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的倒数是3,则a的值是,这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的外角,则∠1+∠2+∠3等于
A.90° B.180° C.210° D.270°
2.如图,在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使点落在线段上的点处,点落在点处,则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3.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4.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右转80° B.左转80° C.右转100° D.左转100°
5.在如图的2016年6月份的日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
A.27 B.51 C.69 D.72
6.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赚了10元 B.赔了10元 C.赚了50元 D.不赔不赚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4=a8 B.2a2+a2=3a4 C.a6÷a2=a3 D.(ab2)3=a3b6
8.如果(x-2)(x+3)=x2+px+q,那么p、q的值是( )
A.p=5,q=6 B.p=1,q=-6 C.p=1,q=6 D.p=5,q=-6
9.a的倒数是3,则a的值是( )
A. B.﹣ C.3 D.﹣3
10.这个数是( )
A.整数 B.分数 C.有理数 D.无理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cm.
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14.如图,正比例函数y=k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2,m),AB⊥x轴于点B,平移直线y=kx使其经过点B,得到直线l,则直线l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 .
15.在矩形ABCD中,AB=4,BC=9,点E是AD边上一动点,将边AB沿BE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A′,若点A′到矩形较长两对边的距离之比为1:3,则AE的长为_____.
16.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顶点在折线M﹣P﹣N上移动,它们的坐标分别为M(﹣1,4)、P(3,4)、N(3,1).若在抛物线移动过程中,点A横坐标的最小值为﹣3,则a﹣b+c的最小值是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中,学校计划开展四项活动:“A-国学诵读”、“B-演讲”、“C-课本剧”、“D-书法”,要求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参加其中一项活动,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意思,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结果统计如下:
(1)根据题中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
(2)所抽取的学生参加其中一项活动的众数是 .
(3)学校现有800名学生,请根据图中信息,估算全校学生希望参加活动A有多少人?
18.(8分)如图,在△ABC中,BC=12,tanA=,∠B=30°;求AC和AB的长.
19.(8分)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的中点,AB平分∠DAE,AE⊥BE,垂足为E.
求证:AD=AE.
20.(8分)某市旅游景区有A,B,C,D,E等著名景点,该市旅游部门统计绘制出2018年春节期间旅游情况统计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2018年春节期间,该市A,B,C,D,E这五个景点共接待游客 万人,扇形统计图中E景点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甲,乙两个旅行团在A,B,D三个景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这两个旅行团选中同一景点的概率是 .
21.(8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
(1)概念理解:
如图1,在△ABC中,AC=6,BC=3,∠ACB=30°,试判断△ABC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1)问题探究:
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作△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结AA′交直线BC于点D.若点B是△AA′C的重心,求的值.
(3)应用拓展:
如图3,已知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A在直线l1上,有一边的长是BC的倍.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所在直线交l1于点D.求CD的值.
22.(10分)某中学采用随机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安全知识的情况进行测评,并按成绩高低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有关信息解答:
(1)接受测评的学生共有____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优”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若该校共有学生1200人,请估计该校对安全知识达到“良”程度的人数;
(3)测评成绩前五名的学生恰好3个女生和2个男生,现从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市安全知识竞赛,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抽到1个男生和1个女生的概率.
23.(12分)某产品每件成本1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的关系如表:
x/元
…
15
20
25
…
y/件
…
25
20
15
…
已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求日销售量y(件)与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35元时,此时每日的销售利润是多少元?
24.如图,在Rt△ABC中,CD,CE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中线,BC=a,AC=b.若a=3,b=4,求DE的长;直接写出:CD=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若b=3,tan∠DCE=,求a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如图,过点E作EF∥AB,
∵AB∥CD,∴EF∥AB∥CD,
∴∠1=∠4,∠3=∠5,
∴∠1+∠2+∠3=∠2+∠4+∠5=180°,
故选B
2、A
【解析】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再在Rt△BDE中,求出BD即可;
【详解】
解:∵∠C=90°,AC=4,BC=3,
∴AB=5,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
∴AE=AC=4,DE=BC=3,
∴BE=AB-AE=5-4=1,
在Rt△DBE中,BD=,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D
【解析】试题分析: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从上面看,左边和中间都是2个正方形,右上角是1个正方形,
故选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4、A
【解析】
60°+20°=80°.由北偏西20°转向北偏东60°,需要向右转.
故选A.
5、D
【解析】
设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为x+7,第三个数为x+1.列出三个数的和的方程,再根据选项解出x,看是否存在.
