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超重与失重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2738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超重与失重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2738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超重与失重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2738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导学案
展开超重与失重
核心素养目标 | 新课程标准 |
1.通过对超重和失重、视重的学习,体会物理观念的生成过程。 2.通过超、失重模型的构建,体会科学思维在对物理问题认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体验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感受科学之美,培养科学认真探索自然规律的态度 |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 2.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3.能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释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
知识点一 超重现象
[情境导学]
在乘竖直升降的电梯上楼时,电梯向上启动的瞬间大家都有“向下坠”的感觉,好像自己变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电梯向上启动的瞬间,电梯里的人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使自己感觉好像变重了。
[知识梳理]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3.运动类型:超重物体做向上的加速运动或向下的减速运动。
[初试小题]
1.判断正误。
(1)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其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增大了。(×)
(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可能向下运动。(√)
(4)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2.思考题
如图所示,人随自动扶梯向上加速运动时,人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此时人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处于超重状态。
知识点二 失重现象
[情境导学]
侧面有一个洞的杯子里面装满水,让杯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不会从洞中射出来?为什么?
提示:当杯子自由下落时,杯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的内部没有压力,故水不会喷出。但杯子中水的重力仍然存在,其作用效果是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
[知识梳理]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运动类型:失重物体做向上的减速运动或向下的加速运动。
4.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状态。
(2)产生条件: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3)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初试小题]
1.判断正误。
(1)做自由落体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物体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对支持它的支撑面压力为零。(√)
(3)不论物体处于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状态,物体所受重力都是不变的。(√)
2.如图,跳高运动员起跳后向上运动,越过横杆后开始向下运动,则运动员越过横杆前、后在空中所处的状态分别为( )
A.失重、失重 B.超重、超重
C.失重、超重 D.超重、失重
解析:选A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总是竖直向下的且大小为g,则运动员越过横杆前、后在空中所处的状态都是完全失重状态,故A正确。
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 |
[问题探究]
(1)我们测量体重时,站在台秤上应保持什么状态?为什么要这样?
(2)人在下蹲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提示:(1)测体重时应保持静止状态。因为体重计的示数实际是人对体重计压力的大小,保持静止状态,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
(2)下蹲过程,人的重心先加速下降,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示数小于重力;然后再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示数大于重力;最终重心保持不动,既不超重也不失重,示数等于重力。
[要点归纳]
1.重力与视重的区别
(1)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当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2.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当视重与物体的重力不同时,即发生了超重或失重现象。
(2)判断出现超重、失重现象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无论物体向什么方向运动,视重大于重力,出现超重现象。反之则出现失重现象。
[特别提醒]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由重力引起的现象将消失。例如:液体的压强、浮力将为零;水银压强计、天平将无法使用;摆钟停摆;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重力等。
[例题1] 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 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正确,C、D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
[答案] A
判断物体超重与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①超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②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①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竖直分量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
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竖直分量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
[针对训练]
1.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失重时所受重力减小,处于超重时所受重力增大
B.在电梯上出现失重状态时,电梯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C.电梯出现超重现象时,电梯必定处于上升过程
D.无论超重、失重,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
解析:选D 超重是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增加,故A错误;在电梯上出现失重状态时,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可能处于加速下降的过程,也可能是减速上升的过程,故B错误;电梯出现超重现象时,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可能处于加速上升的过程,也可能是减速下降的过程,故C错误;物体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所受重力不变,故D正确。
2.(多选)“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由高空P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0,其加速度为0
解析:选AB 在PA段绳还没有被拉直,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正确;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下,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所以B正确;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所以C错误;在C点,绳的形变量最大,绳的拉力最大,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所以D错误。
3.(多选)对于质量为m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此物体由北京移至地球北极,其重力增大,是“超重”现象
B.将此物体放在车厢内,并使车厢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则此物体的重力“增加”了“ma”,是超重现象所致
C.让此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必出现“失重”现象
D.置此物体于升降机的地板之上,并使二者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则此物体出现“超重”现象,且此时物体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比物体的重力大“ma”
解析:选CD 物体由北京移至地球北极,因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物体重力的增加,但不是“超重”现象,选项A错误。只要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就会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此处的物体与车厢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共同运动,不会发生超重现象,更不可能使物体的重力“增加”“ma”,故选项B错误。因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而此加速度必然在竖直方向上有一竖直向下的分量,故物体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必出现“失重”现象,选项C正确。物体与升降机共同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必然发生超重现象,设物体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F,则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mg=ma,即F=m(a+g)>mg,其中“ma”便是由于超重而使物体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比物体所受重力“增大”了的数值,故选项D正确。
超重、失重的综合分析与计算 |
[问题探究]
找一条纸带,在纸带中间部位剪个小缺口,纸带的一端固定一重物,另一端用手拿住,小心提起重物,这时纸带没有断。
(1)然后向上加速提起重物,纸带就断了,为什么?
