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粤教花城版七上音乐 5.3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案

    粤教花城版七上音乐 5.3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案第1页
    粤教花城版七上音乐 5.3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设计,共4页。
    《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 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授课年级:年级    型:戏曲综合课    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戏曲欣赏: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 《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念词练习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通过欣赏,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做等表现手段;          4.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表演;          5.通过鼓励学生学念、学做、学唱,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6.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教学重点:戏曲学习  戏曲欣赏教学难点:戏曲演唱二声部重唱教学准备: 钢琴、堂鼓、钹、古筝、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制作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意图媒 体运 用一、组织教学1.宣布上课。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1.全班起立。2.有礼貌地问好:老师好! 营造上课和谐氛围    二、导入 新课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听到并跟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它的旋律具有哪一个剧种的唱腔风格呢?----对,是京剧,同学们知道京剧起源于什么地方吗?----安徽,那么除京剧外,四大著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你们听,(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句)——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走进黄梅戏 1.聆听音乐,复习巩固并跟唱歌曲《唱脸谱》。2.听讲并回答教师提问。 3.认真听讲、听范唱,随教师进入新课内容。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既巩固上节课知识点又可营造一种戏曲气氛,同时也为导入新课内容埋下伏笔。 京剧、黄梅戏同属安徽剧种,从京剧导入黄梅戏显得自然、顺理成章。   音频播放音乐 视频出示戏曲背景及课题 三、黄梅戏剧种简介 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发展情况,黄梅戏主要传统剧目。 认真听讲、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掌握黄梅戏主要剧目名称 总体概括了解黄梅戏,拓宽学生知识面 视频出示黄梅戏简介     四、黄梅视频赏 析     1.提出欣赏问题:1)剧中人物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2)所播唱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戏曲表现手段?3)你能听出该剧种运用了哪些乐器伴奏吗?2.播放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3.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4.问题解答5.操作多媒体,出示答案   1.读题  2.欣赏黄梅戏选段视频并思考屏幕所显示的问题。 3.积极举手发言,回答教师提问。 4.听教师总结答案,观看屏幕显示,进一步巩固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初步了解黄梅戏,以视频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全面感受黄梅戏,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播放黄梅戏选段  出示问题及答案  五、黄梅戏今日风采欣赏 1.提出欣赏要求:(1)    模唱旋律(2)    动作模仿2.播放超级女声李宇春、何洁版和星光大道中李玉刚、陈鹃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欣赏视频 模唱旋律 动作模仿 以较现代版的戏曲演唱展示黄梅戏的永恒魅力,拉近黄梅戏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播放视频、音频 六、黄梅念功练一练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出示念词明日我们就(要)满工了并播放视频剪辑;3.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的特点;4.教师示范念词;5.指导学生练习;6.鼓励学生表演(分独念与齐念)。  1.认真听讲,听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念词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反复播放视频剪辑四至五遍 七、黄梅做功练一练    1.播放《打猪草》中的拔猪草的动作 、《夫妻双双把家还》中表演片断剪辑;2.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的特点;3.教师作示范并讲解;4.指导学生练习;5.鼓励学生表演。  1.认真听讲,看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播放视频剪辑 八、黄梅戏演唱练习    1.教师跟伴奏带范唱《夫妻双双把家还》;2.指导学生分声部对唱(男:牛郎、女:织女);3.教唱歌曲重唱部分;4.指导学生分声部演唱整首歌曲;5.弹奏钢琴伴奏,指导学生完整演唱。  1.认真听范唱2.分声部演唱对唱部分旋律3.学唱重唱部分 4.随伴奏完整分声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段黄梅戏的演唱,有利于深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音频播放伴奏  八、表演练习 1.激发兴趣;1.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一段),鼓励学生模仿动作练习;2.教师作巡视指导;3.鼓励学生到前台表演,并予以评价、鼓励。 1.欣赏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并模仿表演 2.积极练习动作表演 3.勇敢展示练习成果黄梅戏的表演动作即是日常生活化动作的虚拟表现,难度不大,易于模仿,可使学生动起来,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视频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画面 九、课堂总结 教师寄语 1.引导学生总结黄梅戏;2.评价、鼓励学生发言;2.教师总结,操作多媒体,打出总结字幕: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这就是博大精深的黄梅戏3.课堂总结,引出寄语:弘扬民族音乐传承历史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1.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大胆发言,阐述观点 2.听教师总结,深化对黄梅戏的理解   3.认真听讲,理解寄语的意义 总结课堂,深化学生对黄梅戏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寄语深化了本节课乃至整个戏曲单元的学习主题,升华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意义 视频出示黄梅戏总结语和教师寄语  十、布置作业  1.操作多媒体,出示作业:老曲新唱——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歌词,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演唱,下节课展示创作成果(可以是新创作歌词,也可以与适当的流行歌曲的词结合);2.播放黄梅戏演员吴琼演唱的流行歌曲《对花》;3.结束课堂。 1.听讲、观看屏幕,理解并记下作业 2.欣赏歌曲《对花》 作业既可巩固学生对已学会的黄梅戏曲调的掌握,又可增强其进一步了解、学习黄梅戏的积极性 课堂在流行版《对花》的歌声中结束,展示了黄梅戏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给学生一定的创作灵感  视频出示作业  音频播放音乐 

    相关教案

    音乐七年级上册旦角唱腔 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上册旦角唱腔 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  ,新授,复习巩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 梨园奇葩(之一)粤剧《昭君出塞》选段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 梨园奇葩(之一)粤剧《昭君出塞》选段教案,共3页。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歌曲《校园的早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花城版七年级上册歌曲《校园的早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景导入,新歌教学,欣赏教学,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