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金普新区省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四阶段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金普新区省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四阶段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省示范性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第四阶段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
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ATP④脂肪⑤转运RNA⑥吲哚乙酸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⑥
2.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与蛋白质外壳组成)感染各种家猪和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对猪的致死率接近100%。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传染人。下列有关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B.猪被其侵染后,在内环境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
C.猪被其侵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特异性抗体
D.其基因组庞大且大多数基因功能未知,给开发疫苗带来难题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
C.蓝藻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
D.洋葱的中心体可参与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4.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此时LC3-I蛋白被修饰形成LC3-II蛋白,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研究人员选取周龄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腓肠肌细胞LC3-I蛋白和LC3-II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
B.LC3-II/LC3-I的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
C.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D.推测LC3-II蛋白应在自噬体膜上,可向溶酶体发出“吃我”的信号
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无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红细胞凋亡的速率相等
D.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
6.如图为果蝇的染色体组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B.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Ⅱ、Ⅲ、Ⅳ和X染色体之间能够随机组合
C.A基因和a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雄果蝇体内的所有细胞均含有Y染色体
7.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抗霜性状为隐性性状,抗病性状为显性性状
B.上述杂交实验中的父本为纯合子,母本为杂合子
C.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的现象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
D.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8.下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迟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9.生物的进化历程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下列生命现象中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细胞外液类似海水,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B.人鼠基因组序列大概有80%是相同的,说明人和鼠有共同的祖先
C.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体现了生命活动的统一性
D.自然演替不同于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其总是朝着丰富度变大与营养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
10.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乙侧
B.乙为向光侧,IAA合成量低于甲侧
C.横向运输导致尖端以下区域的IAA分布不均
D.40 min之前IAA对甲乙两侧的生长不起作用
11.下图是种群的社群压力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调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群压力增大会导致由记忆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明显减少
B.社群压力增大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明显减少
C.社群压力仅通过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方式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控
D.社群压力增大引起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数量降低
12.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秦淮河中生态浮床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B.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C.生态浮床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污水流入后该水域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1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还原糖的检测都需要水浴加热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低倍镜下看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疏松不规则
D.用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发生
14.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黏合形成氢键
B.用限制酶从质粒上切下一个目的基因需消耗4个水分子
C.Taq酶是PCR扩增仪扩增DNA分子时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连接酶
D.在解离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加入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解离的效果
15.红茶菌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主要含蔗糖和茶水)发酵产生。研究表明将上述三种菌按一定的配比,在总接种量为5%、初始pH为5.5、装液量为40%左右、温度为30°C的条件下,发酵5天效果最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茶菌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发酵装置要严格进行密封
B.随着发酵的进行,菌液的pH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
C.初期温度和pH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
D.装液量为40%左右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出
16.甲~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丁的变异类型都是染色体变异
B.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与减数分裂过程有关
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二、多选题
17.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8
D.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生育一个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是1/4
18.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类型中Y离子运输所需的能量来自X离子的运输过程
B.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b类型进行的
C.水绵、叶肉细胞、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内均可发生c类型
D.温度、酸碱度、氧气浓度均会影响abc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
19.下列研究课题中,实验材料与试剂选择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研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A
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3%的H2O2溶液、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和NaOH溶液、蒸馏水、带火星的卫生香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
