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0超重与失重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0超重与失重含解析第1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0超重与失重含解析第2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0超重与失重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超重与失重 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时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B.失重时物体的加速度小于零C.完全失重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D.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的加速度肯定不为零解析:选D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运动特征,以及加速度的方向(正、负)的物理意义易知A、B、C错误,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 超重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的状态,失重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的状态。而选项A、C、D中的运动员都处于静止状态,既不是超重状态也不是失重状态,选项A、C、D是错误的。选项B中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所以是处于失重状态。3.小孩在蹦床上沿竖直方向蹦跳,对其从最低点到离开床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孩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小孩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小孩会经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D.小孩刚离开蹦床时的速度最大解析:选C 开始小孩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向上加速,小孩处于超重状态;当小孩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时,向上减速,小孩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小孩经历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故A、B错误,C正确。当小孩所受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D错误。4.张家界风景区内有一座建造在悬崖上的双层户外观光电梯,该电梯垂直高度达335米。假如某人乘坐该观光电梯时,在某段时间内觉得双脚有“悬空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人正处于超重状态C.电梯可能正在减速运行D.电梯一定处于下行阶段解析:选C 在某段时间内觉得双脚有“悬空感”,表示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受到的支持力小了,但重力不变,故A、B错误。人处于失重状态,说明加速度方向向下,电梯做向上的减速运动或向下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5.如图所示,一木箱置于电梯中,并随电梯一起向上运动,电梯底面水平,木箱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大小分别为GF。则此时(  )A.G<FB.GFC.G>F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解析:选D 若电梯向上做加速运动,则木箱处于超重状态,木箱受到的支持力F大于木箱重力G,若电梯做匀速运动,则GF;若电梯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则G>F,选项D正确。6.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下吊一个小球,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 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 cm,若弹簧测力计的质量不计,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B.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解析:选B 升降机静止时,对小球有kx1mg;当升降机运动时,小球所受合力竖直向下,则mgkx2ma,解得:a=4.9 m/s2,方向竖直向下,故升降机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故B正确,A、C、D错误。7.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A.mg        B.2mgC.mg D.mg解析:选D 对人受力分析,人受电梯底部的支持力F和重力mg,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Fmgmaag,得:Fmgmamgmgmg;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知: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F′=Fmg,故选项D正确。8.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选A AB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后,作为一个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整体只受重力作用,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a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此,AB两物体间的压力一定为零,这与物体处于上升还是下降过程无关,故选项A正确。9. 一个质量为70 kg的人乘电梯竖直向上运行,如图为电梯的速度—时间图像。(g取10 m/s2)求:(1)电梯在0~6 s内上升的高度。(2)在0~2 s,2~5 s,5~6 s三个阶段,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分别为多大?解析:(1)由图像可知,电梯在0~6 s内上升的高度:h×2 m=9 m。(2)0~2 s内的加速度:a1 m/s2=1 m/s2,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1mgma1,解得:F1=770 N,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知压力为770 N。2~5 s内,a2=0,F2mg=700 N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知压力为700 N。5~6 s内,a3 m/s2=-2 m/s2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3mgma3解得:F3=560 N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知压力为560 N。答案:(1)9 m (2)770 N 700 N 560N10.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箱子的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落到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选C 分析箱子和箱内物体的运动应抓住三个关键点:一是刚投下时空气阻力为零;二是运动中Fkv2;三是最终匀速运动。箱子刚投下时不受阻力,整体的加速度为g,对于物体有mgNmg,即N=0,此时物体对箱子底部的压力为零,故B错误;因箱子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Mm)gkv2=(Mm)a,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mgN′=ma,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支持力越来越大,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得压力也越来越大,故A错误,C正确;若下落距离足够长,最后重力与阻力平衡,加速度为零,箱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对物体有mgN″,因此物体不可能“飘起来”,故D错误。11.(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 s时最大B.t=2 s时最小C.t=8.5 s时最大D.t=8.5 s时最小解析:选AD 当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时,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地板的压力大于重力,向上的加速度越大,压力越大,因此t=2 s时,压力最大,A项正确;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地板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向下的加速度越大,压力越小,因此t=8.5 s时,压力最小,D项正确。12.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解析:选B 根据v­t图像可知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gmamgFma可判断支持力F的变化情况:失重→等于重力→超重→超重→等于重力→失重,故选项B正确。1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AB两球分别连接在两根弹簧上,C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ρρ)(  )A.A球将向上运动,BC球将向下运动B.A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C.A球将向下运动,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D.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解析:选D 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瞬间,装水的杯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可以认为水和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以杯子作为参考系,A受到向上的弹力作用,B受到向下的弹力作用,C不受到弹力作用,所以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D正确。14.低空跳伞大赛受到各国运动员的喜爱。某次跳伞大赛中运动员在一座高为H=263 m的悬崖边跳伞时的情境如图所示。运动员离开悬崖时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展开降落伞,以a=9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已知运动员和伞包的总质量为80 kg,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运动员落地时的速度不能超过4 m/s,求:(1)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最大位移的大小;(2)运动员(含伞包)展开降落伞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3)如果以下落时间的长短决定比赛的胜负,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大。解析:(1)设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最大位移为h,此时速度为v0,则v=2ghv2v=-2a(Hh)联立解得h=125 m,v0=50 m/s。(2)展开降落伞时,对运动员(含伞包),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知,fMgMa解得f=1 520 N,方向竖直向上。(3)设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v0gt1,得t1 s=5 st2 s≈5.1 s 故最短时间tt1t2=5 s+5.1 s=10.1 s。答案:见解析 

    相关试卷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1节 科学探究:力的合成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1节 科学探究:力的合成练习题,共5页。

    2021学年第2节 力的分解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力的分解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4 N,问,5)=eq \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摩擦力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摩擦力课时练习,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