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780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780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780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下面的名言工整地抄写下来,看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妈妈常说,下面诗句不是写传统节目的是,下列修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题2分)把下面的名言工整地抄写下来。
春来江水绿如蓝
2.(本题5分)看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
1.清晨,我推开窗xīn shǎng雨后的景色,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fēn fāng。春风fú过,rǎn绿了一望无际的草坪。
2.裁缝做衣服的shǒu yì十分高超,这件chèn shān做得漂亮极了。
3.(本题2分)妈妈常说:“ ,交朋友要选择品行端正的同学,要不然自己也会沾染上坏习惯的。”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成语是( )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本题2分)下面诗句不是写传统节目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题2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鸳鸯(yān) 蚂蚱(mà) 谦虚(xǖ)
B.遵循(zūn) 智慧(huì) 栋梁(dòng)
C.私人(sī) 壁橱(cú) 谚语(yàn)
6.(本题2分)下面不是围绕“雨下得真大”这个意思来写的句子是( )
A.雨水汇成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
B.豆大地雨点打在玻璃上、房顶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C.小朋友们撑着伞在雨中玩耍。
D.雨点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很快溅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雨雾。
7.(本题2分)下列修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B.C.
8.(本题8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蔡伦发明的___________,李春设计的__________,张择端画的___________,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左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告诉我们: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改正就好。
(3)动植物总是能给我们传递一些大自然的信息,正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____________,诚实守信的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陶罐,还认识了植物朋友____________、动物朋友蜜蜂等。
9.(本题6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盛”的音节是_______,它还有另一个音节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___________ ,__________”形容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取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3)课文《漏》中,老虎和贼都以为“漏”是_________,其实老爷爷和老婆婆所说的“漏”是__________。这篇课文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5分)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1分)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 )
11.(1分)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赏月。( )
12.(1分)《昆虫记》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 )
13.(1分)段落中的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
14.(1分)观察时主动思考是好习惯。( )
(本题15分)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5.(2分)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结实——( )
16.(2分)用“ ”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17.(2分)选文突出了赵州桥什么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B.坚固C.历史悠久D.美观
18.(2分)“这种设计”指的是( )(可多选)
A.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C.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19.(2分)对“这种设计”的作用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B.看起来比较美观。
C.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0.(2分)请用上关联词“既……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选文中主要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请用原文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14分)阅读。
白云、彩云和乌云
云妈妈有三个可爱的女儿,白云、彩云和乌云。但谁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呢?
彩云说:“我是小画家,能让大地披上彩装!”
白云说:“我是小魔术师,大地上的万物我都能变!”
乌云说:“我能铺天盖地,挟风雨,带雷电……”
姐妹仨一起来到人间。
画家爷爷说:“我喜欢彩云,她给了我色彩,让我的画更绚丽!”
诗人先生说:“我喜欢白云,她带着遐想,为我的文字插上翅膀!”
农民伯伯说:“我喜欢乌云,她送来了甘露,让饥渴的秧苗茁壮成长!”
姐妹仨回到天空问妈妈:“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样?”云妈妈说:“因为每个人都重要,都有自身的价值呀!”
22.(3分)找一找,填一填。
披上(彩装) 挟( ) 带( ) 插上( )
23.(6分)找一找,连一连。
彩云 铺天盖地 诗人 喜欢彩云
白云 小画家 画家 喜欢乌云
乌云 小魔术师 农民 喜欢白云
24.(2分)为什么画家、诗人、农民伯伯喜欢的云朵不一样?请从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
25.(3分)小朋友,你喜欢哪种云朵?为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题5分)口语交际
有一位同学在自习课上不遵守纪律,自己不学习,还干扰别人。如果你是班干部,你会怎样对他说?只有你的说服能让他接受并且改正才能得到满分。
___
27.(本题30分)习作表达。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特点的人。身边的同学、亲人、老师等,这些人或是“故事大王”,或是“幽默王子”,或是“小书虫”,或是“热心肠”……请选择其中的一位,抓住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的特点。
评卷人
得分
一、书写(共7分)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题(共10分)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共14分)
评卷人
得分
四、判断题(共5分)
评卷人
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9分)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共5分)
评卷人
得分
七、书面表达(共30分)
参考答案:
1.