C
探究Cu2+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Cu2+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
D
验证酶的专一性
新制3%的H2O2溶液、FeCl3溶液、土豆研磨液、蒸馏水
A.A B.B C.C D.D
20.2020年初,非洲蝗灾骤然而起,数量多达4000亿只。飞蝗产卵最适合的含水量范围为10%~18%。我国也曾饱受蝗灾危害,在我国生态学家的努力下,1950—1997年间中国累积净改造蝗区约367.8万公顷,使蝗区面积比建国时减少了70.6%,蝗灾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可防可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聚集时会分泌苯乙腈,其特殊的气味会对鸟类发出警告,苯乙腈属于化学信息
B.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改造蝗虫发生地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蝗灾
D.在蝗虫灾害大面积爆发时,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性信息素干扰蝗虫的交配等化学防治方法是控制蝗灾的有效措施
三、综合题
21.我国是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下图为研究人员探索1 mmol/L NaHSO3溶液对乳熟期温室水稻净光合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时,水稻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部位 。
(2)由图可知,NaHSO3溶液对水稻呼吸作用 (填“有”或“没有”)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光照强度为600μmol·m-2·s-1时,对照组水稻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 。研究人员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
(4)研究人员推测,1mmol/L NaHSO3溶液可能增加了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如何用实验证明此可能性,请写出实验思路: 。
22.“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雨露阳光,更离不开信息分子。”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生长素和乙烯等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控。生长素和乙烯在调节菠萝开花方面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文中的“信息分子”是指 ,其中“唤醒沉睡的种子”的主要是 ,与“瓜熟蒂落”有关的主要是 。
(2)据图可知生长素通过影响 来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若某原本生长旺盛的菠萝植株体内蛋氨酸合成受阻,菠萝植株的表现可能为 。
(3)在使用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生长时,若使用不当会造成残留。甲同学认为残留的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内不能起作用,因为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如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 ,而常见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乙同学不认同甲同学的观点,并举例乙烯利进入到人体后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活性降低可能会造成突触后膜神经元 (填“持续兴奋”或“不能兴奋”)。
(4)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相关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用银杏离体叶片进行分组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结果:
处理方式
叶绿素相对含量%
蒸馏水
CTK
ABA
CTK+ABA
24小时
90
100
80
94
48小时
68
96
33
76
72小时
24
91
16
46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23.生态学家对大连某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之前,该地区工业园区密布,入海排污口数量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区域水质恶化。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是 演替;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中所示以外,还应该包括 。
(2)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是 J/(cm2·a),该食物链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能量去路之外,还有 等去路。
(3)排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
(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大部分能量流入 成分。
24.小鼠(2n=40)由小家鼠演变而来,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独立的远交群,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目前世界上实验室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的特征。小鼠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哺乳期20~22天,每窝仔数6~12只,出生后45~60日龄性发育成熟。某实验室培养了一个鼠类近交种群,该种群鼠类的毛色性状中黄色对白色为显性,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但是雌性个体内A基因不表达,因此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小鼠适合做实验动物的优点是 。
(2)该实验室培养的鼠类近交种群经过多代繁殖后,种群内每代黄色个体的比例为42%,则该种群内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实验人员用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色雄性个体,则亲本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亲本中雌性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
(3)因为研究需要,要从该小鼠种群内筛选出隐性雌性个体,实验方案是将待筛选雌性个体分别与 个体杂交,统计后代表现型,若后代 ,则亲本雌性就是所需个体。
(4)研究者在该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棕色的雄性个体,经研究发现,该雄性个体出现的原因是该小鼠体内另一对与毛色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生突变(AAbb→AABb)所致。经研究毛色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设计杂交方案,探究控制毛色的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四分体时期发生的交换)。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四、实验题
25.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格列宁是一种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此类靶向药物可称为“生物导弹”。利用单克隆抗体来诊断和治疗癌症可能会成为攻克癌症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图:
(1)若该图中的单克降抗体与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治疗肠癌,则图中特定抗原通常是 。靶向药物比普通的化疗药物疗效高、毒副作用小是因为 。
(2)图中诱导细胞融合时需要采用 诱导法、聚乙二醇融合法或物理法等方法诱导,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
(3)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进行 和 ,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4)在动物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这种现象称为 。当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 。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单层/多层)。
(5)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丁酸钠对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有一定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丁酸钠对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的影响
丁酸钠的浓度(mmol/L)
时间(h)
48
96
144
0
1∶320
1∶640
1∶1 200
0.25
1∶320
1∶1 280
1∶2 500
0.5
1∶160
1∶2 500
1∶2 500
0.75
1∶320
1∶320
1∶640
注:表中比值表示抗体效价,1∶比值越高表明越有利于抗体的产生。
该实验过程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瓶放在了含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①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只含C、H、O,不含P元素,①错误;
