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3版一轮练习系列】(九) 铁及其化合物第1页
    【23版一轮练习系列】(九) 铁及其化合物第2页
    【23版一轮练习系列】(九) 铁及其化合物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3版一轮练习系列】(九) 铁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3版一轮练习系列】(九) 铁及其化合物,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这里的“铁线粉”是指( )
    A.Fe B.FeCl3
    C.FeO D.Fe2O3
    【详解】D 铁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吸氧腐蚀,根据题意“舶上铁丝,……日久起销”,说明销是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D项正确。
    2.(2022·攀枝花模拟)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铝粉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B.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C.室温下,Fe与浓H2SO4反应生成FeSO4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详解】C 铝粉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生成的铁是液态的,其可以将两段铁轨焊接在一起,故可用于焊接铁轨,故A正确;室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C错误;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故D正确。
    3.(2021·渭南模拟)检验黑木耳中的铁离子的步骤为:灼烧黑木耳→加酸溶解→过滤→取滤液检验,所选择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及操作正确的是( )
    【详解】B 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图示在蒸发皿中进行,A错误;在烧杯中加酸、用玻璃棒搅拌溶解,B正确;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C错误;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避免交叉污染,D错误。
    4.(2021·赤峰模拟)在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Ag+、Cu2+、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详解】B 若滤纸上有Ag,说明此时发生反应Fe+2Ag+===Fe2++2Ag,Ag+有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部分反应,故反应后溶液中可能有Ag+、Cu2+、Zn2+、Fe2+,A不符合题意;若滤纸上有Ag、Cu、Fe,说明铁粉过量,故此时溶液中Ag+、Cu2+被全部置换出来,反应后溶液中不可能还有Ag+、Cu2+,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以及Fe不能置换的Zn2+,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若滤纸上有Ag、Cu,则Ag+完全反应,Cu2+可能完全反应或部分反应,若Cu2+也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Zn2+、Fe2+,D不符合题意。
    5.(2021·绵阳模拟)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的一种实验室制法如图:
    废铁屑 eq \(――→,\s\up7(清洗)) eq \(――→,\s\up7(稀硫酸),\s\d5(过滤)) 溶液A eq \(――→,\s\up7((NH4)2SO4晶体),\s\d5(适量水)) eq \(――→,\s\up7(操作Ⅰ)) eq \(――→,\s\up7(乙醇淋洗)) 摩尔盐
    操作Ⅰ的步骤是(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详解】C 操作Ⅰ的目的是得到摩尔盐晶体,将得到的摩尔盐用乙醇洗涤,除去表面的杂质,并进行干燥,得到纯净的摩尔盐,故操作步骤是将溶液加热蒸发水分、再冷却结晶析出晶体,最后将晶体过滤出来,故共包括三个操作步骤。
    6.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详解】C Cl2能与FeCl2反应,A错误;Fe与FeCl3、CuCl2均能反应,B错误;有新的杂质CuSO4生成,D错误。
    7.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所示。
    FeCl3·6H2O eq \(――→,\s\up7(环丙胺),\s\d5(①)) FeOOH eq \(――→,\s\up7(CO),\s\d5(②)) 纳米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B.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大小相等
    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详解】B 纳米四氧化三铁为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A正确;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的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不同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直径,B错误;反应①中环丙胺不参加反应,但加入环丙胺后FeCl3发生水解生成FeOOH,即环丙胺会促进氯化铁的水解,C正确;由制备过程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O4+3H2O+CO2,D正确。
    8.(2022·南充模拟)将2 mL 0.01 ml·L-1 KI溶液和1 mL 0.01 ml·L-1 FeCl3溶液混合,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实验组合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②和③
    【详解】A 将2 mL 0.01 ml·L-1的KI溶液和1 mL 0.01 ml·L-1的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I-过量,若不是可逆反应,Fe3+全部转化为Fe2+,则溶液中无Fe3+,故只需要证明溶液中含Fe3+,即能证明此反应为可逆反应,能建立化学平衡。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溶液中有Fe3+,即能说明反应存在平衡,①正确;向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溶液中I-过量,无论是否存在平衡反应,都会有黄色沉淀生成,所以不能说明反应存在平衡,②错误;向溶液中滴入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存在Fe2+,能说明反应存在平衡,③正确;向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还有I2,能证明存在平衡,④正确;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组合有①和③或①和④。
    9.某同学用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氯化铁晶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B.烧杯中双氧水的作用是将Fe2+还原为Fe3+
