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01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02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免疫接种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1.新型冠状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B.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C.由于有保卫机体的三道防线,所以正常人不会患新型冠状肺炎
    D.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同时起作用
    2.人体的T淋巴细胞的起源场所和成熟场所分别是( )
    A.淋巴结、骨髓B.骨髓、胸腺C.骨髓、骨髓D.扁桃腺、骨髓
    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 )
    A.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T细胞和记忆细胞
    C.T细胞和浆细胞D.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靶细胞裂解、死亡后,使得病原体暴露出来
    B.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B.bC.cD.d
    6.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7.给人体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疫苗可直接杀死病原体
    B.疫苗促使人体产生毒素,杀死病原体
    C.疫苗促使人体产生与病原体对应的记忆细胞
    D.疫苗可固定病原体,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8.下列免疫接种正确的有( )
    ①被狗严重咬伤后马上注射狂犬疫苗 ②为了预防乙肝注射乙肝疫苗 ③蛇咬伤后马上注射抗蛇毒血清 ④为预防伤寒注射伤寒菌苗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9.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一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缺陷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离毒品可减少HIV的感染机会B.HIV会通过空气传播
    C.HIV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D.HIV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10.下列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B.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D.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11.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 )
    A.都是生物体内高效而微量的有机物
    B.都能直接参与细胞的各项代谢活动
    C.均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促进作用
    D.均由核糖体合成后运送到作用部位而起作用
    1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b、c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a、b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C.d中如果固定胚芽鞘,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D.d中如果将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则胚芽鞘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1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14.甲图表示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①~⑥表示植株的不同部位;乙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幼苗不同器官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①处产生的生长素可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⑥处
    B.图甲中①②③④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E、G、C点
    C.图甲中③和④处生长情况的差异,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10-10ml·L-1的生长素对图甲中①③⑤处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15.关于其他植物激素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C.乙烯合成部位是成熟的果实
    D.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在根尖
    16.下列关于几种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B.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C.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D.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17.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某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
    由此得出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不使用样方法的原因是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不适用于动物
    D.要减少黄鼠的数量可破坏其正常的性别比例
    18.以下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用标志重捕法
    B.对于具有趋暗性的昆虫,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调查
    C.调查草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调查酵母菌数量时不必计数计数室内全部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
    19.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0.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马铃薯培养液的试管中,并用血细胞计数板定时取样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酵母菌的数量达到a时就不再增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酵母菌培养液
    B.该菌的增长曲线为S型,且a/2时数量增长最快
    C.若实验时将马铃薯培养液减少一半,其K值将减小
    D.若实验时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其K值将增大
    21.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营养物质总量一定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长期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曲线甲
    B.假如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原因有多种可能,但不会是因为同种生物大量迁入所致
    C.ab 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 K 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当增大种群初始数量时K值也会随之增大
    22.甲图为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乙图为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时刻,对应的甲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
    B.防治害虫时,应控制其数量,使之保持在K/2处
    C.渔民捕鱼时,应将某种鱼类种群数量控制在A点左右
    D.利用性外激素引诱雄虫,可直接影响昆虫出生率
    23.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
    B.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大于干旱环境
    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
    24.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的枯落物产量会存在较显著的差异
    B.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含量可以影响土壤生物的种群密度大小
    C.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分解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升高
    D.细枯落物产量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产量的原因是产生细枯落物的植物生长周期短
    25.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速度策略(r策略)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策略)。采取r策略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生物如果蝇、鼠等,适应食物或温度这些波动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策略的种群与生物因素无关,其种群数量和外界环境同步波动
    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J”增长
    C.将沙漠蝗虫的数量控制在K/2之内,就能有效防止沙漠蝗灾的发生
    D.东北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其有效保护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
    26.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水平时,其增长是最快的
    C.同一群落各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一般不同
    D.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27.某人工淡水鱼塘养殖了大量的某种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构成了该鱼的物种丰富度
    B.该人工淡水鱼塘中幼鱼与浮游动物间可能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镶嵌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鱼塘底部与岸边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都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B.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C.某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的生物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D.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主要依赖于阳光和水