②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组成元素有C、H、O、N、P)和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所以核膜的组成元素有C、H、O、N、P等,②正确;
③细胞器膜包括本质上是生物膜,具有磷脂,含P,③正确;
④脂肪中不含有P元素,④错误;
⑤转运R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⑤正确。
⑥吲哚乙酸(化学式为C10H₉NO₂)元素组成为C、H、O、N,⑥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C、H、O、N,糖类是C、H、O,脂肪是C、H、O,固醇是C、H、O,磷脂是C、H、O、N、P,核酸是C、H、O、N、P。
2.【答案】B
【解析】【解答】A、其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A正确;
B、病毒在活细胞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B错误;
C、猪被病毒侵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特异性抗体,C正确;
D、其基因组庞大且大多数基因功能未知,给开发疫苗带来难题,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DNA彻底水解产物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RNA彻底水解产物为核糖、磷酸和碱基。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答案】B
【解析】【解答】A、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必须借助于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正确;
C、蓝藻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只能水解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C错误;
D、洋葱为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但存在有氧呼吸酶,也进行有氧呼吸。
2、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无核膜和核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3、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4.【答案】C
【解析】【解答】A、自噬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这依赖于膜的流动性,A正确;
BC、据图可知,随运动强度加大,LC3-II/LC3-I的比值变大,因“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故运动可以促进细胞的线粒体自噬,B正确、C错误;
D、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据此可推测LC3-II蛋白应在自噬体膜上,可向溶酶体发出“吃我”的信号,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题图: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LC3-II的相对含量增多,LC3-I的相对含量减少。
5.【答案】C
【解析】【解答】A、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故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从而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正确;
C、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凋亡的速率快,是由于细胞凋亡的速度与其自身功能密切相关,C错误;
D、端粒学说认为基因的DNA序列丢失或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该过程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2、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该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如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意义:细胞凋亡保证了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细胞衰老:端粒学说:每次细胞分裂后端粒DNA序列会缩短一截,多次分裂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导致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6.【答案】B
【解析】【解答】A、在发生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后,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能存在等位基因,A错误;
B、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可自由组合,所以Ⅱ、Ⅲ、Ⅳ和X染色体之间能够随机组合,B正确;
C、A基因和a基因一般分布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
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雄果蝇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三对是常染色体,一对是性染色体,雌果蝇含有一对形态、大小相同的性染色体,而雄果蝇含有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性染色体。
7.【答案】C
【解析】【解答】A.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性状统计分析,不抗霜:抗霜=1:1;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其基因型是AaXBY,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其基因型是AaXbXb,B错误;
C.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C正确;
D.不抗霜:抗霜=1:1,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牵涉到多对相对性状的情况时,对各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进行逐一分析。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性状统计分析,不抗霜:抗霜=1:1,且无抗霜雄株,全是不抗霜雄株(雄株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本);抗病:不抗病=3:1,且全为雌株(控制是否抗病的基因来自父本和母本)。由此推断,抗病为显性性状,不抗病为隐性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
8.【答案】D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C点会持续兴奋,即表现为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迟,A正确;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意味着神经纤维膜外的钠离子浓度增大,则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值变大,即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B正确;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兴奋间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正确;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因此可推测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2、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9.【答案】D
【解析】【解答】A、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A正确;
B、遗传信息的相似可反映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B正确;
C、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体现生命活动的统一性,C正确;
D、自然演替的方向也可能朝着丰富度与营养结构简单的方向发展,如自然界中某地的荒漠化,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甲侧细胞体积(伸长长度)明显大于乙侧,A错误;
B、乙为向光侧,IAA合成与光无关,故其IAA合成量不比甲侧低,但含量低于甲侧,B错误;
C、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在尖端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导致尖端以下区域的IAA分布不均,C正确;
D、40 min之前IAA对甲乙两侧的生长的促进效果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2、生长素的作用: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的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生长、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
3、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生长。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
B、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低血糖、休克,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错误;
C、据图分析,种群数量过多时,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方式,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减少,C错误;
D、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使得性激素减少,生殖细胞成熟减少,进而降低出生率,另外对疾病和外界抵抗力降低,增加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
