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出现和造纸术的改进过程,了解秦汉时期的中医学发展,懂得司马迁编写《史记》的艰辛,列举实例说明我国秦汉时期文化各领域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比较纸与竹木简或丝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优点,通过列表梳理我国秦汉时期文化各领域的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司马迁坚持真理、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认识纸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领会中华古代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秦汉时期文化各领域的成就。
教学难点:领会中华古代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往来频繁,以及当时有了中外交流,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尤其是在造纸术、数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秦汉时期的科学殿堂,来领略一下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吧!
提问: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期?发现地在哪里?
学生:西汉早期;甘肃天水
提问:作为书写材料,纸与竹木简、丝帛相比存在怎样的优点?
学生:造价低廉,容易推广;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纸质轻薄,装订和携带方便。
学生活动:书64页问题思考。
答案:成语典故——学富五车;
意义:(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
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提问:蔡伦是什么时期的人物?蔡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学生:东汉;改进造纸术。
讲述:纸张开始逐渐普遍使用开始于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在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自此纸开始逐渐普遍使用。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提问: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开始于什么时候?
学生:4世纪。
提问:造纸术对我国和世界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提问:秦汉时期有很多成就,两部传世的数学名著是什么?
学生:《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讲述:《周髀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它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说明我国实用数学成熟的实际时间很早。
提问:秦汉时期我国在医学方面成就举世瞩目,东汉末年出现了两位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的医生,大家猜一猜是哪两位呢?
学生:华佗和张仲景。
讲述: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模仿虎、鹿、熊、猿、鸟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因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学生活动:书66页阅读卡
提问:阅读卡里说的是哪一位史学家,他写成了哪一部名著?
学生:司马迁、《史记》。
讲述:
《史记》是由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是历史、文学的统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提问:司马迁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坚持不懈、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
学生阅读:书66页白马寺
提问:中国最早的寺庙是哪一座?
学生:白马寺
提问:什么时候建造的?
学生:公元1世纪东汉明帝时期
讲述: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提问:东汉时期宗教事业发展很快。东汉时期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什么教?
学生:道教
讲述:道教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小结及作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西方文明的摇篮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唐的盛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