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五四学制)科学五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无视频素材)
- 19生物的栖息地 课件PPT 课件 16 次下载
- 20食物链 课件PPT 课件 18 次下载
- 20 食物链 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19《生物的栖息地》(教案) 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21煤石油天然气 课件PPT 课件 19 次下载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8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8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930年,鲁宾和卡门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
1、知识方面
① 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②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理解假设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同时,理解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关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科学科学的价值;
②讨论科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和实验,避免知识“去背景”和“简单化”。
③明确科学的研究态度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
④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
⑤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
4、能力方面
①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②培养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②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
四、教学难点
单因子变量原则中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的辨析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搜集相关图片和素材;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绿色植物硕果累累的图片;人和其他动物吃的各种食物的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了解?
讨论,踊跃发言。
激情引趣,引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重视。
提出问题
引入课题
在听取学生发言并给以肯定后,提出:那么光合作用是怎么发现的呢?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实验一:1648年,赫尔蒙特(Helmnt)柳树实验
【课件显示】 “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构建植物体的唯一原料。”→提出问题: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你能设计一个什么实验装置来探究你的假设吗?
学生的讨论,提出大胆猜想——“不对”,并设计出实验装置。
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老师给以引导,在总结学生方案的基础上出示1648年,赫尔蒙特(Helmnt)柳树实验装置(如图一):
讨论得出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物质并非来自于土壤;而得出: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理解能力。
进一步提问:这个结论又科学吗?
忽略空气对植物的影响。
提出矛盾,激发学生思考,再逐步释疑,效果更好。
实验二:1771年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实验
出示动画(如图二中的动画截图)
观看动画演示
观察能力的培养
根据实验内容,提出问题
1、这两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单独密封的蜡烛很快熄灭、老鼠很快死去,与绿色植物一起的蜡烛暂时不会熄灭、老鼠会存活很长时间。
了解对照实验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实验中的相关应用。
2、有无植物的两组实验装置,起什么作用? 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对照作用、绿色植物可以 更新空气。
3、该实验装置中玻璃罩有什么作用?
排除干扰因素(外界空气的影响)。
教师指出:当时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实验中的关键作用。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所更新的是氧气。
让学生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提出问题
但是,后来很多科学家在重复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时,总是有时成功,有时却会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大胆猜想。
设疑引发兴趣
实验三、英格豪斯 实验
重复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但始终在光下进行
确定了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 “净化”空气的作用。(吸收CO2,放出O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
自然过渡
设疑:光合作用除了生成气体,更新空气外,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吗?
回答问题。
实验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
(课件动画展示)模拟萨克斯实验
观察动画演示,看书52页。
锻炼学生观察能力。
提出有关该实验的几个问题:
◇黑夜中消耗有机物这一步是否可以省略?为什么?
◇本实验是否存在对照组?若有,请指出单一变量。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讨论答出:
◇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
◇部分遮光、部分曝光,进行对照。
◇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感受科学发现过程,提高学生探索求实的科学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强调: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一定需要光照。并设疑:什么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呢?实验五、1880年恩格尔曼(Engelmann) 实验
动画演示,重现恩格尔曼的实验过程
观察思考
根据现象(结果)推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
现象:
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结论: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恩格尔曼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小组讨论发言:归纳出4个方面的巧妙之处。
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而且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
1、为什么选用水绵做为实验材料?
2、为什么选黑暗且没有氧气的环境?
3、为什么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完全曝露在光下?
4、实验结论是什么?
学生充分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一小组发言归纳问题答案。
实验六、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教师给实验材料,
如:金鱼藻、大烧杯、三角漏斗、带木塞的导管、 清水、强光、带火星的木条。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巩固已学知识,认识实验探究过程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道理。体验合作学习过程。
给出参考实验方案。
对比讨论本小组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体验成功。
课外的练习
光合作用消耗CO2的实验
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
情境设疑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还是CO2呢,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讨论
实验七、1930年,(美)鲁宾和卡门实验
提示:
同位素标记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是为了弄清楚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到底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同学们考虑一下,应标记哪一种元素?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
讨论后分析回答问题:
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P53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光合作用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建构概念的整个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由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所以为反应光合作用的实质,其反应式又可以表示为:《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来源去路
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科学学实验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排除干扰因素、正确选材等)
2、可重复性原则(操作规范等)
3、对照性原则(设置对照组)
4、单一变量原则
培养学生提炼和归纳能力。
教学板书: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制造养料 呼出氧气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消耗养料 呼出二氧化碳
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18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8 光合作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简答,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5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