2、血糖平衡调节:
12.【答案】A
【解析】【解答】A、生态浮床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A正确;
B、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以及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储存的能量,B错误;
C、生态浮床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C错误;
D、污水流入后该水域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同时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产者:包括光合自养型生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
(2)消费者:包括大多数动物、寄生植物、寄生细菌等。
(3)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腐生动物。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源头:太阳能。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规律: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药用、科研、农业生产原料、文学艺术创作等。
(2)间接价值: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氮、供氧等功能;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3)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外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作恢复力稳定性。
13.【答案】A
【解析】【解答】A、鉴定还原糖需要温水浴加热,鉴定DNA需要沸水浴加热,A正确;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色素不能再滤纸条上扩散,B错误;
C、低倍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C错误;
D、当硝酸钾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自动复原现象的发生;当硝酸钾溶液过高时,植物细胞可能会因失水过度而死亡,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DNA在一定温度下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还原糖中的醛基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氢氧化铜中的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2、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3、观察质壁分离时,如果所用溶液为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硝酸钾、氯化钠、尿素、乙二醇等,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14.【答案】B
【解析】【解答】A、DNA连接酶是将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黏合形成磷酸二酯键,碱基之间的氢键自动形成,A错误;
B、用限制酶从质粒上切下一个目的基因需打开2个切口,破坏四个磷酸二酯键,消耗4个水分子,B正确;
C、Taq酶是PCR仪扩增DNA分子时常用的一种耐高温DNA聚合酶,C错误;
D、在解离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加入盐酸使植物细胞相互分散开,纤维素酶可用于除去细胞壁,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DNA连接酶的作用: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1)作用: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2)结果:在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产生黏性末端;在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产生平末端。
3、PCR扩增过程:(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C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2)复性:当温度下降到50°C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3)延伸:72°C左右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活性高。可使DNA新链由5'端向3'端延伸。
4、解离液为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体积比混合,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15.【答案】A
【解析】【解答】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醋酸菌属于严格的好氧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活菌饮料由三种菌种共同发酵产生,因此发酵的整个过程不可能严格密封处理,A错误;
B、随着发酵的进行,三个菌种分别产生酒精、醋酸和乳酸,使pH下降,抑制菌种生长,B正确;
C、初期温度和pH控制使酶活性较高,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C正确;
D、由于酵母菌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装液量不能装满,留有一定的空间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出,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酿酒酵母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C左右。
2、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3、醋酸菌是好氧菌,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则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
16.【答案】B
【解析】【解答】A、甲~丁的变异类型,除丙外都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
C、若乙为精原细胞,依然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错误;
D、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心得基因,但丙会产生新基因型的配子,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
2、基因重组:
(1)发生过程: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2)发生生物: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3)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4)常见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
分析题图:甲是重复,乙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丙是基因重组(交叉互换),丁是易位。
17.【答案】C,D
【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或Ⅲ-3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X没有分开,A错误;
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而由于Ⅲ-2是血友病患者,所以Ⅳ-1的基因型是XHXh,B错误;
C、若Ⅲ-2(基因型为XhY)和Ⅲ-3(基因型为XHXH或XHXh)再生育,Ⅳ-3个体为患血友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
D、若IV-1(基因型为XHXh)和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HY)结婚,生育一个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是1/4,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分析题图:由于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故个体基因型如下:
18.【答案】A,B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a类型中Y离子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X离子的转运过程,A正确;
B、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b类型主动转运的,B正确;
C、水绵、叶肉细胞的细胞内有光合色素均可利用光能,发生c类型,而荧火虫发光器细胞没有光合色素不能利用光能,不能发生c过程,C错误;
D、温度、酸碱度均会影响abc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而氧气浓度只影响b过程,D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1、 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动力,如a;
2、 ATP驱动的泵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如b;
3、光驱动的泵利用光能运输物质,如c。
19.【答案】B,C,D
【解析】【解答】A、可用新制3%的H2O2溶液、肝脏研磨液、 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和NaOH溶液、蒸馏水 为实验材料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
B、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水浴加热过程中会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干扰,B错误;