解:设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为x+7,第三个数为x+1
故三个数的和为x+x+7+x+1=3x+21
当x=16时,3x+21=69;
当x=10时,3x+21=51;
当x=2时,3x+21=2.
故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3.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6、A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的进价为:80÷(1+60%)=50元,第二个的进价为:80÷(1-20%)=100元,则80×2-(50+100)=10元,即盈利10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7、D
【解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a2•a4=a6,故此选项错误;
B、2a2+a2=3a2,故此选项错误;
C、a6÷a2=a4,故此选项错误;
D、(ab2)3=a3b6,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8、B
【解析】
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将(x-2)(x+3)展开,再根据两个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即可确定p、q的值.
【详解】
解:∵(x-2)(x+3)=x2+x-1,
又∵(x-2)(x+3)=x2+px+q,
∴x2+px+q=x2+x-1,
∴p=1,q=-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及两个多项式相等的条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两个多项式相等时,它们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9、A
【解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a的倒数是3,∴3a=1,解得:a=.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倒数的定义,即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10、D
【解析】
由于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
解:实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所以是无理数.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概念,π是常见的一种无理数的形式,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1
【解析】
要求所用细线的最短距离,需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
【详解】
解:将长方体展开,连接A、B′,
∵AA′=1+3+1+3=8(cm),A′B′=6c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1cm.
故答案为1.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12、m≤3且m≠2
【解析】
试题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4-4(m-2)≥0且m-2≠0
解得:m≤3且m≠2.
13、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因为△ABC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面积则不难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
设AP,EF交于O点,
∵四边形ABCD为菱形,
∴BC∥AD,AB∥CD.
∵PE∥BC,PF∥CD,
∴PE∥AF,PF∥AE.
∴四边形AEFP是平行四边形.
∴S△POF=S△AOE.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ABC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
菱形ABCD的面积=ACBD=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2=.
14、y=x-3
【解析】
【分析】由已知先求出点A、点B的坐标,继而求出y=kx的解析式,再根据直线y=kx平移后经过点B,可设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kx+b,将B点坐标代入求解即可得.
【详解】当x=2时,y==3,∴A(2,3),B(2,0),
∵y=kx过点 A(2,3),
∴3=2k,∴k=,
∴y=x,
∵直线y=x平移后经过点B,
∴设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b,
则有0=3+b,
解得:b=-3,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3,
故答案为:y=x-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到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等,求出k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5、或
【解析】
由,,得,所以.再以①和②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因为翻折,所以,,过作,交AD于F,交BC于G,根据题意,,.
若点在矩形ABCD的内部时,如图
则GF=AB=4,
由可知.
又.
.
又.
.
.
.
若
则,.
.
则.
.
.
若
则,.
.
则 .
.
.
故答案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问题和相似三角形判定,灵活运用是关键
错因分析:难题,失分原因有3点:(1)不能灵活运用矩形和折叠与动点问题叠的性质;(2)没有分情况讨论,由于点A′A′到矩形较长两对边的距离之比为1:3,需要分A′M:A′N=1:3,A′M:A′N=1:3和A′M:A′N=3:1,A′M:A′N=3:1这两种情况;(3)不能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三角形的边长.
16、﹣1.
【解析】
由题意得:当顶点在M处,点A横坐标为-3,可以求出抛物线的a值;当顶点在N处时,y=a-b+c取得最小值,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当顶点在M处,点A横坐标为-3,
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2+4,
将点A坐标(-3,0)代入上式得:0=a(-3+1)2+4,
解得:a=-1,
当x=-1时,y=a-b+c,
顶点在N处时,y=a-b+c取得最小值,
顶点在N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3)2+1,
当x=-1时,y=a-b+c=-(-1-3)2+1=-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本题的核心是确定顶点在M、N处函数表达式,其中函数的a值始终不变.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见解析(2)A-国学诵读(3)360人
【解析】
(1)根据统计图中C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可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进而求出活动B和D人数,故可补全条形统计图;(2)由条形统计图知众数为“A-国学诵读”(3)先求出参加活动A的占比,再乘以全校人数即可.
【详解】
(1)由题意可得,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2÷20%=60,希望参加活动B的人数为60×15%=9,希望参加活动D的人数为60-27-9-12=12,故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由条形统计图知众数为“A-国学诵读”;
(3)由题意得全校学生希望参加活动A的人数为800×=360(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调查的总人数再进行求解.
18、8+6.
【解析】
如图作CH⊥AB于H.在Rt△BHC求出CH、BH,在Rt△ACH中求出AH、AC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如图作CH⊥AB于H.
