素,推测其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纵列至第12纵列均为金属元素
【解答】解:A. C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151﹣96=55,故A正确;
B.Cm、Cm、Cm是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Cm离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较远,一般不会用作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纵列至第12纵列属于过渡金属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六.同位素及其应用(共1小题)
6.(2021春•枣庄期末)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这一做法将使大量的放射性核素I、I、Cs进入大海,危害非常严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与I互为同位素
B.I与Cs互为同位素
C.I、I互为同分异构体
D.I与Cs中子数相等
【解答】解:A.I、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且属于同一元素,二者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所以互称同位素,故A正确;
B.I、Cs是不同元素,所以I、Cs不互称同位素,故B错误;
C.I、I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故C错误;
D.I的中子数=131﹣53=78、Cs的中子数=131﹣55=76,所以二者中子数不等,故D错误;
故选:A。
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共2小题)
7.(2021春•威海期末)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Fe3++Cu═Fe2++Cu2+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Cl2═2Fe3++2Cl﹣
C.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CO32﹣+2H+═H2O+CO2↑
D.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Al3++3H2O
【解答】解:A.离子方程式应满足电荷守恒,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2Fe3++Cu═2Fe2++Cu2+,故A错误;
B.当氯气足量时,溶液中的Br﹣和Fe2+均能被Cl2全部氧化,故离子方程式为4Br﹣+2Fe2++3Cl2═2Br2+2Fe3++6Cl﹣,故B错误;
C.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时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故C错误;
D.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反应为Al(OH)3+3H+═Al3++3H2O,故D正确;
故选:D。
8.(2021春•青岛期末)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钠与水:2Na+2H2O=2Na++2OH﹣+H2↑
B.铁与足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
C.亚硫酸钠溶液与溴水:SO32﹣+Br2+H2O═2H++SO42﹣+2Br﹣
D.Ca(HCO3)2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HCO3﹣+Ca2++OH﹣=CaCO3↓+H2O
【解答】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正确;
B.铁和足量的硝酸反应变为+3价,还生成NO气体,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NO↑+2H2O,故B错误;
C.SO32﹣和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溴离子,离子方程式为SO32﹣+Br2+H2O═2H++SO42﹣+2Br﹣,故C正确;
D.Ca(HCO3)2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水和CaC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故D正确;
故选:B。
八.阿伏加德罗常数(共6小题)
9.(2021春•临沂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碳正离子CH5+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
B.1mol Cl2全部溶于水,溶液中Cl﹣、ClO﹣的数目之和为2NA
C.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48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解答】解:A.碳正离子CH5+中含10个电子,1mol碳正离子CH5+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故A错误;
B.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且生成的HCl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所得氯水中除了Cl﹣、ClO﹣外,还含氯气分子和HClO分子,故溶液Cl﹣、ClO﹣的数目之和小于2NA个,故B错误;
C.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即50mL18.4mol/L浓硫酸不能反应完,则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故C错误;
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48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3mol,个数为3NA个,故D正确;
故选:D。
10.(2021春•日照期末)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3NA个C﹣Cl键
B.0.1molFeCl3与水反应生成的Fe(OH)3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数为0.1NA
C.1molH2(g)与1molI2(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数总数仍为2NA
D.65gZn完全溶于酸性FeCl3溶液中生成0.0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02NA
【解答】解:A.标况下三氯甲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B错误;
C.H2(g)+I2(g)⇌2HI(g)是气体的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1molH2(g)与1molI2(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无论反应程度如何,容器内分子数总数仍为2NA,故C正确;
D.65gZn的物质的量n==1mol,而锌反应后变为+2价,故1mol锌完全反应后转移2NA个电子,与反应对象是Fe3+还是H+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1.(2021春•青岛期末)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高温下,5.6 g Fe 与足量硫单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B.2.3g 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氢气分子数为 0.05NA
C.60g 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断裂的 C﹣O 键数目为 NA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 2.24L CH4混合后光照反应,得到 0.1NA 个 CH3Cl