(2)若提起重物急剧向下运动后突然停住,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提示:(1)当重物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时,重物受重力G和纸带的拉力F的作用,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知F-mg=ma,所以F=m(g+a)。这时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当拉力达到纸带最大承受力时,纸带就断裂了。
(2)当提起重物急剧向下运动后突然停住,重物向下减速运动,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这时纸带的拉力F=m(g+a′),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当拉力超过纸带最大承受力时,纸带也会断裂。
[要点归纳]
1.平衡、超重、失重、安全失重的比较
| 加速度 | 视重(F)与 重力关系 | 运动情况 | 受力图 |
平衡 | a=0 | F=mg | 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 | |
超重 | 向上 | F=m(g+a) >mg | 向上加速或 向下减速 | |
失重 | 向下 | F=m(g-a) <mg(a<g) | 向下加速或 向上减速 | |
完全 失重 | a=g | F=0 | 自由落体运动、 抛体运动、沿圆 轨道运行的卫星 |
2.有关超重、失重问题的分析方法
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首先应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然后选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进行求解。
[例题2] 一质量为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
[解析] 由图可知,在0~2 s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小孩的重力mg,故电梯应向上做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N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N1-mg=ma1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a1t
在2~5 s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向上做匀速运动,速度等于2 s时电梯的速度,即v1=a1t1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2=v1t2
在5~6 s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向上做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N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mg-N2=ma2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3=v1t3-a2t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
代入数据
t1=2 s,t2=3 s,t3=1 s,m=40 kg,N1=440 N,N2=320 N
解得h=9 m。
[答案] 9 m
通过Ft图像分析超重、失重现象的步骤
(1)分析有关超重、失重现象的图像问题时,通过读取图像信息,获取不同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将物体受到的力(拉力或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比较;
(2)分别构建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模型,利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求解不同阶段的加速度;
(3)利用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相关的物理量。
[针对训练]
1.(多选)电梯的顶部挂了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质量为1 kg的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2 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解析:选AD 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2 N,对重物有:F-mg=ma,解得a=2 m/s2,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做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错误。
2.(多选)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 kg,若电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45 kg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 m/s2)
( )
A.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9 m/s2
B.电梯可能在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电梯可能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 m/s2
D.电梯可能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9 m/s2
解析:选BC 小明的体重为50 kg,体重计的示数为45 kg,说明电梯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运动情况可能为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小明受支持力和重力,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a== m/s2=1 m/s2,故B、C正确,A、D错误。
3.电梯地板上放一木箱,质量为m。电梯在以0.2g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箱( )
A.处于失重状态,所受支持力为0.8mg
B.处于失重状态,所受支持力为0.2mg
C.处于超重状态,所受支持力为1.2mg
D.处于超重状态,所受支持力为0.8mg
解析:选C 电梯在以0.2g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所以木箱处于超重状态,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FN-mg=ma,解得FN=1.2mg,故C正确。
1.下列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为零
B.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
D.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
解析:选B 当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大于它本身的重力时,是超重现象;当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小于它本身的重力时,是失重现象。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本身的重力没变,故A错误;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C、D错误。
2.(多选)有一种大型娱乐器械可以让人体验超重和失重,其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如图所示),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B.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C.座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D.座舱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选BC 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受重力和座位对人向上的支持力,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3.某同学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研究电梯的升降过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5 s内,电梯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在5~10 s内,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C.在10~20 s内,电梯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D.在20~25 s内,电梯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选D 在0~5 s内,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上,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在5~10 s内,电梯加速度为零,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故B错误。在10~20 s内,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下,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在20~25 s内,电梯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下,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4.(多选)在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测量中,在太空空间站内不能做到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解析:选AC 在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零,所以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的重力。将物体和砝码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时,物体和砝码对盘的压力均为零,所以不能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A、C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这些与物体的重力都无关,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选A、C。
5.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若在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多大的重物?(g取10 m/s2)
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 kg的重物,则运动员给重物向上的最大支持力F=m1g=120×10 N=1 200 N,运动员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 kg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对重物,有F-m2g=m2a1,所以a1== m/s2=2 m/s2;当升降机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对于重物,有m3g-F=m3a2,得m3== kg=160 kg。
答案:2 m/s2,方向向上 160 kg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 超重与失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 超重与失重学案设计,共10页。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学案,共12页。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与设计,实验过程,思考·讨论,误差分析,补偿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