在Rt△BCH中,∵BC=12,∠B=30°,
∴CH=BC=6,BH==6,
在Rt△ACH中,tanA==,
∴AH=8,
∴AC==10,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9、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证明简单的线段相等,可证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结合本题,证△ADB≌△AEB即可.
试题解析:∵AB=AC,点D是BC的中点,
∴AD⊥BC,∴∠ADB=90°.
∵AE⊥EB,∴∠E=∠ADB=90°.
∵AB平分∠DAE,∴∠BAD=∠BAE.
在△ADB和△AEB中,∠E=∠ADB,∠BAD=∠BAE,AB=AB,
∴△ADB≌△AEB(AAS),∴AD=AE.
20、(1)50,43.2°,补图见解析;(2).
【解析】
(1)由A景点的人数以及百分比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该市周边景点共接待游客数;再根据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进行计算即可;根据B景点接待游客数补全条形统计图;
(2)根据甲、乙两个旅行团在A、B、D三个景点中各选择一个景点,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同时选择去同一景点的概率.
【详解】
解:(1)该市景点共接待游客数为:15÷30%=50(万人),
E景点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B景点人数为:50×24%=12(万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故答案是:50,43.2o.
(2)画树状图可得:
∵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同时选择去同一个景点的结果有3种,
∴同时选择去同一个景点的概率=.
21、(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1);(3)CD的值为,1,1.
【解析】
(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根据“等高底”三角形的概念即可判断.
(1)点B是的重心,得到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它们的比值.
(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时和②当时.
【详解】
(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
理由:如图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
∵∠ACB=30°,AC=6,
∴
∴AD=BC=3,
即△ABC是“等高底”三角形;
(1)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
∴
∵△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是 ,
∴∠ADC=90°,
∵点B是的重心,
∴
设 则
由勾股定理得
∴
(3)①当时,
Ⅰ.如图3,作AE⊥BC于E,DF⊥AC于F,
∵“等高底”△ABC的“等底”为BC,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
∴
∴BE=1,即EC=4,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DCF=45°,
设
∵l1∥l1,
∴
∴ 即
∴
∴
Ⅱ.如图4,此时△ABC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②当时,
Ⅰ.如图5,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
∴
Ⅱ.如图6,作于E,则
∴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时,点A'在直线l1上,
∴∥l1,即直线与l1无交点,
综上所述,CD的值为
【点睛】
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对与等底高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掌握等底高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 (1)80,135°,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825人;(3)图表见解析,(抽到1男1女).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中”的人数和百分比得出总人数,然后求出优所占的百分比,得出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题意得出“良”和“优”两种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得出全校的总数;(3)、根据题意利用列表法或者树状图法画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根据概率的计算法则求出概率.
试题解析:(1)80,135°; 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该校对安全知识达到“良”程度的人数:(人)
(3)解法一:列表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为20种,其中抽到一男一女的为12种,
所以(抽到1男1女).
女1
女2
女3
男1
男2
女1
---
女2女1
女3女1
男1女1
男2女1
女2
女1女2
---
女3女2
男1女2
男2女2
女3
女1女3
女2女3
---
男1女3
男2女3
男1
女1男1
女2男1
女3男1
---
男2男1
男2
女1男2
女2男2
女3男2
男1男2
---
解法二:画树状图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为20种,其中抽到一男一女的为12种,
所以(抽到1男1女).
23、();()此时每天利润为元.
【解析】
试题分析:(1) 根据题意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解;
(2)把x=35代入(1)中的解析式,得到销量,然后再乘以每件的利润即可得.
试题解析:()设,将,和,代入,得:,解得:,
∴;
()将代入()中函数表达式得:
,
∴利润(元),
答:此时每天利润为元.
24、(1);(2);(3).
【解析】
(1)求出BE,BD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勾股定理,面积法求高CD即可.
(3)根据CD=3DE,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在Rt△ABC中,∵∠ACB=91°,a=3,b=4,
∴.
∵CD,CE是斜边AB上的高,中线,
∴∠BDC=91°,.
∴在Rt△BCD中,
(2)在Rt△ABC中,∵∠ACB=91°,BC=a,AC=b,
故答案为:.
(3)在Rt△BCD中,,
∴,
又,
∴CD=3DE,即.
∵b=3,
∴2a=9﹣a2,即a2+2a﹣9=1.
由求根公式得(负值舍去),
即所求a的值是.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中考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成功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如果a﹣b=5,那么代数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