C、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的实质是还原糖将Cu2+还原为Cu2O而呈砖红色沉淀,探究的Cu2+有颜色,会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干扰,且探究Cu2+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斐林试剂的使用会改变实验的Cu2+浓度,会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干扰,C错误;浓度
D、用新制3%的H2O2溶液、FeCl3溶液、土豆研磨液、蒸馏水为材料能验证酶的高效性,不能验证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1、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的分解,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加速分解。
2、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时,由于酸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并且碘—碘化钾能与碱反应,所以一般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做实验材料,常选用过氧化氢酶和H2O2。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鉴定淀粉分解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20.【答案】A,C
【解析】【解答】A、苯乙腈是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属于一个种群,因此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飞蝗产卵最适合的含水量范围为10%~18%,因此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改造蝗虫发生地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蝗灾,C正确;
D、性信息素干扰蝗虫的交配不属于化学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①表现: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②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因素: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因素有光、温度等,决定地下分层的则是水、无机盐等。 ③动物的垂直分层: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垂直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①表现:在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镶嵌分布。 ②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
(1)种类:①物理信息:自然界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②化学信息: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③行为信息:动物的各种动作。
(2)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1.【答案】(1)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没有;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1mmol/L的NaHSO3溶液能提高水稻净光合速率
(3)线粒体和细胞外;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4)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实验组(1 mmol/LNaHSO3溶液处理)和对照组水稻绿叶中的色素,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解析】【解答】(1)当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时,水稻净光合速率大于0,水稻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产生[H],线粒体、细胞质基质进行呼吸作用也能产生[H],水稻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部位为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图中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光强度为0)即为呼吸速率,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呼吸速率相等,因此NaHSO3溶液对水稻呼吸作用没有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知实验组的曲线高于对照组,因此,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1mmol/L的NaHSO3溶液能提高水稻净光合速率。
(3)光照强度为600μmol·m-2·s-1时,对照组净光合速率大于0,水稻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和细胞外;葡萄糖作为呼吸的底物,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转变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因此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4)要探究1mmol/L NaHSO3溶液是否增加了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自变量是NaHSO3的有无,因变量(观测指标)是叶绿素的含量,因此可设计实验为: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实验组(1 mmol/LNaHSO3溶液处理)和对照组水稻绿叶中的色素,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
2、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 →酶丙酮酸+[H]+少量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H2O →酶CO2+[H]+少量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O2→酶H2O+大量ATP。
3、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色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22.【答案】(1)植物激素;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
(2)ACC合成酶基因的转录(或ACC合成酶的合成);生长速度下降,无法开花
(3)蛋白质;吲哚乙酸;持续兴奋
(4)CTK能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ABA能加快离体叶片的衰老,ABA能削弱CTK对离体叶片延缓衰老的作用
【解析】【解答】(1)唤醒沉睡种子的激素是赤霉素,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故文中的“信息分子”是指植物激素。
(2)据图可知生长素通过影响ACC合成酶基因的转录来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若某原本生长旺盛的菠萝植株体内蛋氨酸合成受阻,则乙烯不能正常合成,生长素的合成不会受到乙烯的抑制,则生长素会在其体内积累,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会减弱,甚至表现为抑制生长;此外据图可知:乙烯能促进菠萝开花,若蛋氨酸合成受阻,菠萝植株可能无法开花。
(3)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常见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活性降低可能会造成乙酰胆碱被分解减慢,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时间延长,使突触后膜神经元持续兴奋。
(4)分析表格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于对照组,CTK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其可以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ABA处理可以加速离体细胞的衰老;二者共同作用,ABA能削弱CTK对离体叶片延缓衰老的作用。
【分析】1、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作用:
(1)生长素: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的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生长、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
(2)赤霉素: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促进种子的萌发、开花和果实的发育。
(3)乙烯:植物的各器官均能合成,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开花,促进花、叶、果实的脱落。
(4)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的合成。
(5)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气孔的关闭,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
2、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生长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23.【答案】(1)次生;流入该区域的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
(2)1.96×105;12%;呼吸作用(散失)和未被利用
(3)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
(4)分解者
