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文献法
    2. 四个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目镜15×、物镜40× B. 目镜5×、物镜10×
    C. 目镜10×、物镜25× D. 目镜10×、物镜40×
    3. 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线粒体
    4. 下列哪项都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
    A. 细胞核、细胞壁、线粒体 B. 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
    C. 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 D. 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5. 图示为某植物体内细胞的生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细胞的生长 B. 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裂
    C. 过程③表示细胞的分化 D. 仅②就能实现植物生长
    6.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④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③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 ①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 ⑤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7. 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菜农大棚产量的是(  )
    A.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适当加大昼夜温差 D.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8. 2020年资阳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文明城市,在此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
    A. 增强树木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其成活
    B. 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 部分枝叶,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C.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且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D. 有利于运输和移栽树木,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9. 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分生区 B. 伸长区 C. 成熟区 D. 根冠
    10.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下列各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暴饮暴食,多荤少素 B. 不吃早餐,保持身材
    C.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 减少睡眠,刻苦学习
    11. 近两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危害人类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
    B. 接种疫苗能预防该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计划免疫能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D. 接种疫苗产生抗体,提高对该病的免疫力
    12. 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越往上爬,还是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 呼吸越来越急促 B. 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 山地更加陡峭,耗能更多 D.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率更低
    13.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已知D为卵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B时期
    B. 蟑螂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C
    C. 若用此图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则B期一般不取食,但运动能力强
    D. 若此图表示蚊子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A为蛹期,C为成虫期

    14. 人类通过生殖和发育得以世代延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B. 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父亲
    C. 子宫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
    D.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15. 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 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 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 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16. 每种生物都具有特定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受精卵、精子、肌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 23条、46条、46条 B. 46条、23条、46条
    C. 23条、23条、23条 D. 23条、46条、23条
    17.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C. 显微镜下能清楚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18. 有关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米勒实验结果表明原始地球能产生原始生命
    C. 在研究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提供直接的证据
    D. 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黄河滩上的羊 B. 黄河中所有的鱼虾
    C. 黄河水 D. 黄河
    20. 如图中A表示的是某种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变化,那么B最可能代表的是(  )
    A. 鹰的天敌数量变化 B. 被鹰捕食的生物数量变化
    C. 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变化 D. 与鹰有合作关系的生物数量变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0分)
    21. 图A、B、C表示植物生命活动过程,D表示遮光处理的叶片,请分析回答问题。
    (1)A过程表示 ______作用,此过程在细胞的 ______中进行,其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 ______。
    (2)B过程表示 ______作用,此过程可以促进 ______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C过程表示 ______作用,此过程需要在的条件下进行,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
    (4)通过检验D叶片淀粉生成的情况,请你预测变蓝的是 ______部位。(填“遮光”或“未遮光”)

    22. 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和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例如,图甲中肺泡壁和其外缠绕的毛细血管壁均是由 ______构成,此结构特点便于肺能完成气体交换的功能。
    (2)图乙是人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 ______(选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膈肌为丁图中 ______(选填“A”或“B”)状态。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图甲②后,血液中的 ______等成分减少。某人尿检时发现大分子蛋白质超标,医生推测该人肾单位中的 ______结构发生了炎症,因此,此人血常规检查中最可能超标的是 ______的数量。
    (4)医生若通过在手臂处进行静脉注射药物来治疗肾脏病变,药物到达病灶前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依次是 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如果从③处向猪的心脏注水,水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入心脏,原因是 ______。
    23. 爱观察和思考的小明,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进行了深入了解:
    (1)小明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双眼皮、大眼睛、虹膜是黑色的。这些性状是由存在于DNA分子上的 ______控制的。
    (2)人的多指、正常指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小明的爸爸多指,而小明手指正常,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若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如图为小明家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3)多指为 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小明的爸爸6的基因型是 ______,妈妈7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5)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 ______。
    (6)小明妹妹通过手术切除了多指,变为正常指,那么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是否会发生变化?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小明妹妹多指手术后的基因型为 ______。
    24. 图一表示某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的传递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______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图一所示食物网中共有 ______条食物链。
    (2)图二中的D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______,通常是一些 ______,碳元素可以通过它们的 ______作用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实现其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若短时间内将蛇、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导致其数量锐减,则会引发 ______和 ______数量剧增,植被会遭到毁灭性破坏,该生态系统有可能会崩溃。
    (4)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应对气候变化,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中和为零”的庄严目标。“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你能做些什么?请提出至少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5. 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100只大小、长势均①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黄粉虫正常生长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乙组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可提出的问题为 ______?
    (2)实验中①处应填写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 ______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100只黄粉虫幼虫的原因是 ______。
    (3)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 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4)根据本实验结果,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废弃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 ______。
    (5)黄粉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所以,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故选:A。
    1、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2、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
    3、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
    此题考查对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的理解和应用。

