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757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757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757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估计+1的值在,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对我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
B.对我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
D.对我国首艘国产航母002型各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
2. “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分钟
B.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0.1米/分钟
C.兔子比乌龟早到达终点10分钟
D.乌龟追上兔子用了20分钟
3.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PMN周长的最小值是5cm,则∠AOB的度数是( ).
A. B. C. D.
4.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是( )
A. B. C. D.
5.花园甜瓜是乐陵的特色时令水果.甜瓜一上市,水果店的小李就用3000元购进了一批甜瓜,前两天以高于进价40%的价格共卖出150kg,第三天她发现市场上甜瓜数量陡增,而自己的甜瓜卖相已不大好,于是果断地将剩余甜瓜以低于进价20%的价格全部售出,前后一共获利750元,则小李所进甜瓜的质量为( )kg.
A.180 B.200 C.240 D.300
6.若kb<0,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 )
A.第一、二象限 B.第二、三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一、四象限
7.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且侧棱AA1⊥底面ABC,其正(主)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三棱柱侧(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B. C. D.4
8.估计+1的值在(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9.将(x+3)2﹣(x﹣1)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4(2x+2) B.8x+8 C.8(x+1) D. 4(x+1)
10.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x2+x2=x4 B.x6÷x3=x2 C.(x3)2=x6 D.x-1=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点P(3a,a)是反比例函(k>0)与⊙O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
12.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如图所示是一副七巧板,若已知S△BIC=1,据七巧板制作过程的认识,求出平行四边形EFGH_____.
13.有五张分别印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矩形、正六边形图案的卡片(这些卡片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卡片的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_____.
14.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中,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哈尔滨市某楼盘以每平方米10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经过连续两次上调后,均价为每平方米12100元,则平均每次上调的百分率为_____.
16.如图,为了测量河宽AB(假设河的两岸平行),测得∠ACB=30°,∠ADB=60°,CD=60m,则河宽AB为 m(结果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直线y=kx+b交BC于点E(1,m),交AB于点F(4,),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E,F.
(1)求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解析式;
(2)点P是线段EF上一点,连接PO、PA,若△POA的面积等于△EBF的面积,求点P的坐标.
18.(8分)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负半轴相交于点A,与y轴正半轴相交于点B,,直线l过A、B两点,点D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D作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 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F,设点D的横坐标为x,四边形FAEB的面积为S,请写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S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并写出此时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连接BE,是否存在点D,使得和相似?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8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的两个根,且x12+x22﹣x1x2=8,求m的值.
20.(8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
(1)概念理解:
如图1,在△ABC中,AC=6,BC=3,∠ACB=30°,试判断△ABC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1)问题探究:
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作△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结AA′交直线BC于点D.若点B是△AA′C的重心,求的值.
(3)应用拓展:
如图3,已知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A在直线l1上,有一边的长是BC的倍.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所在直线交l1于点D.求CD的值.
21.(8分)计算:2tan45°-(-)º-
22.(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是上的一点,∠DBC=∠BED.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已知AD=3,CD=2,求BC的长.
23.(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m,3)、B(–6,n),与x轴交于点C.
(1)求一次函数y=kx+b的关系式;
(2)结合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x+b>的x的取值范围;
(3)若点P在x轴上,且S△ACP=,求点P的坐标.
24.如图,把△EFP按图示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已知EP=FP=4,EF=4,∠BAD=60°,且AB>4.
(1)求∠EPF的大小;
(2)若AP=6,求AE+AF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由此,对各选项进行辨析即可.
【详解】
A、对我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人数众多,意义不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对我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人数众多,意义不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C、对我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人数众多,意义不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D、对我国首艘国产航母002型各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意义重大,应采用普查,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D
【解析】
分析:根据图象得出相关信息,并对各选项一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图象可知,在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10=40(分钟),故A选项错误;
乌龟跑500米用了50分钟,平均速度为:(米/分钟),故B选项错误;
兔子是用60分钟到达终点,乌龟是用50分钟到达终点,兔子比乌龟晚到达终点10分钟,故C选项错误;
在比赛20分钟时,乌龟和兔子都距起点200米,即乌龟追上兔子用了20分钟,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正确识别图象、获取信息并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试题分析:作点P关于OA对称的点P3,作点P关于OB对称的点P3,连接P3P3,与OA交于点M,与OB交于点N,此时△PMN的周长最小.由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可得出△PMN的周长就是P3P3的长,∵OP=3,∴OP3=OP3=OP=3.又∵P3P3=3,,∴OP3=OP3=P3P3,∴△OP3P3是等边三角形, ∴∠P3OP3=60°,即3(∠AOP+∠BOP)=60°,∠AOP+∠BOP=30°,即∠AOB=30°,故选B.