【解答】解:A.高温下,Fe和S反应生成FeS,5.6gFe的物质的量为,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因而0.1mol铁失去电子0.2mol,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A错误;
B.2Na+2H2O=2NaOH+H2↑,2.3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与足量水反应生成0.05mol H2,则产生氢气分子数为0.05NA,故B正确;
C.6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分子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断裂一个C﹣O键,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则1mol乙酸不会完全反应,故断裂的C﹣O键数目小于NA,故C错误;
D.Cl2与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种氯代甲烷的化合物,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2.24L CH4(均为0.1mol)混合后光照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小于0.1NA,故D错误;
故选:B。
12.(2021春•威海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pH=1的HClO溶液中含有H+数为0.1NA
B.100mL 0.5mol•L﹣1 Fe2(SO4)3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数目大于0.1NA
C.标准状况下,将22.4L NO和11.2L O2充分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NA
D.电解精炼粗铜时,当阳极质量减少12.8g,阴极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解答】解:A.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氢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A错误;
B.铁离子的水解导致阳离子个数增多,在此溶液中阳离子个数多于0.1NA个,故B正确;
C.标况下22.4LNO的物质的量n==1mol,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n==0.5mol,两者反应生成1molNO2,但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导致分子数小于NA个,故C错误;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是粗铜,除了铜放电,还有比铜活泼的金属放电,则当阳极质量减少12.8g时,失去的电子数不是0.4NA个,则阴极转移的电子数也不是0.4NA个,故D错误;
故选:B。
13.(2021春•济宁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4NA
B.3mol N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0.1mol Na2O2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2NA
D.100mL1.0mol•L﹣1 Na2CO3溶液中含0.2NA Na+
【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计算2.24L H2O物质的量,故A错误;
B.3mol NO2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1molNO,N元素从+4变为+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B错误;
C.1个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0.1mol Na2O2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故C错误;
D.100mL1.0mol•L﹣1 Na2CO3溶液中含Na+微粒数=0.100L×1.0mol/L×2×NA/mol=0.2NA,故D正确;
故选:D。
14.(2021春•济南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B.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SO3分子的数目为2NA
C.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3NA
D.乙醇中的官能团为羟基,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解答】解: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三氧化硫分子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
C.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n==2mol,1molCH2燃烧消耗1.5mol氧气,2molCH2消耗氧气分子数为3NA个,故C正确;
D.羟基中含9个电子,故1mol羟基中含9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九.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共3小题)
15.(2021春•滨州期末)下列对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H3的电子式:
B.CO2的空间填充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S2﹣的结构示意图:
【解答】解:A.氨气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N﹣H键,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直线形结构,C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半径,空间填充模型为故B错误;
C.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故C错误;
D.34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16.(2021春•济南期末)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
B.CO2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Cl
【解答】解:A.双氧水中O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每个O原子均与一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则双氧水的电子式为,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是直线型结构,且O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半径,其空间填充模型为,故B错误;
C.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表示原子时,将质量数表示在左上角,质子数表示在左下角,但当元素种类明确时,质子数可以不标,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20+17=37,可以表示为37Cl,故D错误;
故选:A。
17.(2021春•临沂期末)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是: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NH3的电子式:
【解答】解:A.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比例模型应符合原子的大小,其正确的空间填充模型为,故A错误;
B.丙烷为含有3个C原子的烷烃,C的原子半径大于H,其球棍模型为,故B正确;
C.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氨气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个N﹣H键,其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一十.氧化还原反应(共2小题)
