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全国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电子 引力,【答案】音色 空气,【答案】照相机 乙 凹,【答案】串联 3,【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1. 如图所示,干燥的冬季,在整理塑料购物袋时,因为摩擦会使______在塑料袋和手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塑料袋带上电;用手很难将打成死结的塑料袋提手直接拉断,是因为塑料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2. 如图所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物理特性来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现场观众能听到各种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中传播。
3. 如图1所示,不正确的用眼姿势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人眼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图2 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需配戴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
4. 质量为m棱长为a正方体木箱与两个滑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其中滑轮B的作用是______;用力F拉动绳端,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则拉力F=______(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______。(都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5. 在“怎样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的活动中,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连接(新干电池),结果两个灯泡都亮了。这时两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若灯泡的规格均为“3V0.6A”,通过每只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每只灯的电阻是______Ω。
6. 新能源汽车(如图)已进入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又节能环保。请你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及使用,提出些物理问题并说出问题涉及的物理知识。
[示例]问题:汽车形状为什么是流线型?
物理知识:减小空气阻力。
问题: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7. 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对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
A.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
C. 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D. 做完本份试卷所用时间约60s
8. 清晨,南沙湖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呈现出清晰的倒影,在湖上垂钓别有一番风味。对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正确的是( )
A. 岸边树木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垂钓者能看水里的鱼,是因为鱼是光源
C. 垂钓者看到水里的鱼游得很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色散形成的
9. 下列现象中,能利用流体压强规律解释的是( )
A. 塑料吸盘吸在光滑墙面上
B. 高压锅烹饪食物
C. 注射器注射新冠疫苗
D. C919大飞机起飞
10.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安全用电至关重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
B.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短路引起的
C.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
D. 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让金属外壳接地
11. 关于下列四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 图乙: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C. 图丙:闭合开关,蹄形磁体磁极上下对调后,导体AB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D. 图丁:探究的是电磁铁A、B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2. 小敏学习物理之后,养成了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她总是随手关闭不必要使用的家用电器。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电路里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总电流 B. 总电压 C. 总功率 D. 总电阻
13.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G和4G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相等
B. 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D. 能量转化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4. 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的密度为m1m2ρ2 B. 物块的密度为m1m2ρ1
C. p1p2
15. 请画出发光点S经平面镜MN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图,并画出过p点的反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6. 质地均匀的小球从弹簧正上方竖直下落,压缩弹簧减速下降,请作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G和弹力F的示意图。
17.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C.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______。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选填“CD”、“CE”或“CP”)。
18.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质量分别为m、2m两个钢球,木块和斜面等。实验过程如图:
(1)本实验是通过______来反映钢球动能大小的。
(2)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分析。
(3)实验中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让质量相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______(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实验现象表明:当质量一定时,钢球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这个结论可用解释汽车______(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4)实验装置中,如果水平面光滑,能否完成本实验的探究内容?并说明理由。______。
19. 小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开关、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亮把5Ω的电阻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在检查电路时,发现错接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电路纠正无误后,将变阻器的滑片放到最______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同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V时,记下此时电压表及电流表示数。
(3)断开开关,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再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______,记下电流表示数。然后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最后分析获取的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4)小亮接着用图丙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于电源电压),电阻R0己知。请将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S、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______。
②只闭合开关______,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小灯泡的电阻RL=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20. 如图所示是某型号起重机的简化示意图,该起重机的动力由柴油机提供,起重机整机质量30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0.05倍,起重臂上OF:OB=1:4。请完成以下问题:
(1)柴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的情况是______,起重机把货物吊在空中静止不动时,钢丝绳对货物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支撑点G会把地面压的向下凹陷,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2)用起重机吊起重5×104N的货物,若液压杆EF始终对起承臂提供竖直向上的动力,则该动力为多少牛?(不计摩擦和起重臂、钢绳及动滑轮的重力)
(3)起重机以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0min,则柴油机输出的功率为多少千瓦?这一过程所做有用功消耗的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柴油释放的热量?(g取10N/kg,
21. 学好物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和实际服务。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小丽是个有心人,一天,她妈妈买来了一只电热水壶,铭牌如表格所示,她对电热水壶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发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乙所示,壶嘴与壶身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应用了______的原理:壶把手和插头接头处都用橡胶制成,这是因为橡胶是______。小丽家安装的电能表如图丙所示,某次家中只有该电热水壶工作,她观察到在1min内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90imp,则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
(2)电热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电热壶的加热效率为80%,它正常工作多长时间,可把2L、初温20℃的水烧开。[已知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电子 引力
【解析】解:如图所示,干燥的冬季,在整理塑料购物袋时,因为摩擦会使电子在塑料袋和手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塑料袋带上电;用手很难将打成死结的塑料袋提手直接拉断,是因为塑料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电子;引力。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和本质的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能结合物理情景进行正确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音色 空气
【解析】解:从声音的物理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现场观众能听到各种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解答此题。
3.【答案】照相机 乙 凹
【解析】解:人眼的成像原理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乙是近视眼的光路图;
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照相机;乙;凹。
(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延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眼的成像原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改变力的方向 1nfmga2
【解析】解:(1)用力F拉动绳端时,B滑轮的位置不动,则B是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即n=2),
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的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1nf;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正方体木箱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GS=mga2。
