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走向复兴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走向复兴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强弱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动次打次”---音乐中的强弱规律授课人: 学习目标1、复习4/4拍相关知识。2、认识强弱符号。3、体会感受强弱规律。学习重点掌握强弱规律,能用乐器或道具表现出来,能辨别出强弱规律。学习难点强弱规律的辨别及表现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2)班的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处于较低层次,故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首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课 时:1课时温故导新教学内容学情反馈旁 批一、 复习拍号相关常识(写法、念法、含义等) 二、 导入强弱对比“动次打次” 教学过程学习﹒研讨小组活动设计旁 批一、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出现强弱对比后的节拍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强弱符号: 强: 次强: 弱: 三、 用“动次打次”划出四拍子[来源:学科网ZXX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请标注小节符号) (←请画出强弱符号)[来源:学_科_网]四、 老师乐器示范,学生体会强、次强、弱的音色有什么特点?五、 自由创作(用自己的方式,制造出有强弱规律的节拍,4个小节) 六、 全体同学分工合作,创造节拍(共4个小节) 七、 由优秀小组演奏架子鼓,与老师一起合作展示。1.通过讨论,各小组体会强弱对比出现后有什么感受。 2.组内讨论,画出强弱符号[来源:学_科_网]3、由各小组共同完成,可利用身体任何部位或者身边的任何工具,分小组展示 4.全体同学根据不同的准备拍,展示不同速度的节拍。 拓展 老师分别给出四小节的节拍,学生图示出强弱规律。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音乐的基本常识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在本课设计之初并没有制定太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更多的是通过简单有趣的小游戏,首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结合小组合作,逐步提高学生敢于展示自我的信心,因为单独让学生展示,大部分学生非常拘束,即便自己有想法,都不会主动表现,通过小组的讨论,合作展示,效果很好,再加上老师在和同学一起玩音乐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学生开始主动要求自我展示。从教学内容上讲,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节拍,强弱的符号以及规律,体会这样的规律带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并且小组合作创作出相应的节拍和强弱规律,学生积极性较高。不足之处:个人觉得在学生评价上做得不足,特别是教师评价,找不到新颖合适的评价方式,方法显得过于老套,且不太适合。 [来源:学。科。网Z。X。X。K]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走向复兴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教学《快乐的节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识谱相关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茉莉花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