【解析】
【详解】
考查汉字书写。
出自唐代白居易《忆江南》,全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书写时候注意汉字笔画。
2.1.欣赏 芬芳 拂 染
2.手艺 衬衫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拂、衫”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八字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是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所以D选项正确。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句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句意: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写的是作者在清明春雨中所见。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句意: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原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写的是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触目所见的感受。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句意: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选项A的句子写的是春节的景象,选项B的句子写的是清明节的景象,选项C写的是大林寺四月的景象,选项D写的是作者在重阳日的感受。
选项C的诗句不是写传统节目的。故选C。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的读音。
A.鸳鸯(yān)——yāng 谦虚(xǖ)——xū
C.壁橱(cú)——chú
故选B
6.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围绕中心句写句子的能力。
A.正确。“雨水汇成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写雨水很大,汇成小溪,这体现出“雨下得真大”。
B.正确。“豆大地雨点打在玻璃上、房顶上,发出啪啪的响声。”从“啪啪的响声”可知,体现出“雨下得真大”。
C.不正确。“小朋友们撑着伞在雨中玩耍。”句子写出小朋友的欢乐,不能体现雨下得大。
D.正确。“雨点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很快溅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雨雾。”从句子的雨大,溅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雨雾,体现出“雨下得真大”。
7.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本题是判断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
A、B正确。C.有误,这是删除号。
8. 造纸术 赵州桥 《清明上河图》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枣核 宋庆龄 谦虚 荷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课外知识、名人名言和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
(1)学习《纸的发明》一文,我们知道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学习《赵州桥》一文,我们知道是隋朝的立春设计的赵州桥,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我们知道是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纸的发明》:本文记叙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传播以及影响,叙述了造纸术的优势,赞颂了蔡伦等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阐明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了民族自豪感。
《赵州桥》:全文先介绍赵州桥的历史,然后写赵州桥的桥长和构造,表现赵州桥的雄伟;再写赵州桥的坚固,介绍赵州桥独特设计,表现赵州桥的实用性;接着写赵州桥的美观,介绍赵州桥上雕刻的图案;最后总结全文,写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结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具体描述北宋都城汴京街市的热闹,重现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境,并通过夹叙夹议的写法,告诉了学生《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意愿。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摘自《左传·宣公·宣公二年》,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3)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4)《枣核》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意味着我们会一事无成。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优势来帮助他人。
《我不能失信》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扬了她诚实守信的品质。
《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蜜蜂》是法布尔所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9. 人间四月芳菲尽 白居易 shènɡ chénɡ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改过不吝 从善如流 比自己更大的凶猛的野兽 漏雨 像虎和贼那样做贼心虚、干坏事的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可以课文识记与理解运用。
(1)“人间十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盛”有两个读音,读“shèng”的时候组词“茂盛”, 读“chéng”的时候组词“盛饭”。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3)课文《漏》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不约而同去偷一户人家的驴,听到户主说“漏”,以为对方就是厉害的“漏”,因而互相惊吓逃跑,最后双双摔晕过去的故事。殊不知户主说的“漏”其实指的是“漏雨”罢了,贼和老虎却以为是怪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不劳而获,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人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做人应该脚踏实地,努力上进,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老虎和贼都以为“漏”是比自己更大的凶猛的野兽,其实老爷爷和老婆婆所说的“漏”是漏雨。课文讽刺了像虎和贼那样做贼心虚、干坏事的人。
10.√
11.×
12.√
13.√
14.√
【解析】
10.
本题考查了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
文房四宝: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题干说法正确。
11.
本题考查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完成本题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完成。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月是中秋节的习俗。故题干说法有误。
12.
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
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该作品是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题干说法正确。
13.
本题考查了找文章关键句子或段落。
关键句子就是起到一个概括作用,一般在文章中的不同位置出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对提示进行概括。段落中的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14.
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观察时主动思考是好习惯。题干说法正确。
15. 美观 坚固
16.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7.C
18.AC
19.B
20.菲菲既会跳舞又会画画。
2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解析】
15.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美丽”的意思:(形)好看;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是美观。
“结实”的意思:身体健壮;坚固耐用。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坚固。
16.
