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
    3.2《蜀相》课件40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蜀相》,感知朗读,课堂检测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杜甫(712—770)   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其诗歌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著有《________》。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问题: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明确:本诗主旨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主旨句多为议论抒情句)
    感情基调:
    朗读语调:
    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首联如果改为“蜀相祠堂今安在,锦官城外草木深”,好不好?为什么?2.颔联哪两个字跟意境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把它们各自换成“尽”和“皆”,好不好?3.颈联写了哪些事情?表现了诸葛亮什么样的形象?4.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查找写作背景)5.本诗写作上有哪些艺术特色?
    1、能否把“丞相”改为“蜀相”?“ 柏森森”改为“树森森”?“丞相祠堂何初寻”中一个“寻”字好在哪里? (1、2组)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能否改为“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3、4组)3、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即“天下计”和“老臣心”分别要突出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5、6组)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本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8组)
    “丞相”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有一种亲切感。 不好。“苍松翠柏” 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往往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高大的形象,还有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的作用。而“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表现了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1、能否把“丞相”改为“蜀相”?“ 柏森森”改为“树森森”?“丞相祠堂何初寻”中一个“寻”字好在哪里?
    ①、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又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能否改为“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作者正是为了表明他的确是个贤相。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3、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即“天下计”和“老臣心”分别要突出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特别强调这一点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他曾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之臣和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他瞻仰诸葛祠,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杜甫自己。 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难酬、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 另一方面诗人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绩,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本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提问: 如果改为“蜀相祠堂今安在,锦官城外草木深”,好不好?为什么?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不称“蜀相”,显得亲切。寻——有目的地专程来访,尽显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以及访庙吊古的急切心理。柏森森——自为问答,既写出了祠堂之所在和外景特点,又渲染了静谧、肃穆的气氛。
    提问: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此联里哪两个字跟这种意境的关系最为密切?
    如果把它们各自换成“尽”和“皆”,好不好?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尽”、“皆”——给人以春意盎然、赏心悦目之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 “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但以此二字修饰,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的凄凉伤感。此处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更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虽是写景,但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两朝开济 :业绩宏伟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也即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使得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试分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1、情景交融 2、以动衬静 3、借古抒怀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2、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3、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史,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反馈检测练习: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妓。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抒发了对盛极必衰的万分感叹。 B.颔联承“英雄气”写刘备的英雄业绩和英雄之志,对仗极为工整。 C.该诗不仅用盛衰对比,还以刘备长于任贤择相和短于教子对比,说明创业难,守成更难。 D.诗人咏史怀古,意在讽今,借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史实对唐王朝的统治者提出了警戒。
    请说说学习这节课令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或谈谈你学习后的收获。

    前两联:写景 借景抒情
    后两联:兴怀 直抒胸臆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2、收集整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 3、课后搜集几首杜甫的不同时期的诗,如:“三吏”、“三别”、《望岳》、《春望》等,体会诗人情感。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自主探究,比较理解,手法借古抒怀,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事,写作背景,诵读感悟,觅得诗心,答题锦囊学法点拨,思考交流感悟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壹部分,学习目标,第贰部分,第三部分,整体把握,第肆部分,第伍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