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有答案,带解析)
展开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评分 |
|
|
|
|
|
|
一、选择题
1.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D.6:24000000
2.下面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12:9和9:6 B. : 和 :
C.8.4:2.1和1.2:0.3 D.0.6:0.2和3:1
3.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4.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则体积扩大( )倍。
A.9 B.3 C.27
5.统计双语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与全班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选择(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二、判断题
6.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
7.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1。( )
8.小明在小军的北偏东60°方向100米处,那么小军就在小明的南偏西60°方向100米处。( )
9. (x、y≠0),x和y成反比例。( )
10.因为a+b=1(一定),所以a与b成正比例。( )
三、填空题
11.在A×B=C(A、B、C均不为0)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1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内项是 。
13.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小时能到达。
14.在比例6:A=10:B中,如果A是9,那么B是 ;如果B是20,那么A是 。
15.3:4=6:8,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加2,要使比例成立,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 。
16.在置球比赛中,李明2分球和3分球一共进了8个,共得18分,他报进2分球 个,3分球 个。
17.把一个高8厘米的圆柱,沿着它的直径切成两个部分,表面积增加96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8.一个圆柱形硬纸筒,底面半径是5㎝,把它的侧面沿高剪开,正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纸筒的高是 ㎝。
19.一个长方形硬纸板长6厘米,宽5厘米,以纸板的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0.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四、计算题
21.求未知数
(1) ∶x=0.25∶
(2) x=0.6∶0.9
(3)=
五、解答题
22.
(1)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单位:分米)
(2)计算下面圆锥的体积(单位:厘米)
23.下面是实验小学附近几个场所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1)书店在实验小学的 偏 方向上,距离是 米;邮局在实验小学的 偏 方向上,距离是 米。
(2)体育用品店在实验小学的南偏东65°方向上,离实验小学300米处,请在图上标出体育用品店的位置。
24.学校图书馆准备购置一批图书,为了解同学们阅读书籍的需要,图书管理员开展了“我最喜欢的书”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分类整理后,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先计算,再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对本次学校购置图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根据调查数据说明你的理由。
2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半径30厘米,高50厘米,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26.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6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0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27.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8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比是3:2,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8.工程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4.5千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修6千米,实际修几天?(用比例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6厘米:240千米
=6厘米:24000000厘米
=6:24000000
=1:4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答案】A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A:12:9≈1.3,9:6=1.5,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B: : =2, : =2,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C:8.4:2.1=4,1.2:0.3=4,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D:0.6:0.2=3,3:1=3,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这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3.【答案】B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的体积是不变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因此底面积和高的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
4.【答案】A
【知识点】圆柱的体积(容积)
【解析】【解答】解:3×3=9,则体积扩大9倍。
故答案为:A。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则底面积扩大9倍,体积也扩大9倍。
5.【答案】C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解:统计双语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与全班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及截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作答即可。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圆柱与圆锥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7.【答案】(1)正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8.【答案】(1)正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解答】解:小明在小军的北偏东60°方向100米处,那么小军就在小明的南偏西60°方向100米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偏离的角度相同,观察的中心相反,则方向也是相反的,北偏东相对的方向是南偏西,由此判断即可。
9.【答案】(1)正
【知识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由 可得:x×y=24(一定),x和y成反比例。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内项之积;反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a+b=1,那么a和b不成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若y=kx(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关系。
11.【答案】正;反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在A×B=C(A、B、C均不为0)中,当B一定时,A和C成正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若y=kx(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关系;
若xy=k(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反比例关系。