18.(2021春•济宁期末)2020年8月初,某海外港口因硝酸铵分解引发剧烈爆炸,已知:4NH4NO3═3N2↑+2NO2↑+8H2O↑,则该反应中被还原和被氧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3 B.1:2 C.1:1 D.3:1
【解答】解:在4NH4NO3═3N2↑+2NO2↑+8H2O↑中,NH4+中的﹣3价氮化合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NO3﹣中的+5价氮的化合价降低到0价和+4价,被还原,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故选:C。
19.(2021春•济宁期末)下列劳动场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石油分馏 B.用燃料电池驱动收割机
C.冶炼钢铁 D.酿酒
【解答】解:A.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液态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
B.用燃料电池驱动收割机,燃料在电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冶炼钢铁,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酿酒,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一十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共1小题)
20.(2021春•烟台期末)某反应分两步进行:A→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B<A<C
B.A→B反应△H=E1﹣E2
C.A→B是吸热反应,B→C是放热反应
D.A→C反应△H=E4+E2﹣E3﹣E1
【解答】解:A.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则物质越稳定,根据图像可知,能量高低为B>A>C,则稳定性B<A<C,故A正确;
B.反应的反应热△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则A→B反应△H=E1﹣E2,故B正确;
C.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由于能量高低为B>A>C,则A→B是吸热反应,B→C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A→C的反应分为两步:A→B、B→C,A→B的反应热为△H=E1﹣E2,B→C的反应热△H=E3﹣E4,则A→C反应△H=E1﹣E2+E3﹣E4,故D错误;
故选:D。
一十二.反应热和焓变(共2小题)
21.(2021春•滨州期末)X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X(g)=3Y(g),2X(g)=Z(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g)、Y(g)、Z(g)三种物质中最不稳定的是Y(g)
B.2mol X(g)的能量小于1mol Z(g)的能量
C.2X(g)=3Y(g),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若Z(g)可转化为Y(g),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答】解:A.由图可知,图中3molY具有的能量>2molX具有的能量>1molZ具有的能量,但E大小未知,不能计算1molX、Y、Z的能量,不能比较X(g)、Y(g)、Z(g)三种物质的稳定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2mol X(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Z(g)具有的能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2X(g)=3Y(g)是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C错误;
D.若Z(g)可转化为Y(g),则反应为Z(g)=3Y(g),由图可知1mol Z(g)具有的能量小于3molY具有的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2.(2021春•临沂期末)在含Fe3+的S2O82﹣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S2O82﹣(aq)+2I﹣(aq)⇌2SO42﹣(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步骤①:2Fe3+(aq)+2I﹣(aq)⇌I2(aq)+2Fe2+(aq)
步骤②: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A.Fe3+是该总反应的催化剂,Fe3+浓度越大,步骤①②反应速率越快,总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与Fe3+浓度有关,故A正确;
B.由图可知,S2O82﹣(aq)+2I﹣(aq)+2Fe3+(aq)的总能量大于2Fe3+(aq)+2SO42﹣(aq)+I2(aq)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Fe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故C错误;
D.该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伴随有热量损失,不可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一十三.燃烧热(共1小题)
23.(2021春•日照期末)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摩尔燃烧焓如下表所示:
物质
化学式
△H(kJ•mol﹣1)
一氧化碳
CO
﹣283.0
甲烷
CH4
﹣890.3
则反应2CH4(g)+3O2(g)═2CO(g)+4H2O(l)的ΔH为( )
A.﹣1780.6kJ•mol﹣1 B.﹣1214.6kJ•mol﹣1
C.﹣607.3kJ•mol﹣1 D.+1214.6kJ•mol﹣1
【解答】解:在101kpa下,1mol纯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指定的产物后放出的热量为此物质的摩尔燃烧焓。
根据CO的摩尔燃烧焓可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O2(g)=CO2(g)△H1=﹣283kJ/mol;
根据甲烷的摩尔燃烧焓可知热化学方程式:②CH4(g)+2O2(g)=CO2(g)+2H2O(l)△H2=﹣890.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2×②﹣2×①可得目标反应2CH4(g)+3O2(g)═2CO(g)+4H2O(l),则ΔH=2×(﹣890.3kJ/mol)﹣2×(﹣283kJ/mol)=﹣1214.6kJ/mol,
故选:B。
一十四.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共3小题)
24.(2021春•枣庄期末)利用下列化学反应可以设计出原电池的是( )
A.CaO+H2O═Ca(OH)2
B.NaOH+HCl═NaCl+H2O
C.Cu+2HClCuCl2+H2↑
D.Cu+2FeCl3═CuCl2+2FeCl2
【解答】解:A、CaO+H2O=Ca(OH)2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
B、NaOH+HCl=NaCl+H2O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错误。
C、Cu+2HClCuCl2+H2↑反应中,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但该反应不是自发的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错误。
D、Cu+2FeCl3=CuCl2+2FeCl2反应中,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且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正确。
故选:D。
25.(2021春•威海期末)下列对Zn﹣Cu原电池(如图所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u为正极,电子沿导线从Zn流向Cu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反应式为:Zn﹣2e﹣═Zn2+
