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37页。
知-识:清-单
考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
2.梳理文章内容,填写图表。
3.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4.根据示例,概括或补充故事情节。
考点2: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明确记叙顺序
1. “XX"(事物)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何作用?
3.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4.文中XX段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考点3: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情感
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XX的性格特征。
2.你认为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对XX的动作神态等具体分析。
4.文中XX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作者在文中写X段内容,主要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6.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分析文章中某一人物的情感变化。
考点4:文章各部分的作用
1.本文第一段(开头几段)有何作用?
2.文中第X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中第X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4.本文结尾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5.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 或: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6.本文以XX为题,有什么好处(妙处)?7.拟写文章标题。
考点5:品味语言
1.对相关词句进行赏析。
2.谈一谈相关语句的表达效果。
3.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赏析。
4.对相关语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考点6: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方法
1.文章某处描写XX运用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2.文章写了XX,又写了xx,为什么?
3.分析文章的叙述人称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4、本文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简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考点7:拓展探究
1.根据选文谈看法、感受、启示或作评价和探究。
2.根据生活学习的经验对文章的材料、人物等进行评说,判断优劣,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3. 填写卡片,拟写对联、广告、宣传语等。
技法点睛
考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1.要素归纳法。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并合理组织语言,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摘录法:摘录文章的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据此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标题扩展法。有的文章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六要素补充增添,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4.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合并同类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情节结构概括法。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行梳理概括。
答题格式:
1.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2.文章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事,表现了(赞美了.揭示..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2: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明确记叙顺序,
1、理清结构:找到文中体现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紧扣内容、主题、情感把握结构。
2. 把握线索:找到文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背影》,是以“背影”来贯穿全文。
3、明确记叙的顺序,根据记叙的先后顺序,结合四种顺序的特点来判断。
答题格式
1、本文采用了结构,先再接着最后
2.本文的线索
3.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考点3: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情感
1.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事件,人物描写方法概括提炼。评价原文细分析得结论。
3 、结合文章背景、对人物的代表性作定位。
4.结合关键词句、文章主旨、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分析人物情感。
答题格式:
1.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手法,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2.从(动作、语言等))可以看出XX是一个...(品质、性格等)的人。
3.XX是...(性格品质等)的人。
4.具体内容+所表达的情感。
考点4:文章各部分的作用
1.开头句段: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过渡句段:承上启下(承上下启... );引出下文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句段: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小说结尾一般是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4.标题:概括主要事件;点明中心;交代写作的对象;交代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
1.前三种:形式的作用+内容的概括。
2.标题的作用:用了什么方法(比喻象征等)+表层意思+深层意思+在文中的作用。即:这个标题用方法,既写出了也表达了
考点5:品味语言
1.词语的表达效果
先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主题、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用。
2.句子的表达效果
抓住中心词,体会语句的表面含义、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等角度分析语’句对刻画人物抒发情感、表现中心方面的作用。
答题格式:
1.这是的句子,(作用)表达
2.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3.运用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或交代)了