考点:3.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3.轴对称作图.
4、C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
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关键是根据图形自身的对称性进行判断.
5、B
【解析】
根据题意去设所进乌梅的数量为,根据前后一共获利元,列出方程,求出x值即可.
【详解】
解:设小李所进甜瓜的数量为,根据题意得:
,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答:小李所进甜瓜的数量为200kg.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对等量关系的理解,进而列出方程即可.
6、D
【解析】
根据k,b的取值范围确定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从而求解.
【详解】
∵kb0时,b1
【解析】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其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0,
解得:m>1,
故答案为m>1.
15、10%
【解析】
设平均每次上调的百分率是x,因为经过两次上调,且知道调前的价格和调后的价格,从而列方程求出解.
【详解】
设平均每次上调的百分率是x,
依题意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次上调的百分率为10%.
故答案是:10%.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6、
【解析】
解:∵∠ACB=30°,∠ADB=60°,
∴∠CAD=30°,
∴AD=CD=60m,
在Rt△ABD中,
AB=AD•sin∠ADB=60×=(m).
故答案是:.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2)点P坐标为(,).
【解析】
(1)将F(4,)代入,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求出E点坐标,将E、F两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先求出△EBF的面积,
点P是线段EF上一点,可设点P坐标为,
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出P点坐标.
【详解】
解:(1)∵反比例函数经过点,
∴n=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的图象经过点E(1,m),
∴m=2,点E坐标为(1,2).
∵直线 过点,点,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2)∵点E坐标为(1,2),点F坐标为,
∴点B坐标为(4,2),
∴BE=3,BF=,
∴,
∴ .
点P是线段EF上一点,可设点P坐标为,
∴,
解得,
∴点P坐标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8、(1);(2)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S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18,此时点E的坐标为.(3)存在点D,使得和相似,此时点D的坐标为或.
【解析】
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B的坐标,结合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由点A、B的坐标可得出直线AB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由点D的横坐标可得出点D、E的坐标,进而可得出DE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即可得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由、,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若要和相似,只需或,设点D的坐标为,则点E的坐标为,进而可得出DE、BD的长度当时,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进而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非零值即可得出结论;当时,由点B的纵坐标可得出点E的纵坐标为4,结合点E的坐标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非零值即可得出结论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当时,有,
解得:,,
点A的坐标为.
当时,,
点B的坐标为.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直线AB的解析式为.
点D的横坐标为x,则点D的坐标为,点E的坐标为,
如图.
点F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
.
,
当时,S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8,此时点E的坐标为,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S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18,此时点E的坐标为.
,,
若要和相似,只需或如图.
设点D的坐标为,则点E的坐标为,
,
当时,,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解得:舍去,,
点D的坐标为;
当时,点E的纵坐标为4,
,
解得:,舍去,
点D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存在点D,使得和相似,此时点D的坐标为或.
故答案为:(1);(2)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S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18,此时点E的坐标为.(3)存在点D,使得和相似,此时点D的坐标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A、B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找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分及两种情况求出点D的坐标.
19、 (1);(2)m=﹣.
【解析】
(1)根据已知和根的判别式得出△=22﹣4×1×2m=4﹣8m>0,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2,x1•x2=2m,把x1+xx12+x22﹣x1x2=8变形为(x1+x2)2﹣3x1x2=8,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
(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2﹣4×1×2m=4﹣8m>0,
解得:
即m的取值范围是
(2)∵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的两个根,
∴x1+x2=﹣2,x1•x2=2m,
∵x12+x22﹣x1x2=8,
∴(x1+x2)2﹣3x1x2=8,
∴(﹣2)2﹣3×2m=8,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能熟记根的判别式的内容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20、(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1);(3)CD的值为,1,1.