C.SO42﹣向Cu极移动
D.若有1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5mol气体
【解答】解:A.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A正确;
B.该原电池中,锌为负极,Zn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Cu,阴离子移向负极Zn,即SO42﹣向Zn极移动,故C错误;
D.正极反应式为2H++2e﹣=H2↑,则有1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5mol氢气,故D正确;
故选:C。
26.(2021春•烟台期末)科学家用如图电化学装置实现人工光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该装置可使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和O2
B.电池工作时,H+向Cu电极移动
C.GaN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D.该反应中每转化1mol CO2转移4mol e﹣
【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将CO2和H2O转化为CH4和O2,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该A正确;
B.该电池中,GaN是负极、Cu是正极,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即电池工作时,H+向Cu电极移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GaN电极上H2O→O2,发生失电子的反应,即GaN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故C正确;
D.正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则反应中每转化1molCO2转移8mole﹣,故D错误;
故选:D。
一十五.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共1小题)
27.(2021春•临沂期末)回收并利用CO2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科研人员以CO2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设计出如图装置的原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仅涉及光能与化学能的转化
B.工作一段时间,电极a附近溶液的pH会增大
C.b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O2+12e﹣+9H2O═C2H5OH+12OH﹣
D.转移4mol电子时,可能有32g O2生成
【解答】解:A.该转化过程中涉及光能、化学能和电能(或热能)之间的转化,故A错误;
B.电极a上反应式为2H2O﹣4e﹣=O2↑+4H+,生成1molO2时有4molH+由负极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正极,但消耗H2O使电极a附近pH减小,故B错误;
C.电极b上CO2得电子生成C2H5OH,酸性介质中正极反应式为2CO2+12e﹣+12H+═C2H5OH+3H2O,故C错误;
D.a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转移4mol电子时生成1molO2,质量为1mol×32g/mol=32g,故D正确;
故选:D。
一十六.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共1小题)
28.(2021春•枣庄期末)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若[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时,需要15s,那么[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
【解答】解:若c(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时,需要15s,即减少0.03mol/L需要15s;
c(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时,浓度减少0.02mol/L,
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15s=10s,
但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长,
所以需要时间大于10s,
故选:C。
一十七.化学平衡的计算(共1小题)
29.(2021春•滨州期末)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1:4
B.2s时,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
C.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等于4~6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D.12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
【解答】解: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由图可知12s达到平衡,则
mol 3A(g)+bB(g)=cC(g)
开始 1.6 1.0 0
转化 1.0 0.4 0.8
平衡 0.4 0.6 0.8
A.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b:c=0.4mol:0.8mol=1:2,故A错误;
B.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不能计算瞬时速率,0~2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1•s﹣1,故B错误;
C.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则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4~6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故C错误;
D.温度、体积不变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12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故D正确;
故选:D。
一十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共1小题)
30.(2021春•枣庄期末)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表示如下,其中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
A.v(A)=0.01mol/(L•min) B.v(B)=0.02mol/(L•min)
C.v(B)=0.60mol/(L•min) D.v(B)=1.00mol/(L•min)
【解答】解: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v(A)=0.01mol/(L•min);
B.=×0.02mol/(L•min)≈0.0067mol/(L•min);
C.=×0.60mol/(L•min)=0.2mol/(L•min);
D.=×1.00mol/(L•min)≈0.33mol/(L•min);
结合分析可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D,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2选择题(基础题)2021年春广东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学知识点分类汇编,共20页。
这是一份04选择题(基础提升题)2021年春山东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学知识点分类汇编,共24页。
这是一份01选择题(基础题)2021年春广东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学知识点分类汇编,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