故答案为:改变力的方向;1nf;mga2。
(1)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先确定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的摩擦,然后根据F=1nf可计算绳端的拉力;
(2)知道正方体木箱的棱长和质量,根据G=mg求出其重力即为正方体木箱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根据S=a2求出正方体木箱的底面积,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积为正方体木箱的底面积,根据p=FS求出正方体木箱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两种滑轮的辨别、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计算以及压强的计算,涉及到重力公式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受力面积的确定的同时知道水平面物体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5.【答案】串联 3
【解析】解:(1)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故两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2)若电源电压为3V,灯泡的规格相同,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5V,由图乙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A,灯泡的电阻为:R=UI=1.5V0.5A=3Ω。
故答案为:串联;3。
(1)串联电流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根据电流路径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
(2)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判定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根据图乙得出通过灯泡电流的大小,根据R=UI求出灯泡的电阻。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的辨别和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
6.【答案】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 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解析】解:(1)小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汽车的方向盘是个轮轴,能够省力。
故答案为: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2)汽车的方向盘是省力的。
该题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汽车的结构特点的应用等,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是解答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10枚鸡蛋的质量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枚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正确;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气温在23℃左右,故B不正确;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13.6m/s≈1.1m/s,故C不正确;
D、做完本份试卷所用时间约60min,故D不正确。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8.【答案】C
【解析】解: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鱼自身不会发光,因此鱼不是光源,故B错误;
C、垂钓者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
D、湖水被风吹时,产生水波,光线照射到水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远看波光粼粼,故D错误。
故选:C。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
(2)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3)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
(4)光照射到平面上时会发生反射。
本题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了光的反射、光源、折射现象等知识,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A、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走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近似真空,气体压强非常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不能利用流体压强规律解释,故A不合题意;
B、高压锅利用的是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不能利用流体压强规律解释,故B不合题意;
C、注射器注射新冠疫苗靠的是外部推力,不能利用流体压强规律解释,故C不合题意;
D、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机运动的时候机翼上方的气流经过的路程长,机翼下方的气流经过的路程短。而气流经过机翼上下方的时间相同。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就有了向上的压力差,所以飞机获得了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分析个实例应用原理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现象。
10.【答案】B
【解析】解:A、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正确;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引起的,也可能是电路中发生了短路引起的,故B错误;
C、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该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其他的救护措施,故C正确;
D、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连接三孔插座的上孔,这样在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避免出现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B。
(1)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
(2)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3)当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
(4)三孔插座的接法:上面的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是为了使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避免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同学们要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避免危险发生。
11.【答案】A
【解析】解:A、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由图乙知磁感线从N极出来,S极进去,当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导体AB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回路没有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故B错误;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蹄形磁体磁极上下对调后,导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如丁可知,电磁铁A、B串联在回路中,具有相同的电流,但两线圈匝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的电磁铁A、B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当其中一个方向变化时,受力方向变化;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题。
本题考查了有关磁现象、电与磁的几个常见的小实验,熟知电与磁的联系,对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解答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因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所以,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总电压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因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电路的总功率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由P=UI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由I=UR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且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时电路总功率变小,根据P=UI可知总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要注意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且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
13.【答案】BC
【解析】解: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5G通信和4G所使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
B、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目前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发电,故C正确;
D、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BC。
(1)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3)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4)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电磁波、核能发电和能量守恒定律,难度不大,是综合题。
14.【答案】AD
【解析】解:(1)设物块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根据G=mg和ρ=mV可得物块的重力G=ρVg,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
物块漂浮,则,即m1g=ρVg,
有:ρ=m1V①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
物块沉底,则,即m2g=ρ2gV,
有:V=m2ρ2②
将②代入①可得,ρ=m1m2ρ2;
(2)实心物块放入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中,物块漂浮,则物块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即;
若把实心物块放入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物块沉底,则物块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即;
综合分析可知ρ1>ρ2,因为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p1>p2。
故选:AD。
(1)根据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列出物块所受浮力与重力的表达式,可得其密度表达式①;物体沉底,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和列出所受浮力表达式,可得其体积的表达式②,将②代入①即可求出物块的密度;
(2)根据物体漂浮,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沉底时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判断出两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p=ρgh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
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15.【答案】解:作出S关于平面镜MN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Op射到水面,过入射点垂直水面画出法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反射光路。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折射规律作图,掌握好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关键。
16.【答案】解: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受到重力和弹力两个力的作用,从小球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和F表示,且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