【解析】
(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根据“等高底”三角形的概念即可判断.
(1)点B是的重心,得到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它们的比值.
(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时和②当时.
【详解】
(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
理由:如图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
∵∠ACB=30°,AC=6,
∴
∴AD=BC=3,
即△ABC是“等高底”三角形;
(1)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
∴
∵△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是 ,
∴∠ADC=90°,
∵点B是的重心,
∴
设 则
由勾股定理得
∴
(3)①当时,
Ⅰ.如图3,作AE⊥BC于E,DF⊥AC于F,
∵“等高底”△ABC的“等底”为BC,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
∴
∴BE=1,即EC=4,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DCF=45°,
设
∵l1∥l1,
∴
∴ 即
∴
∴
Ⅱ.如图4,此时△ABC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②当时,
Ⅰ.如图5,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
∴
Ⅱ.如图6,作于E,则
∴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时,点A'在直线l1上,
∴∥l1,即直线与l1无交点,
综上所述,CD的值为
【点睛】
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对与等底高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掌握等底高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2-
【解析】
先求三角函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法计算.
【详解】
解:原式=2×1-1-=1+1-=2-
【点睛】
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三角函数值的应用,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22、 (1)证明见解析
(2)BC=
【解析】
(1)AB是⊙O的直径,得∠ADB=90°,从而得出∠BAD=∠DBC,即∠ABC=90°,即可证明BC是⊙O的切线;
(2)可证明△ABC∽△BDC,则,即可得出BC=.
【详解】
(1)∵AB是⊙O的切直径,
∴∠ADB=90°,
又∵∠BAD=∠BED,∠BED=∠DBC,
∴∠BAD=∠DBC,
∴∠BAD+∠ABD=∠DBC+∠ABD=90°,
∴∠ABC=90°,
∴BC是⊙O的切线;
(2)解:∵∠BAD=∠DBC,∠C=∠C,
∴△ABC∽△BDC,
∴,即BC2=AC•CD=(AD+CD)•CD=10,
∴BC=.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3、(1);(1)-6<x<0或1<x;(3)(-1,0)或(-6,0)
【解析】
(1)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
(1)根据函数图像判断即可;
(3)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C的坐标,设点P的坐标为(x,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ACP=S△BOC,即可得出|x+4|=1,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点A(m,3),B(-6,n)在双曲线y=上,
∴m=1,n=-1,
∴A(1,3),B(-6,-1).
将(1,3),B(-6,-1)带入y=kx+b,
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y=x+1.
(1)由函数图像可知,当kx+b>时,-6<x<0或1<x;
(3)当y=x+1=0时,x=-4,
∴点C(-4,0).
设点P的坐标为(x,0),如图,
∵S△ACP=S△BOC,A(1,3),B(-6,-1),
∴×3|x-(-4)|=××|0-(-4)|×|-1|,即|x+4|=1,
解得:x1=-6,x1=-1.
∴点P的坐标为(-6,0)或(-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1)根据函数图像判断不等式取值范围;(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S△ACP=S△BOC,得出|x+4|=1.
24、(1)∠EPF=120°;(2)AE+AF=6.
【解析】
试题分析: (1)过点P作PG⊥EF于G,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如图2,过点P作PM⊥AB于M,PN⊥AD于N,证明△ABC≌△ADC,Rt△PME≌Rt△PNF,问题即可得证.
试题解析:
(1)如图1,过点P作PG⊥EF于G,
∵PE=PF,
∴FG=EG=EF=2,∠FPG=∠EPG=∠EPF,
在△FPG中,sin∠FPG= ,
∴∠FPG=60°,
∴∠EPF=2∠FPG=120°;
(2)如图2,过点P作PM⊥AB于M,PN⊥AD于N,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DC=BC,
∴∠DAC=∠BAC,
∴PM=PN,
在Rt△PME于Rt△PNF中,
,
∴Rt△PME≌Rt△PNF,
∴FN=EM,在Rt△PMA中,∠PMA=90°,∠PAM= ∠DAB=30°,
∴AM=AP•cos30°=3 ,同理AN=3 ,
∴AE+AF=(AM-EM)+(AN+NF)=6.
【点睛】运用了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值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则的度数为,若a与﹣3互为倒数,则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方程的解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