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 杨氏之子23-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781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案,共3页。
学科语文年级/册五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学目标体会到杨家小儿回答的巧妙之处。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语言和现在的差异。难点分析语言表达的相对差异,五年级学生理解不够。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体会语言的巧妙。结合实际,情景感悟。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回忆导入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当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杨家小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回答妙在何处呢?刚才小组内交流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味:我从“夫子”一词体会到他回答很有礼貌。因为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师:回答很完整。从“夫子”这个尊称体会回答妙在有礼而不失礼貌还有不同体会分享吗?我从“孔”字体会到杨氏之子很聪明,用了姓来回答孔君平师:孩子,你也很聪惠,体会得真好!孔君平逗杨家小儿,你姓杨,杨梅就是你家的水果。孩子立马也用孔君平的姓氏“孔”字与孔雀做文章;杨家小儿真是机智聪慧,以其人之道还治以其人之身!2、 你们的反应不逊于杨氏子,接下来这个弯有难度了;请看PPT,如果杨氏子当时这样回答,齐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意思是直接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再看原句PPT(齐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第二句话在字数上多了“未闻”意思变成了: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两句话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生:第一句是直接说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而第二句意思不一定超链接PPT【你读得很认真,读懂课文,杨氏子言外之意是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就不是我家的水果!】(好个“未闻”,间接地否定了孔君平的说法)所以我们在读第一句时要读得肯定些,第二句就要略微婉转了。再来试试,起(齐读两种答句)。很棒,一点就透,要想深刻理解句子内涵还需有情有感地多读几遍,才会其义自现。我们对比读两种答法,体会不同回答带给人的心里感受。男同学读孔君平的话,女同学读第一种回答;)—只读对话(不读旁白)老师采访一下这位孔君平同学,听了杨氏子这样直接的回答你心里的感觉是? 感觉很直接,好像生气了(对,很生硬,有顶嘴之嫌 ) 再演读第二种回答,男,老师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听了杨氏子这种否定式的回答心里感觉是? 感觉语气要委婉些;没那么直接,真厉害,感觉到了“委婉”的语气让人更容易接受;“读书就应这样,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比较中见真知,通过所读所感,哪一句更妙?第二句;能不能去掉“未闻”两个字,不能;有了“未闻”语气更委婉,听了更容易接受。好一句精妙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用否定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孩子对长辈应有的礼貌,又用姓氏巧妙地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这回答真犹如咱中国太极的精髓,绵里裹铁!师:我们再次婉转地读出那句精妙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果然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3、知识拓展。课堂练习(难点巩固)老师在课堂上举例。学生口头回答,体会语言运用的巧妙。小结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的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而艺术来自于智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再读文,读懂文,体会巧妙,感受机智,熟读成诵,发挥想象,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视频导入,齐读课题,理解题意,指读生字,正确读音,朗读课文,掌握停顿,研读课文,体会感悟,学习第二句,教师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