12.【答案】0.25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1÷4=0.25,所以另一个内项是0.25。
故答案为:0.25。
【分析】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最小的合数是4。
13.【答案】300;5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5÷=30000000厘米=300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千米;300÷60=5小时,所以5小时能到达。
故答案为:300;5。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将单位进行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这辆汽车到达需要的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这辆汽车的速度。
14.【答案】15;12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解答】解:6:9=10:B
6B=9×10
6B=90
B=90÷6
B=15
6:A=10:B
解:6:A=10:20
10A=6×20
10A=120
A=120÷10
A=12。
故答案为:15;12。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15.【答案】4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第一个比的后项:4+2=6,
第二个比的后项:6×6÷3=36÷3=12,
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增加的数:12-8=4。
故答案为:4。
【分析】第一个比的后项加2,就是比的后项增加了 ;要使比例成立,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也增加 ,8的 是4,据此解答。
16.【答案】6;2
【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解析】【解答】解:假设全部进3分球,那么2分球的个数是(3×8-18)÷(3-2)=6个,3分球的个数是8-6=2个。
故答案为:6;2。
【分析】假设全部进3分球,那么2分球的个数=(3×一共进球的个数-一共的得分)÷(3-2),3分球的个数=一共进球的个数-2分球的个数。
17.【答案】2260.8
【知识点】圆柱的体积(容积)
【解析】【解答】解:96平方分米=9600平方厘米,9600÷2÷8=600厘米,600÷2=300厘米,3002×3.14×8=2260800立方厘米=2260.8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2260.8。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96平方分米=960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增加的表面积÷2÷高,所以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2,故这个圆柱的体积=πr2h,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18.【答案】31.4
【知识点】圆柱的展开图;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解析】【解答】解:3.14×(5×2)
=3.14×10
=31.4(厘米)
故答案为:31.4。
【分析】这个纸筒的高=圆柱的底面周长=π×直径,其中,直径=半径×2。
19.【答案】565.2
【知识点】圆柱的体积(容积)
【解析】【解答】解:3.14×6×6×5
=113.04×5
=565.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65.2。
【分析】以纸板的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5厘米是高,6厘米是底面半径,π×底面半径的平方×高=圆柱的体积。
20.【答案】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知识点】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1.【答案】(1) ∶x=0.25∶
解:0.25x= ×
0.25x=3.75
x=3.75÷0.25
x=15
(2) x=0.6∶0.9
解: x=0.6÷0.9
x=0.6∶0.9
x=
x=1
(3) =
解:4x=6×12
4x=72
x=72÷4
x=18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再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2.【答案】(1)解:8÷2=4(分米)
3.14×42×2+3.14×8×8
=3.14×16×2+3.14×8×8
=50.24×2+25.12×8
=100.48+200.96
=301.44(平方分米)
(2)解:3.14×22×6×
=3.14×4×6×
=12.56×6×
=75.36×
=25.12(立方厘米)
【知识点】圆锥的体积(容积)
【解析】【分析】(1)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其中,底面积=π×半径2,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其中, 底面积=π×半径2。
23.【答案】(1)东;北30°;400;南;西40°;500
(2)解: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1)根据方位图和各个地点的位置作答即可;
(2)根据体育用品店和实验小学的位置,方位图和比例尺作答即可。
24.【答案】(1)200
(2)解:200-70-78-34
=130-78-34
=52-34
=18(名)
1-35%-39%-9%
=65%-39%-9%
=26%-9%
=17%
(3)解:根据调查可知:喜欢文学类图书的人数较多,可以多购置这类的图书。
【知识点】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70÷35%=200(名)
故答案为:(1)200。
【分析】(1)本次一共调查的人数=喜欢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喜欢习题类的人数=本次一共调查的人数-喜欢文学类的人数-喜欢科普类的人数-喜欢其他类的人数;
(2)依据计算出喜欢习题类的人数画出直条,并且标上数据;把喜欢其他类的百分比填写到扇形统计图上面;
(3)喜欢文学类图书的人数较多,可以多购置这类的图书。
25.【答案】解:30×30×3.14
=900×3.14
=2826(平方厘米)
30×2×3.14×50
=60×3.14×50
=188.4×50
=9420(平方厘米)
2826+9420=12246(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需要12246平方厘米铁皮。
【知识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解析】【分析】水桶的底面积=底面半径2×π,水桶的侧面积=底面半径×2×π×高,所以做这个水桶需要铁皮的面积=水桶的底面积+水桶的侧面积。
26.【答案】解:20厘米=0.2米
28.26×6×÷10÷0.2
=56.52÷10÷0.2
=28.26(米)
答:能铺28.26米。
【知识点】圆锥的体积(容积)
【解析】【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先计算出沙子的体积,然后用沙子的体积除以路面的长,再除以路面的厚度即可求出能铺的长度。注意统一单位。
27.【答案】解:6000000厘米=60千米
60×8÷3
=480÷3
=160(千米)
160÷(3+2)×3
=160÷5×3
=32×3
=96(千米)
答:客车每小时行96千米。
【知识点】相遇问题;比的应用;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也就是总路程,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把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看成份数比,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千米,然后乘客车的份数,即可得到客车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8.【答案】解:设实际修x天。
6x=4.5×20
x=15
答:实际修15天。
【知识点】反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设实际修x天。
6x=4.5×20
6x=90
x=90÷6
x=15
答:实际修15天。
【分析】每天修的长度×修的时间=路的总长度,路的总长度是一定的,可以运用反比例解答;
计划每天修的长度×修的天数=实际每天修的长度×修的天数,据此列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再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二)(有答案,带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二)(有答案,带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有答案,带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有答案,带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有答案,带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有答案,带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操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