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A/B卷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和力的关系B卷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和力的关系B卷 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的关系
(B卷)综合能力提升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50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45N时,两物体之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
2.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应大于( )
A.3μmg B.4μmg C.5μmg D.6μmg
3.某直升机的质量为m,某次试飞时,主旋翼提供大小为2mg、方向向上的升力,每个向前螺旋推进器提供大小为mg、方向向前的推力,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直升机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B.该直升机以加速度g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空气对直升机的作用力为2mg
D.空气对直升机的作用力为4mg
4.如图所示,小球系在轻弹簧的下端,用最小力拉小球至弹簧与水平方向成30°角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关于小球释放瞬间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
B.a=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角
C.a=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
D.a=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角
5.爱因斯坦曾经设计了一个真空中的理想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当电梯(内部为真空)相对于地球静止时,封闭在电梯里的观察者发现,从手中释放的苹果和羽毛落到电梯底板上;当电梯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观察者发现,从手中释放的苹果和羽毛会停在空中而不下落。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相对地球静止时,释放后的苹果比羽毛先落到电梯底板
B.电梯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释放后的苹果和羽毛受到的合力为零
C.以自由下落的电梯为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是成立的
D.在自由下落的电梯里,观察者不能仅从苹果和羽毛的运动现象判断引力是否存在
6.小胡用手机软件测量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得到图甲所示图线(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为简化问题,将图线简化为图乙。已知t=0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t=5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8~9s内电梯在做减速运动
C.10~15s内电梯在上行 D.16~17s内电梯在下行
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光滑的半圆弧轨道,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一根轻绳跨过半圆弧的A点(O、A等高,不计A处摩擦),轻绳一端系在竖直杆上的B点,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P。现将另一个小球Q用光滑轻质挂钩挂在轻绳上的AB之间,已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Q的质量为2m
B.半圆弧轨道对小球P的支持力为
C.B点缓慢向上移动微小距离,绳子拉力减小
D.静止时剪断A处轻绳的瞬间,小球P的加速度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F=mgsin 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紧靠在一起压紧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以两滑块此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一维坐标系。现将外力突然反向并使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拉力F、两滑块间弹力FN与滑块B的位移x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1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A置于物块B上,物块B的质量为。物块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固定斜面的倾角。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一端与物块B连接,其连线与斜面平行;另一端与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块C连接。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块C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物块B沿斜面向上、向下运动,其速率始终小于物块C的速率
B.若物块A、B静止在斜面上,则物块B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细绳的拉力大小为,则物块A与物块B必发生相对滑动
D.若A、B由静止开始,一起沿斜面下滑,则A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1.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0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角为何值时,小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12.如图甲所示,“”形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面AB粗糙,BC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s;
(2)滑块与木块AB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
13.如图所示,上海中心总高为632米,是中国最高楼,也是世界第二高楼。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上海之巅”是位于118层的游客观光平台,游客乘坐世界最快观光电梯从地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恰好到达观景台只需50秒,运行的最大速度为18 m/s。观景台上可以鸟瞰整个上海全景,曾经的上海第一高楼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都在脚下,颇为壮观。一位游客用便携式拉力传感器测得在加速阶段质量为0.5 kg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拉力为5.45 N,若电梯加速、减速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求:
(1)电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及加速运动的时间;
(2)若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电梯到达观光平台上行的高度;
(3)若电梯设计安装有辅助牵引系统,电梯出现故障,绳索牵引力突然消失,电梯从观景台处自由落体,为防止电梯落地引发人员伤亡,电梯启动辅助牵引装置使其减速,牵引力为重力的3倍,下落过程所有阻力不计,则电梯自由下落最长多少时间必须启动辅助牵引装置?
14.滑雪运动是运动员把滑雪板装在靴底在雪地上进行的滑行、跳跃的竞赛运动。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大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的时间超过某一值,滑雪板就会下陷,使得与雪地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速度超过8 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一运动员从倾角θ=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地面,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坡长l=24.1 m,g取10 m/s2,sin37°=0.6,cos37°=0.8。
(1)求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求运动员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3)若滑雪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5,求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15.2020年9月15日,百度联手央视新闻全程直播“万物智能一百度世界2020”大会。大会上介绍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前景,并且将加速中国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部署,不久的将来将有无人驾驶车辆驰聘在大街小巷。无人驾驶车辆通过多种传感器检测路况环境,确保行驶安全。某测试车质量为,沿一足够长、倾角的直斜坡公路以的速度匀速下坡,传感器检测发现车头正前方处有一骑行者正以的速度匀速下坡,测试车立即启动刹车系统做匀减速运动。问:
(1)为了不撞上骑行者,测试车刹车时加速度a的大小至少为多少?
(2)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无人驾驶车辆设计时考虑了多种可能性。若测试车下坡刹车时车轮被抱死,测试车恰好不能撞到骑行者,则测试车车头距离骑行者多远时开始刹车?(已知测试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
16.某中学两同学玩拉板块的双人游戏,考验两人的默契度。如图所示,一长L=0.50m、质量M=0.40kg的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木板右下方有一质量m=0.8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一人用水平恒力F1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另一人用竖直向上的恒力F2向上拉动滑块,使滑块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1)若F1=24N,F2=16N,求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以及经过多少时间滑块从木板上端离开木板?
(2)若F2=18N,为使滑块与木板不能发生相对滑动,求F1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的关系
(B卷)综合能力提升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50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45N时,两物体之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
【答案】B
【解析】ACD.当A、B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的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值,对B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B==m/s2=6m/s2
对A、B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mB)aB=(6+2)×6N=48N
即当拉力F达到48N时,A、B才发生相对滑动,则当拉力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和力的关系A卷 Word版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的描述B卷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圆周运动B卷 Word版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