    2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C.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30.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
    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C.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D.再经历十几年演替会发展到茂密的森林阶段
    第II卷(非选择题)
    3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___________ 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 。
    (2)图中的d是_______ ,它能够跟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人体的稳态主要是 _________ 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32.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具有_______。
    (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填符号) 。
    (3)E、F实验的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G实验的推论是向光性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
    (5)预测实验H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预测该现象是依据实验 _______ (填符号)。
    33.科研小组对一条河流鱼类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河流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估算某种群该特征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2)t2时种群的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达到t2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a,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获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被捕捞后保持在__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种群的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
    雄性个体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详解】
    A、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人体由皮肤、黏膜等构成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
    B、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错误;
    C、虽然有保卫机体的三道防线,但部分病毒仍能突破这三道防线,使正常人患病,C错误;
    D、对于同一病原体,免疫系统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一般是前两道防线先起作用,突破这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才会起作用,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
    【详解】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正确。
    故选B。
    3.A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细胞接触,同时可以通过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接受两个信号后,同时接受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开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病原体结合。
    【详解】
    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或记忆细胞。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分析】
    1、细胞免疫过程:
    (1)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
    A、靶细胞裂解、死亡后,抗原失去藏身之所,抗体能够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A正确;
    B、抗原呈递细胞将处理的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正确;
    C、膜表面发生变化的靶细胞,其抗原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后,增值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C正确;
    D、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D。
    5.D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1)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2) 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3) 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4)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5) 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6) 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
    依据体液免疫过程可知,a为辅助性T细胞,b为B细胞,c为浆细胞,d为记忆B细胞,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机体缺乏B淋巴细胞,或B细胞功能异常,受到抗原刺激后不能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合成的抗体不能排出细胞外,造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缺乏而致本类疾病。一般均有B细胞分化和成熟不同时期的缺陷。
    2、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一部分造血干细胞的子细胞在骨髓内直接发育成B淋巴细胞,另一部分子细胞随血液流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育成T淋巴细胞。因此,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
    【详解】
    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
    B、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
    C、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错误;
    D、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后天发生的,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疫苗通常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是一类接种后能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抵抗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属于抗原。在抗原的刺激下,机体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详解】
    疫苗通常为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产生针对抗原的记忆细胞并长期存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1、主动免疫:注射疫苗用于预防。
    2、被动免疫:就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而获得免疫力,用于已经感染的患者。
    【详解】
    ①和③由于病原体已经入侵,故此时注射疫苗已经来不及,要直接注射血清,即注射抗体。所以①错误;③正确;②和④为预防接种,注射疫苗是正确的。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作用机理和传播途径。
    1、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大量的T淋巴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
    2、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是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
    【详解】
    A、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远离毒品可减少HIV的感染机会,A正确;
    B、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B错误;
    C、艾滋病会通过不安全性行为传播,C错误;
    D、艾滋病会通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及其病毒的中文名称,掌握艾滋病的繁殖途径、致病原理及其传播途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D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
    【详解】
    A、新冠病毒属于外来异物,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A正确;
    B、艾滋病患者易患多种传染病或恶性肿瘤,是因HIV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而导致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低下,B正确;
    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C正确;
    D、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D错误。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是大分子的有机物,激素作用的特性是微量高效,故A正确;
    B、它们的功能是相同的,即都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故B错误;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故C错误;
    D、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大部分动物激素是蛋白类,而性激素是类固醇,故D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由于尖端被玻璃片隔开,单侧光无法使生长素跨过尖端横向运输到背光侧,故尖端两侧生长素向下运输分布均匀,直立生长。b单侧光使生长素横向运输到背光侧,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块向下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故b向光弯曲生长。c含胚芽鞘没有尖端,c中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琼脂块放在单侧光一侧,生长素集中向下运输分布在向光侧,向光侧生长快,故背光弯曲生长。图d中如果固定纸盒,旋转胚芽鞘,尖端因受光均匀而直立生长;如果只转动盒子,只有右侧接受光照,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详解】