    2.【答案】A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25=25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通过比较可知,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目镜15×、物镜40×。
    故选: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3.【答案】A
    【解析】解: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最外面,对细胞的内部起着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故选:A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和液泡.但细胞的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关于细胞内各结构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应结合者具体的实例掌握.

    4.【答案】B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故选:B。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过程①表示细胞的生长,正确;
    B、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裂,正确;
    C、过程③表示细胞的分化,正确;
    D、植物生长依靠①细胞的生长②细胞的分裂③细胞的分化,错误;
    故选:D。
    1、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的结果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导致组织的形成.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这句话一定要理解并记牢!
    2、组织是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的细胞群构成,不同的细胞群构成不同的组织.而细胞群是细胞分裂的结果,而不同的细胞群的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因此组织的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3、细胞的分化使组成生物体的组织变得形态多样化,功能多样化.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考点.是基础题.

    6.【答案】A
    【解析】解:A、②④是叶片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
    B、③叶肉,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营养组织,B正确;
    C、①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C正确;
    D、⑤是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正确。
    故选:A。
    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2、图中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气孔。
    掌握叶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7.【答案】A
    【解析】解: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会促进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因此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
    B、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B正确;
    C、适当加大昼夜温差,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能增加有机物的积累,能增高产量,C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增强,作物产量明显增多,D正确。
    故选:A。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

    8.【答案】C
    【解析】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因此在移栽植物的时候应去掉部分枝叶或者选择在阴天或傍晚,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因此尽量带土移栽。
    故选:C。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有关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9.【答案】C
    【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C。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

    10.【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暴饮暴食、多荤少素、不吃早餐、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都对身体不利,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故选:C。
    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关键是正确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11.【答案】B
    【解析】解: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A正确;
    B、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某些易感人群接种,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C正确;
    D、注射疫苗后,可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病的抵抗力,D正确。
    故选:B。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熟练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抗原和抗体以及免疫类型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感到乏力。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少,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越少,因此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3.【答案】B
    【解析】解:A、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以便获取更多的养料,提高蚕丝质量。A错误;
    B、蟑螂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D卵→A幼虫(若虫)→C成虫,B正确;
    C、果绳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期为蛹期,一般不食不动,C错误;
    D、若此图表示蚊子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A为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D错误。
    故选:B。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3)已知D为卵期,那么A为幼虫(若虫),B为蛹期,C为成虫。
    正确区分常见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场所是输卵管,A正确;
    B、正常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或Y,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B错误;
    C、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C错误;
    D、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D错误。
    故选:A。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基因,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15.【答案】A
    【解析】A.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而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正确识记并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受精卵、精子、肌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为46条、23条、46条。
    故选:B。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3对,则其受精卵为23对;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23条。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7.【答案】A
    【解析】解: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A正确;
    B、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B错误;
    C、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透明度极高,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都不容易看清楚。C错误;
    D、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错误。
    故选:A。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熟练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正确。
    B、米勒实验只能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这一阶段,尚不能证明形成原始生命这一阶段,错误。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正确。
    D、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正确。
    故选:B。
    (1)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2)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3)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说法有很多,在学习中,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9.【答案】D
    【解析】解:A、黄河滩上的羊,生物部分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和分解者,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黄河中所有的鱼虾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生物部分的植物、微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黄河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黄河既有生物部分也有非生物部分,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其中生物包括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20.【答案】B
    【解析】解: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而且食物网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由图可知:图中b的数量大于A;由图明显可知,两种群其中之一的增加导致另一种数量下降,而后者数量下降又导致前者减少,A的变化随B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捕食关系,B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故选:B。
    在食物链中植物的数量最多,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植食动物的数量大于食肉动物数量,而小于植物的数量。
    此题一是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解此题的关键是解读曲线图,从中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说明问题。

