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框 草原风情课堂检测
展开3.2 草原风情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蒙古族民族文化特点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A. 以粮食、蔬菜为主食,以牛羊肉为副食 B. 泼水节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娱乐活动
C. 住房是便于拆装和搬运的蒙古包 D. 衣服是体大袖长细薄的藏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蒙古族民族文化特点。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A错误;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B错误;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C正确;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D错误。故选C。
2.一部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请问下列饮食和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相匹配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羊肉泡馍 B. 浙西山区——油焖竹笋
C. 内蒙古草原地区——喝青稞酒和酥油茶 D. 西北地区——红烧珍珠鲍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羊肉泡馍是西北地区的美食,所以A匹配错误。浙西山村由于地形和气候原因,盛产竹笋,因此油焖竹笋是该地区的特色菜,所以B表述正确。青稞酒和酥油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饮食习惯,所以C搭配错误。珍珠鲍鱼是南方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特色菜,所以D搭配错误。本题答案为B。
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人们从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中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展现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主食文化。下列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
A. 新疆人常以青稞酒招待客人 B. 蒙古人以饺子为主食
C. 南面北米是南北方主要的饮食差异 D. 藏族人民以糌粑为主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不同区域生活方式的认识。青稞酒是藏族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是藏族人待客的最佳饮料。藏族人民酿制青稞酒已有悠久的历史,以高原主产粮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A错误;牧区的蒙古族人以牛肉、 羊肉、 乳品为主食, 以粮食为辅,B错误;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C错误;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D正确。故选D。
4.下列能正确反映内蒙古地区人文特征的是( )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②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
③那达慕大会是他们重要的节日 ④牧民赶着牛羊在“转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食物,“转场”是天山牧民的生活习惯,所以本题答案为D。
5.下列地理现象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①一月均温低于0°C,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②利用灌溉种植水稻,内河航运发达
③以种植小麦和甜菜为主,河流冬季结冰 ④属湿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我国北方地区一月均温低于0°C,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①正确;北方以种植小麦和玉米、甜莱为主,冬季河流结冰,③正确。②④.南方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雨热同期,利用灌溉种植水稻,柑橘,内河航运发达,②不符合题意;南方,气候湿润,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④不符合题意。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6—8题目。
6.图示区域由东向西( )
A. 降水越来越多 B. 植被越来越稀 C. 海拔越来越低 D. 人口越来越密
【答案】 B
【解析】图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受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西北地区植被越来越稀疏,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7.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纬度位置 B. 距海远近 C. 海拔 D. 地表植被
【答案】B
【解析】图示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该区域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也越来越小,故其降水也越来越少。故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大主要因素是距海远近。
8.该区域荒漠化严重,其主要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 降水量减少 B. 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C. 环境污染加剧 D. 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答案】B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并加速扩展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过度放牧,二是滥樵、滥挖、滥采,三是过度开垦,四是滥用水资源。
二、非选择题
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过几十年植树造林,几乎消失的草场明显恢复,我家养牛养羊、发展沙漠旅游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蒙古族牧民孟克达来说……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
材料二:
(1)图示区域东西距离较远,甲地日出比乙地早 ______小时。
(2)图中丙 ______山脉为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之一。
(3)请按该区域自然景观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排序:______。
①森林草原 ②荒漠 ③温带草原 ④荒漠草原
(4)读材料可知,该牧民所在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可能是 ______。
【答案】
(1)2;(2)祁连;(3)②④③①;(4)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二所示地图,甲地经度为110°E,乙地经度为80°E,两地经度相差30°,故甲地日出比乙地早2小时。
(2)图中丙地山脉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为祁连山,该山脉是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之一。
(3)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该区域为西北地区,其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自东向西越来越少。故自然景观自西向东变化规律为②④③①。
(4)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达标测试,文件包含32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练习解析版docx、32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日光城——拉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日光城——拉萨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42日光城拉萨解析版doc、42日光城拉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丝路明珠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丝路明珠习题,文件包含31丝路明珠解析版doc、31丝路明珠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