考点6: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方法。
1.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内涵,把握它们的作用。
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中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分析写作技巧。
4.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看全文是否结构严谨;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答题格式:
明写法+述内容+析效果
考点7:拓展探究
1.只要求说出启示题。(只需要紧扣中心写出感受即可。)
2.谈看法或做法题。( 围绕文章中心,确立自己的观点;写出自身体会;列举自己生活中的相关事例;紧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答题格式:
1.本文记叙了告诉人们启示我
连线中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春走老山界
谭谈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于。 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
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 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
B.第3段联想丰富,描绘了--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
C.第6段作者气乐现其求真精神。的位置而遗憾,
D.文末"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
2.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第一问:最浓烈、最灿烂。第二问: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关,对春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
3.联系上下文,照要求赏析。
(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
“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
(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
将溪水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及溪水所象征的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
4.文章写老山界时,还提及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历史感;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
5.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第一问:”新长征路”指老山界乡村振兴之路,老山界人新长征的胜利需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第二间:暗示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揭示了标题中“春”的深层含意。
二、文学作品阅读
呼唤
谢志强
①绝望之中,我看见沙包背后走过来一个老汉。
②他说:跟我来。
③我说:我渴坏了
咕嘟咕嘟喝开了,仿佛在茫茫大漠碰上我想象中的水井。他似乎知道我在这兜转迷了路。我抹抹嘴,真痛快。
⑤他说:跟我来。
⑥我的心又向向往着寻找数日的珍宝了。我说还有件要紧的事情,办成了会追上来呢,你稍等。
⑦我顾不得老汉的存在,,我又开始在这片古城堡的废墟里摸索。汗像小虫一样在我面颊、背脊蠕动,我却一门心思挥着坎土曼东挖西刨。我的肚子咕噜响起来。我想起我已断水断粮整整两天了。
⑧他说:跟我来。
⑨我发现他离我十米远位立着,这个老汉,看来也是个探宝的角色,他好像是观望我,一旦有了成效再采取行动。
我说:我饿得不行了。
他在褡裢里取出了个馕。我接过来,一阵狼吞虎咽。肚里又实在了
他说:跟我来。
我想:这个狡猾的老汉,大概看出我已经找着了门道,想设法将我诱开。
我说:你先走,我找一样东西,我会跟上来呢。
我又忘了他的存在。不知挖了多久,反正太阳像火盆一样吊在头顶,我手里的坎土曼突然触着了一个陶罐,我本能地警戒起来,四下张望,没了老汉的影子。
这当儿,我又饥又渴。我绕了附近的几个沙包,寻找那个神秘的老汉,根本没有他的身影。我又恢复到了老汉出现前的心情,希望离开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我竟忽视了老汉的去向,他说跟我来。我怎么就没问他往哪里走呢?
我合掌罩在嘴上,毫无方向地喊:我来啦!
我多么希望那个老汉绕过沙包出现,说:跟我来。
可是,我的呼唤像一滴水消失在无垠的沙漠里了。四周除了一个一个巨浪一般的沙包,没有丝毫回音。
我绝望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我懊悔地哭起来,自语:这下,我该怎么办?我不知往哪儿走了。
这是二十年前的一个梦,做梦的地点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农场-那是沙漠 里的一片绿洲。这么多年了,我清晰地记得,仿佛那个梦真实地发生过。我常听见世俗的喧嚣、繁忙的短暂的间隙里一那个老汉的招呼:跟我来。
我想:那是一个真实的声音,我能听出。我知道,我已渐渐地跟上他走了。因为,我察觉我忙乎的事情差点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误入一种虚幻的迷途。倒是那个老汉的声音穿越时空越发真实了。
(选自谢志强小说集《桃花》)
[注释]①坎 土曼: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一种铁制农具。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我”处在绝望中老汉给“我”水喝+“我”(1)断水断粮两天(写“饿得不行了”也可)老汉给“我”馕吃一,“ 我”挖到了陶罐老汉(2)_不见了_“我"(3)_ 陷入了困境(写“懊悔地哭了”“寻找老汉”等也可) 老汉再也没有出现
2.“他说:跟我来。”这句话在②⑤⑧②段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这句话在这些段落反复出现,强调了老汉一次次呼唤“我”,想要带“我”走出沙漠,而“我”沉迷于挖宝,无视他的呼唤,一再地错过机会,最终陷入困境。
3.学校话剧社想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话剧,道具组成员展开讨论,请完成对话。
要在舞台上布置“太阳像火盆一样吊在头顶”“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这些场景比较困难,不用这些场景可以吗?
不可以,这些场景是有作用的,因为“太阳像火盆一样吊在头顶”表明了天气的炎热,一方面体现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表现“我”因沉迷挖宝而全然不顾自身处境的危险;“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既推动剧情发展,又烘托了“我”没跟老汉走的懊悔与不知该往哪儿走的绝望。
4.文章中老汉的呼唤出现在梦中,结尾为什么却说“那是一个真实的声音”?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文章借助梦中老汉的呼唤给现实生活中的“我”以警醒,文章末尾“那是一个真实的声音”“ 我知道我已经渐渐地跟上他走了”,表明二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已使老汉的呼唤逐渐成 为我”内心的自觉,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指导(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文本,答案2分D,答案2分A,答案2分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阅读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画像被发现的尴尬,得知其年龄的羡慕,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