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初三下学期教学设计+PPT课件+训练题+学案+视频全册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9-4,乳浊液,不稳定,乳化的用途,悬浊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说明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显著的吸热放热现象;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有显著的吸热现象;
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升高,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有显著的放热现象。
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把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得到的这种乳状浑浊的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 。
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振荡,油和水不再分层,稳定性得以增强,为什么?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因此实验9-4加入洗涤剂的试管中的植物油能被水冲洗干净。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也是这个道理。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请分析二者原理是否相同。
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被汽油溶解,而用洗涤剂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所以它们的原理不相同。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食盐水糖水稀盐酸石灰水
1.如下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A.活性炭 B.生石灰
2. 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蔗糖C.芝麻糊 D.植物油
3. 下列物质放在一起,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放在汽油中 B.碘放在酒精中 C.泥土放在水中 D.牛奶放在水中
4.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Zn+H2SO4=ZnSO4+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盐酸洗去水壶的水垢(含CaCO3)
1.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实验记录,固体溶解,实验结论,物质溶解,知识点2乳化现象,实验一,实验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获奖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知识点溶液,新知探究,实验操作,加快物质溶解,实验现象,微观分析,水是溶液吗,不是“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等奖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蔗糖到哪里去了,蔗糖“消失”在水里,蔗糖溶液,水分子,氯化钠溶液的形成,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另一种,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