    21.【答案】呼吸  线粒体  动力  蒸腾  成熟区  光合  叶绿体  未遮光
    【解析】解:(1)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因而A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此过程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很大作用。所以B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过程是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由于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水面积,因此,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
    (3)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因此C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过程在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答案为:(1)呼吸;线粒体;动力。
    (2)蒸腾成熟区。
    (3)光合;叶绿体。
    (4)未遮光。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3)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4)观图可知:图中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D表示叶,据此解答。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一层上皮细胞  呼气  A  尿素  肾小球  白细胞  C→D→A→B  不能  主动脉与左心室(或心脏)之间有动脉瓣
    【解析】解:(1)图甲中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乙图曲线BC段肺内气压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因此表示呼气时的肺内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与之对应的是丁图中的A状态,肋间肌处于舒张状态。
    (3)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图中②是出球小动脉,血液流经出球小动脉时尿素等成分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尿素等成分含量减少。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形成原尿储存在肾小囊腔中,若肾小球通透性增大,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或蛋白质。某人尿检时发现大分子蛋白质超标”,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因此该人血常规检查中最可能超标的是白细胞的数量。
    (4)“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经上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①主动脉→肾动脉→肾脏毛细血管(病变部位)。因此药物到达病灶前后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依次是C→D→A→B(填字母);如果从③主动脉处向猪的心脏注水,水不能进入心脏,其原因是主动脉与左心室(或心脏)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使血液只能由左心室流向主动脉。
    故答案为:(1)一层上皮细胞。
    (2)呼气;A。
    (3)尿素;肾小球;白细胞。
    (4)C→D→A→B;主动脉与左心室(或心脏)之间有动脉瓣。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图甲中A是左心房,B是左心室,C是右心房,D右心室,①是肺静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主动脉;图乙AB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BC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图丁中A、B表示膈的位置,A表示呼气,B表示吸气,据此解答。
    通过图示将人体新陈代谢的各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考查,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解答此类要注意正确识图,联系相关知识作答。

    23.【答案】基因  相对性状  变异  显性  Aa  aa  精子  不会  Aa
    【解析】解:(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小明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双眼皮、大眼睛、虹膜是黑色的。这些性状,是由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
    (2)人的多指和正常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小明的爸爸多指,而小明手指正常”体现了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1号和2号亲代是多指,而第二代5号表现正常,所以多指为显性性状。
    (4)如果用A控制显性性状多指,a控制隐性性状正常。则多指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小明的妈妈7号正常,基因组成是aa,小明正常基因组成也是aa。小明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则小明爸爸一定带有a基因。小明爸爸是多指。因此爸爸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7号的妈妈、6号爸爸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
    (5)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精子。
    (6)通过上面的遗传图解可知: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因此,控制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为Aa。小明的妹妹通过手术切除了多指,变为正常指,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她的基因组成还为Aa。
    故答案为:(1)基因
    (2)相对性状;变异
    (3)显性
    (4)Aa、aa
    (5)精子
    (6)不会;Aa
    (1)性状是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性状是基因决定。
    (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DNA,DNA上和遗传有关的片段叫基因。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应熟练掌握基因传递的图解。

    24.【答案】食物  5  分解者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呼吸  自动调节  兔  鼠  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只要合理即可)
    【解析】解:(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
    (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碳元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的.碳元素又可以通过它们的呼吸作用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实现其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3)“如果将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兔和鼠的数量会大量增加,植被会遭到毁灭性破坏,该生态系统有可能会崩溃。
    (4)温室效应使气候转变;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
    故答案为:(1)食物;5
    (2)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呼吸
    (3)自动调节;兔;鼠
    (4)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只要合理即可)。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据图分析: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D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

    25.【答案】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吗  相同  对照  避免偶然性  正常生长  可回收物  完全变态发育
    【解析】解:(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甲、乙两组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聚苯乙烯,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吗?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组,乙组是实验组。实验中每组各选用100只黄粉虫而不是各1只黄粉虫是为了,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实验中选用的100只黄粉虫大小、长势均相同是为了控制变量。
    (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正常生长,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4)废弃的塑料尺(含聚苯乙烯)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5)黄粉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吗?
    (2)相同;对照;避免偶然性。
    (3)正常生长。
    (4)可回收物。
    (5)完全变态发育。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套精品专题】初中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全套精品专题】初中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状象树枝,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套精品专题】初中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全套精品专题】初中生物复习专题精讲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控制 D, 草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属于, 下列属于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 人的新生命开始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