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奖论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32673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奖论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32673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奖论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32673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奖论文】
展开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XXX学校 Z J 摘要:翻转课堂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两个系统。根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要求,将学生学习活动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笔者在参与、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就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翻转课堂课内交流讨论、翻转课堂学生角色转变以及翻转课堂复习课课标群等内容进行反思,以便改进、完善以后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反思 初识翻转课堂,是2014年11月参加由省教科院教科研办公室夏建华主任主讲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讲座,使我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教学历程经历了一次重新的审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让我们见识到了一种全新的还在探索初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这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自己所在学校尝试和推广是何等的艰难,好在得益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和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关于继续推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工作”的大力推进,安徽省肥西农兴中学有幸成为第三批实验学校,让我和同事有了亲身参与和实践的机会,也让我们的教育人生在参与、研究、实践与反思翻转课堂中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我始终认为我们不仅仅是翻转课堂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还是未来翻转课堂理论的推动者和创立者。经过真正参与、研究与实践后的思考,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由之前的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已渐渐学会站在系统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各种问题。翻转课堂是什么?翻转课堂推进难在哪里?翻转课堂哪里还需要改进?Z J一、 翻转课堂教学理论构建的认知翻转课堂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两个系统。狭义翻转课堂系统有五大要素构成,他们的关系是:教师根据课标制定任务单,依据任务单的需要创建微课,学生学习微课,完成任务单,教师根据任务单确定课堂交流的重点。任务单确定了课堂交流的方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深化对任务单的理解,实现自我提升。广义翻转课堂系统还包括一流的专家引领、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倾力支持、个人勇于实践等。 狭义翻转课堂系统中又包括四个子系统,以微课为依托的课前基础系统,以课堂为平台的课堂进阶系统,以任务单反馈为基础的教师智慧系统,以及微课、课堂交融的学生内化系统。各子系统环环相扣、有机结合,共同形成翻转课堂复合系统。在这个复合系统中,任务单连接了四大子系统,联系了微课和课堂、老师和学生,是翻转课堂系统的中心环节,翻转课堂始于任务单的制定,终于任务单的完成,是翻转课堂的起点和终点。 二、地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高中地理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通过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评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并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Z J《自然界的水循环》新课教学,我就采用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我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下:根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要求,我们将学生学习活动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在课前学习阶段,由授课教师制作了两个关于“水循环环节及其影响”和“未来海绵城市”的微视频,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自学整理,对课堂难点进行预告并要求学生针对课堂交流展示做相应的准备。学生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围绕“课前任务单”指导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回放或快进。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为翻转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任务单局部 学习指南领悟学习目标理解环境管理的必要性。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能够基于主题进行资料查找,善于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成因探究和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注意温馨提示请你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并查阅相关资料,你的学习成果将接受全班的审阅。 课前任务小试身手(课前任务一)根据微课视频的采访报道,我们身边的人关注的城市内涝问题是什么原因?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再接再厉(课前任务二)阅读课本案例①,观看微课视频中flash动画,完成课前任务二。结合水循环环节,你对海绵城市建设有何好的建议?课前请你认真思考,课堂上我们将会讨论下列问题继续努力(课前任务三)1.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课堂形式预告课堂上你会被邀请到台前汇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期待你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全班共分6个小组,按志愿分组,每组……) 困惑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请在任务单上写下你最想得到解答的困惑,或者发送到智学网地理教师个人空间,期待我能与你们在探讨问题中收获喜悦和幸福。 在课堂进阶学习阶段,教师根据课前任务单的反馈确定课堂展示交流的重点。我们根据进阶练习的正确率确定课堂时间应该向何方倾斜,从而保证课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孩子在微课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因为有了课前微课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本知识,课堂上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就多了,讨论和解决问题就能从容不迫,探究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与各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适时引导,对明显的知识性错误给予纠正,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调控者和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演。课堂有了很多的生成,而且全员参与,通过激烈的讨论使得表现优异的学生更加优异,之前表现不佳的学生有了明显进步,从而实现共同提高。三、来自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1.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反思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就是建立在微课基础之上的翻转课堂,如果在课堂上抛弃了微课,用一些新的材料解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听,似乎又回到传统的课上,走不出框框,教学仍旧停留在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层次上,那仍旧是常规课堂。微课与翻转课堂有何关系呢?我认为,翻转课堂是对微课问题或针对学生微课提出问题的解决;翻转课堂是对微课的提升和拓展;翻转课堂是对课标群的领悟和对知识的整体再建构。“翻转课堂”活动不是“碎片化”的,它是通过一系列境串联起来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系统。2.翻转课堂课内交流讨论的反思课堂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和可生成性。高效的“翻转课堂”活动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应有思想的碰撞、迁移,在联想之中激发智慧,形成解决问题的信念、能力,并通过展示深化学习成果,享受成就。翻转课堂需要预设教学重难点,可是在课堂上,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用我们专业化的素质和优秀的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适时改变策略,调整重难点。翻转课堂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3.翻转课堂学生角色转变的反思: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可以掌控课堂学习过程,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保证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而翻转课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还需要在面对诱人的其它多媒体信息时要保持较高的自制力。翻转课堂要求学生高度参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及网络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知识的延伸、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并且能够自己把控学习时间和地点,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翻转课堂效率的源泉。4.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反思Z J微课程教学法不提倡课堂上玩技术,认为只有在互动和质疑讨论中才能达到深度学习。笔者感受用活了基于微课的微项目学习,检测、进阶之后,如城市化新授课采用翻转课堂对“合肥市城市化”主题探究:让学生动手绘制合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以“合肥市城市化,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糟糕?”为题展开讨论;以“合肥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献计献策,使课堂成为聚会智慧的场所;而在复习课教学时一般以某一个可标点为主,兼顾其它课标。如果在课堂上用一节课急于实现多个课标,那么这节翻转课容量就会很大,难度高,学生参与层次就会下降,老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又回到常规课堂。因此降低一节课的难度,减少课标要求,让翻转课堂扎根于学生心中,才能推动其更好得发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微课进行深度学习直指核心素养,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内化,而且,发展了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5.关于翻转课堂所占学生时间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微课播放及师生交流占用学生都在30分钟以上,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课前任务单写了30至50分钟。高中多门学科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学生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我们的翻转课堂能这么慷慨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吗?有老师说,如果花那么多的时间,就是常规课,学生学习效果也不会差。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时间效率,即达到结果与使用的时间资源之间的关系。在参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项目活动以来,尤其在当下线上教学逐渐加强形势下,我和参与同事还在一直思考翻转课堂如何制定小组活动的内容、如何处理活动中生成的问题、如何进行组员构建、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等,这也是我们不断要探索实践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丰富了的我们的视野,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更是促进了我们的成长。我深刻体会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当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要很快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品味它给我们教学带来的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马莉莉,嵇瑾. PBL在高中地理翻转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