    C.A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D.烧杯中的溶液在氯化氢气氛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氯化铁晶体
    【详解】B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A项推断合理;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B项推断不合理;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项推断合理;因铁离子易水解,故FeCl3溶液应在氯化氢气氛下,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氯化铁晶体,D项推断合理。
    10.(2022·广元模拟)Fe3+与SO eq \\al(\s\up1(2-),\s\d1(3)) 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之争。测定混合后溶液的pH随混合前溶液中 eq \f(c(SO eq \\al(\s\up1(2-),\s\d1(3)) ),c(Fe3+))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还发现:
    ⅰ.b点时溶液澄清透明,向其中分别加入KSCN溶液和NaOH溶液,现象分别为出现红色和灰绿色难溶物;
    ⅱ.c点和d点均出现明显红褐色难溶物,无气体逸出;取上层清液,分别加入KSCN溶液和NaOH溶液,现象分别为出现红色和无明显变化。结合以上信息,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溶液在配置时需加入盐酸
    B.结合b点附近pH的变化以及实验现象,说明此处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3++3SO eq \\al(\s\up1(2-),\s\d1(3)) +6H2O===2Fe(OH)3↓+3H2SO3
    D.取d点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K3[Fe(CN)6],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
    【详解】D b点时溶液澄清透明,向其中分别加入KSCN溶液和NaOH溶液,现象分别为出现红色和灰绿色难溶物,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和Fe2+,无Fe(OH)3生成,再结合b点溶液pH与FeCl 3溶液相比,基本不变,则在b点, eq \f(c(SO eq \\al(\s\up1(2-),\s\d1(3)) ),c(Fe3+)) =0.5时,两者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 eq \\al(\s\up1(2-),\s\d1(3)) +H2O===2Fe2++SO eq \\al(\s\up1(2-),\s\d1(4)) +2H+;c点和d点均出现明显红褐色难溶物,取上层清液,分别加入KSCN溶液和NaOH溶液,现象分别为出现红色和无明显变化,说明有Fe(OH)3生成,溶液中无Fe2+,再结合c、d点溶液pH与FeCl3溶液相比显著增大,则在c点和d点附近,即 eq \f(c(SO eq \\al(\s\up1(2-),\s\d1(3)) ),c(Fe3+)) =1.5时,两者主要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2Fe3++3SO eq \\al(\s\up1(2-),\s\d1(3)) +6H2O===2Fe(OH)3↓+3H2SO3。由已知可知,d点处上层清液中无Fe2+,向其中滴加K3[Fe(CN)6],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
    11.(2021·德阳模拟)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下列金属矿物中用于冶炼金属铁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金红石(TiO2)b.赤铁矿(Fe2O3)
    c.辉铜矿(Cu2S)
    (2)实现Fe转化为Fe2+可选用足量的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硝酸
    (3)在点燃的条件下,Fe与足量Cl2剧烈反应后,将产物溶于水,再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为________色,证明产物为FeCl3,写出氯气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氧化铁包裹的纳米铁粉(用Fe@Fe2O3表示)能有效还原水溶液中的Cr(Ⅵ)。Fe@Fe2O3还原近中性废水中Cr(Ⅵ)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Fe@Fe2O3中Fe还原CrO eq \\al(\s\up1(2-),\s\d1(4)) 的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1)用于冶炼金属铁,可知化合物含Fe元素,只有赤铁矿符合;(2)Fe与弱氧化剂反应生成Fe2+,只有稀盐酸符合,与NaOH不反应,硝酸具有强氧化性;(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氯化铁,铁离子遇KSCN溶液使溶液显红色,则在点燃的条件下,Fe与足量Cl2剧烈反应后,将产物溶于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产物为FeCl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 eq \(=====,\s\up7(点燃)) 2FeCl3;(4)单质铁发生吸氧腐蚀,Fe-2e-===Fe2+,Fe2+再还原CrO eq \\al(\s\up1(2-),\s\d1(4)) 生成Cr(OH)3↓。铁还原废水中的Cr(Ⅵ),单质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Fe2+易被氧化成Fe3+,CrO eq \\al(\s\up1(2-),\s\d1(4)) 被还原为三价铬,结合图示,根据质量守恒和电子转移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为3Fe2++CrO eq \\al(\s\up1(2-),\s\d1(4)) +4H2O+4OH-===Cr(OH)3↓+3Fe(OH)3↓。
    【答案】(1)b (2)a (3)红 2Fe+3Cl2 eq \(=====,\s\up7(点燃)) 2FeCl3
    (4)单质铁发生吸氧腐蚀,3Fe-6e-===3Fe2+,3Fe2++CrO eq \\al(\s\up1(2-),\s\d1(4)) +4H2O+4OH-===Cr(OH)3↓+3Fe(OH)3↓
    12.(2022·汉中模拟)某小组在验证H2O2氧化Fe2+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实验Ⅰ:
    (1)实验Ⅰ中溶液变红是因为Fe3+与SCN-发生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取反应后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有Fe3+,而几乎无SCN-。
    (3)研究发现,酸性溶液中H2O2能氧化SCN-,但反应很慢且无明显现象,而实验Ⅰ中褪色相对较快,由此推测Fe3+能加快H2O2与SCN-的反应。通过实验Ⅱ和Ⅲ得到了证实。参照实验Ⅱ的图例,在虚线框内补全实验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实验Ⅲ:
    (4)查阅资料:Fe3+加快H2O2与SCN-反应的主要机理有
    ⅰ.Fe3++H2O2===Fe2++HO2 eq \a\vs4\al(·) +H+
    ⅱ.Fe2++H2O2===Fe3++ eq \a\vs4\al(·) OH+OH-
    ⅲ. eq \a\vs4\al(·) OH(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直接氧化SCN-,为探究Fe2+对H2O2与SCN-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图:
    实验Ⅳ:
    ①t′

    相关试卷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