    A、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a直立生长;b中的琼脂片能够透过生长素,b侧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c中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故背光弯曲生长,A错误;
    B、由A可知B选项错误,B错误;
    C、图d中固定胚芽鞘,旋转纸盒,只有右侧接受光照,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
    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乙图的B到A。处理甲图中A端,可以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详解】
    A、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所以处理甲图中A端可以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A错误;
    B、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乙图的B到A。处理乙图中A端,不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错误;
    C、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乙图的B到A。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正确;
    D、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处理甲图中B端,不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可知,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因此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根出现向地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茎背地生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呈现顶端优势。分析题图乙可知,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促进根、芽、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分别是小于10-8 c/ml•L-1、小于10-6 c/ml•L-1、小于10-2c/ml•L-1,能够同时促进茎和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10-10 c/ml•L-1-10-6c/ml•L-1。
    【详解】
    图甲中幼苗根尖(①)或者芽尖(⑥)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形态学下端移动,但是①处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达⑥处,A错误;图甲中④处的生长素浓度比③高,促进作用比③大,因此若③对应图乙中的G,④不可能对应图乙中的C点,B错误;图甲中③和④处,生长素都促进了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10-10ml·L-1的生长素对图甲中①(根的背地侧)、③(茎的背地侧)、⑤(侧芽)处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正确。
    15.C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详解】
    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A正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B正确;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C错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在根尖,D正确。
    16.B
    【解析】
    【分析】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激素的含量和作用会发生改变。
    【详解】
    A、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的合成,A正确;
    B、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合成增多会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B错误;
    C、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还能够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在这方面与脱落酸作用相似,C正确;
    D、脱落酸能够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的萌发,维持种子的休眠,D正确。
    故选B。
    17.D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详解】
    A、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该区域内黄鼠的数量为:32×36÷4=288,由于样方总面积是2 hm2,因此种群密度为144只/hm2,A错误;
    B、若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说明第二次捕获的数量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导致结果偏高,B错误;
    C、样方法也适用于活动范围很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而黄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不宜用样方法,C错误;
    D、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密度,因此要减少黄鼠的数量可破坏其正常的性别比例,D正确。
    故选D。
    18.D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详解】
    A、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
    B、对于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调查,B错误;
    C、调查草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C错误;
    D、调查酵母菌数量时不必计数计数室内全部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D正确。
    故选D。
    19.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
    B、丙通过甲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所以丙为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
    C、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和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等,取样器取样法主要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B。
    20.D
    【解析】
    【分析】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包括S型和J型,其中J型曲线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没有最大值,而题干中酵母菌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当种群数量为a /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记数前,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A正确;
    B、该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即a /2 时,种群增长最快,B正确;
    C、题干中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中时,环境容纳量为a,而环境容纳量受营养物质、空间、天敌等影响,因此实验时将马铃薯培养液减少一半,其K值将减小,C正确;
    D、若实验时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由于生存空间没有发生改变,营养物质也没有增加,因此K值不会增大,D错误。
    故选D。
    21.D
    【解析】
    【分析】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环境恶化时,K值减小。
    【详解】
    A、在营养物质总量一定的环境下,培养后期由于不断消耗,营养物质逐渐减少,种内竞争加剧,种群死亡率增大,种群数量减少,符合甲曲线变化规律,A正确;
    B、同种生物大量迁入会导致竞争激烈,不可能导致K值变大,所以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不会是因为同种生物大量迁入所致,B正确;
    C、ab 段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在K值上下波动,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正确;
    D、K值受生物生存环境因素的影响,与种群初始数量无关,D错误。
    故选D。
    22.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是S型曲线的示意图,A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2,B点达到K值,BC段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乙图在T时刻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种群数量为K/2。
    【详解】
    A、T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数量为K/2,A错误;
    B、因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防治害虫时要将害虫数量控制在K/2以前,B错误;
    C、捕鱼时应该将种群数量控制在K/2(A点)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
    D、利用性外激素引诱雄虫改变了昆虫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间接影响昆虫出生率的目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K值和K/2的含义。
    23.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
    【详解】
    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使蝗虫的死亡率上升,从而影响其种群密度,A正确;
    B、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所以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小于干旱环境,B错误;
    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以预测蝗灾的发生率,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C正确;
    D、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D正确。
    故选B。
