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计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计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索,课内练习,本课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2.在探索中掌握角的加减计算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兴趣。2.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师:测量∠1的度数并说说你是怎样量角的?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角的计算。揭示课题:角的计算。二、新课探索1、探究一已知∠1=45°,∠2=90°,求∠AOB=?(1)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指导书写格式。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4)练习:书P73/1练习 已知∠1=65°,∠2=15°,求∠AOB=?已知∠3=∠1+∠2, ∠1=18°,∠2=72°,求∠3=?1)师: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上面两题,同时注意书写格式。2)学生练习并汇报。2、探究二 已知∠AOB=63°,∠1=30°,求∠2=?(1)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数只要用∠AOB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3)练习 书P73/2练已知∠AOB=152°,∠1=70°,求:∠2 =?已知∠3=∠1+∠2,∠3=80°,∠2=50°,求∠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角的计算,知道了通过角的度数的加减可以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下面就请大家完成后面的练习。三、课内练习1、练习一填空(1)若∠AOB+60° =平角,则∠AOB=( )度;若周角-∠1=60° ,则∠1=( )度。师:说说你是如何想的?(结合加减法的关系分析引导)(2)从12时10分到12时20分,分针转了( )度。师:这一题该如何求?①可通过钟面上数刻度得出度数。②通过用12时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减去12时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来求。2、练习二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对于角的计算更熟练了,那么下面的角你能否很快计算出来呢?3、练习三计算下列角的度数。下图,已知∠1=65° ,求∠2的度数。如上右图,已知∠1=60°,求∠2的度数。师:谁来分析一下如何求∠2?请写出计算过程。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根据已知角和未知角的关系,再利用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求未知角。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练习册P/67~68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角的计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准备,探究,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面积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索,课内练习,本课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