本题考查对中心句和过渡句的理解。
第①段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话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1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抓住第①自然段和第②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便可得出答案。
18.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短语的理解。
抓住“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句话便可得出答案。
19.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短语的理解。
抓住关键语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可得出答案。
20.
本题考查用关联词造句的能力。
“既……又……”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并列关系是指在同一属概念之中存在同层次的种概念,则这些种概念之间存在的、并列的关系。从外延方面看,概念之间具有相容与不相容两类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相同,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相容关系。这两个概念叫相容概念,两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不相容关系,这两个概念叫不相容概念。例如:1、他既胖又肥,既懒又馋。2、这个西瓜既新鲜又便宜,既大又甜。3、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21.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在文中找到描写不同形态的龙的语句,按原文照抄下来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文中最后一段话中: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2. 风雨 雷电 翅膀
23.
24.因为每个人都重要,都有自身的价值呀!
25.彩云。因为它能让大地披上彩装。
【解析】
【分析】
22.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能力,注意认真阅读文章分析。
结合“我能铺天盖地,挟风雨,带雷电……”“我喜欢白云,她带着遐想,为我的文字插上翅膀!”可以得到答案。
2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内容的定位、抓取能力,注意认真阅读文章分析。
结合“彩云说:‘我是小画家,能让大地披上彩装!’”“白云说:‘我是小魔术师,大地上的万物我都能变!’”“乌云说:‘我能铺天盖地,挟风雨,带雷电……’”
“画家爷爷说:‘我喜欢彩云,她给了我色彩,让我的画更绚丽!’”“诗人先生说:‘我喜欢白云,她带着遐想,为我的文字插上翅膀!’”“农民伯伯说:‘我喜欢乌云,她送来了甘露,让饥渴的秧苗茁壮成长!’”可以得到答案。
24.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注意认真阅读文章分析。
结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得到答案“因为每个人都重要,都有自身的价值呀!”
25.
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说出自己喜欢的云朵,理由表述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26.同学自习课时,要保持自习课安静,不做影响他人的事情。希望你遵守自习纪律,和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学习吧!
【解析】
【详解】
考查了口语交际中的劝告这一考点。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劝告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告别人时,语气要委蜿,做到礼貌用语,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例句:同学现在是自习课时间,大家都在认真做作业,你不遵守纪律,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我们和大家一起做作业好吗?
27.
我们班的“小书虫”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们班就有一位酷爱看书的同学。
他中等个儿,瘦瘦的,走起路来十分挺拔。他的眉毛会变,不高兴的时候就皱成一团,高兴的时候又像夏天那风吹过的柳叶,舒展漂亮。两条眉毛下是一幅框架眼镜,显得博学多识,眼镜下是又大又圆的眼睛。
他每天衣冠整齐地来到学校,除了上课就是看书了!
“叮铃铃,叮铃铃……”同学们期盼已久的下课铃终于响起了。大家像瞬间打了鸡血似的,个个争先恐后往教室外跑。这时,同学们在走廊玩得可开心了。但有一人例外,他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悠然地拿起一本课外书,慢慢地翻开书页,开始了一趟只有一个人的阅读之旅。
后来,有几位同学走了过去,尽管有同学在他身边吵来吵去,并且很大声地讲话,可是他依然沉浸在书里无法自拔。那几位同学没办法,只好离开了。
时而,他的眉毛突然皱了起来,嘴巴突然抿了起来,好像是遇到了紧张的情节,又或是看到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再后来,他恍然大悟,点了几下头,满意地笑了,他或许在想:“原来是这样啊!”
他,就是——陈禹衡。
【解析】
【详解】
本题为话题作文。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同学、亲人、老师等,这些人或是“故事大王”,或是“幽默王子”,或是“小书虫”,或是“热心肠”……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将身边不同的类型的人用文字真实地记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而本次作文要求我们要抓住所写之人的特点,所选材时一定要注意。写一篇写人的作文,首先要想一想这个人在外貌、品质方面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写事例应做到:选择的事例要小、要精;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
提纲:
开篇点题,可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出要写的人是谁,然后抓住特点写一写她的外貌。
中间为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具体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体现人物特点。后注意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结尾可与第一自然段呼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单选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听力测试,积累运用,根据所学知识填空,阅读理解,习作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十一),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