    24.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的微藻和能量,营养结构生长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详解】
    A、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会受到海拔或水分、土壤特性、人为干扰等非生物因素,A正确;
    B、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一方面为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调控土壤微气候,可影响土壤生物的种群密度大小,B正确;
    C、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气温逐渐降低,分解者呼吸速率减慢,因此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分解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C错误;
    D、据图分析,由于细枯落物的生长周期短,它的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D正确。
    故选C。
    25.D
    【解析】
    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r-策略种群与生物因素有关,但通常受到非生物因素的控制,多变且难以预测,A错误;
    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但种群数量呈“S”增长,B错误;
    C、对于有害生物低于K/2时控制最有效,蝗虫属于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控制在K/2之下不一定就能有效控制蝗虫,C错误;
    D、对于K-策略的生物,应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提高他们的K值,D正确。
    故选D。
    26.B
    【解析】
    【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
    【详解】
    A、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从而提高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
    B、种群数量处于K/2时,增长速率最快,B错误;
    C、同一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C正确;
    D、环境容纳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正确。
    故选B。
    27.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详解】
    A、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属于同一个种群,不构成该鱼的物种丰富度,A错误;
    B、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B正确;
    C、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属于种群水平,不具有水平分布特征,C错误;
    D、鱼塘底部与岸边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故选B。
    28.C
    【解析】
    【分析】
    1、群落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种群,包括该范围内所有生物。
    2、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
    A、种内关系是种群水平研究内容,而种间关系则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A错误;
    B、群落是否能够演替到森林,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B错误;
    C、湖泊近岸区到湖心区的生物分布,是由于地形变化和含水量导致生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错误;
    故选C。
    2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比较可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A正确;
    B、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但是初生演替更形成森林所需要的时间更长,B错误;
    C、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C正确;
    D、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更优越,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正确。
    故选B。
    30.A
    【解析】
    【分析】
    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详解】
    A、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正确;
    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随着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错误;
    C、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也增强,错误;
    D、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受到气候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有些生态系统最终也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错误;
    故选A。
    31.(1)体液 记忆B细胞
    (2)抗体 抗原
    (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分析题图:由图可知,c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此c表示浆细胞,则b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
    (1)
    图中免疫过程依赖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体液免疫。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c细胞能产生抗体,表示浆细胞,则b细胞的名称为记忆B细胞。
    (2)
    图中的d是抗体,它能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
    人体的稳态维持主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点睛】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人体内环境稳态,要求考生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并能结合题意准确作答。
    32.(1)向光性
    (2)CD或ACD
    (3)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向右弯曲生长
    (4)单侧光引起某种物质分布不均
    (5)向右弯曲 C、D、G
    【解析】
    【分析】
    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
    (1)
    A、B实验中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B虽然有单侧光,但整个植株被不透光的装置罩住,可以说明胚芽鞘尖端具有向光性。
    (2)
    要证明感光部位是尖端,尖端是否接触光照是自变量,故选CD或ACD。
    (3)
    E琼脂块没接触过胚芽鞘尖端,F琼脂块接触过胚芽鞘尖端;E、F中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EF的结果不同说明了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此物质可以扩散进入琼脂块。
    (4)
    A和G弯曲生长,G中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放在右侧也引起弯曲,可以说明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某种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5)
    H是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左侧,应该弯向右侧。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的实质是: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也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所以从C、D、G可以判断 H是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左侧,应该弯向右侧。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33.(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密度 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2)环境容纳量##K 食物和空间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天敌)数量增加
    (3)增长
    (4)a/2 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
    【分析】
    1、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K值是环境不变情况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
    (1)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某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
    图中为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t2时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等原因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所以种群数量不在增长,此时种群的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或K值)。
    (3)
    在t1时该种群的的增长速率最大,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4)
    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a,说明K值为a。在利用野生鱼类资源时,要保证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2左右,因为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
    【点睛】
    本题通过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综合考查了考对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区分这两种去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理解K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1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向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图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高二(普班)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