【解析】【解答】(1)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中因为有一定的繁殖体,所以其上的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由图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中所示以外,还应该包括流入该区域的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31×107 J/(cm2·a),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的同化量。已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2.31×107 J/(cm2·a),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 J/(cm2·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2-0.84)×104=2.36×104 J/(cm2·a),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36×104) ÷(1.96×105)×100%=12%;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去路之外,还有呼吸消耗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
(3)排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只有负反馈调节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正反馈调节偏离稳态。
(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大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
【分析】1、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在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源头:太阳能。(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3)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规律: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3、营养级摄入能量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24.【答案】(1)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2)52%;Aa;Aa或aa
(3)白色雄性;全部为白色个体(雄性全部为白色个体)
(4)实验思路:将该棕色个体与筛选出的隐性雌性个体杂交,从子一代选择棕色雄性个体与隐性雌性个体杂交,统计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后代雄性个体中棕色:白色=1:1,则B/b与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后代雄性个体中棕色:黄色:白色=1:1:2,则B/b与A/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信息“目前世界上实验室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的特征。小鼠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哺乳期20~22天,每窝仔数6~12只,出生后45~60日龄性发育成熟”可知在遗传学上小鼠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
(2)设一对等位基因为A与a,亲代为AA与aa两种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p与q(因为是百分率,所以p+q=1),自由交配后,按孟德尔遗传定律确定F1代具有AA、Aa、aa三种基因型,其频率如下列公式所示:p2(AA)+2pq(2Aa)+q2(aa)=1,因为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种群中每代出现黄色个体的比例是42%,因此子代中出现黄色雄性个体的比例(p2+2pq)×1/2=42%,则q2=16%,因此 A=0.6,a=0.4,则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A+aa=p2+q2=36%+16%=52%。
该种群鼠类的毛色性状中黄色对白色为显性,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但是雌性个体内A基因不表达,因此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实验人员用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色雄性个体aa,说明亲本的基因型是Aa和aa或Aa和Aa,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所以Aa是黄色的雄性亲本,aa是白色雌性亲本,所以亲本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Aa,亲本中雌性性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
(3)隐性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aa,要筛选出该种基因型的个体,可以将待筛选雌性个体分别与白色雄性个体杂交,统计后代表现型,若后代全部为白色个体(雄性全部为白色个体),则亲本雌性就是所需个体。实验方案是将待筛选雌性个体(基因型可能是Aa、aa、Aa)分别与白色雄性个体aa杂交,统计后代表现型,若后代全部为白色个体(雄性全部为白色个体),则亲本雌性就是所需个体aa。
(4)研究者在该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棕色的雄性个体,经研究发现,该雄性个体出现的原因是该小鼠体内另一对与毛色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生突变(AAbb→AABb)所致。由图分析:没有显性基因就是白色,只有A基因就是黄色,A、B同时有是棕色。要验证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选择测交的办法,即将该棕色个体(AABb)与筛选出的白色隐性雌性(aabb)个体杂交,获得AaBb的棕色雄性个体,再与隐性雌性个体(aabb)杂交,统计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后代雄性个体中棕色:白色=1:1,则B/b与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雄性个体中棕色:黄色:白色=1:1:2,则B/b与A/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分析】1、基因频率的计算:
2、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依据杂合子的遗传特性,若能推测出该杂合子产生的两种等量配子,则可说明该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即可验证该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3、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比较
纯合子
杂合子
说明
自交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操作简单,多用于植物
测交
纯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
杂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不同表现型
若待测个体为雄性,常与多个雌性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
25.【答案】(1)(肠)癌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
(2)灭活病毒;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4)细胞贴壁;接触抑制;多层
(5)维持培养液的pH;丁酸钠的浓度和培养时间
【解析】【解答】(1)单克隆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可作为“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有两个V区,其中一个V区可以识别癌细胞表面特定的抗原(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另一个V区可以和T细胞、抗癌药物、放射性物质等结合,使其定向杀伤癌细胞,将癌细胞消灭掉而不影响正常细胞,所以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电激、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等。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诱导细胞融合中,所形成的融合细胞有两两融合细胞3种:AA型、BB型、AB型,用来培养的融合细胞应该是AB型的杂交瘤细胞,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同种自身融合的细胞都不能存活,存活生长的是异种细胞融合的杂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通过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贴壁生长,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由于接触抑制,动物细胞培养时,瓶壁上只能形成的单层细胞。而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多层。
(5)该实验过程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瓶放在了含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丁酸钠的浓度和培养时间。
【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特点: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
2、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悬浮生长的细胞会因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贴壁生长的细胞通常会因相互接触抑制而分裂受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画图清晰,并用2B铅笔加深,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大连(金普新区)高三下学期双基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