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7989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2.认识三大类岩石,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运用综合思维认识内力、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主要外力及其作用方式、强度的差异3.从时空综合的角度说明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
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①概念: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②影响。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3.结果: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①概念。
②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③影响: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4)沉积作用。
3.不同地区外力作用方式和强度存在差异(1)差异的原因:不同的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2)举例。
4.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思考感悟】 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提示:不是。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大气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风力作用是指由风而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外力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
(2)沉积岩。①形成过程。
②常见类型: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③特殊类型: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3)变质岩。①概念: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②常见类型:页岩变质→板岩;石灰岩变质→大理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岩石。具体如下图所示。①为冷却凝固;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熔化作用。【思考感悟】 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岩浆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但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探究一 内、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材料一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峡谷全长400多千米,平均深度超过1 500米,是世界著名大峡谷。材料二 亿万年前,这里也同喜马拉雅山一样,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使之崛起。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的凯巴布高原时,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
结合材料探究:(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2)塑造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力量属于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提示:(1)地壳运动使岩石出露地表,后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2)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流水侵蚀为外力作用。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2.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方法(1)不同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③高山和高纬地区多冰川作用,常形成刀刃状山脊、多面锥体山峰、U形谷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答案:(1)B (2)C (3)C
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主要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第(2)题,该地区主要为半干旱区,风力作用强烈,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水的来源,土壤干燥,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洼地,C项正确。第(3)题,风蚀洼地增加,风蚀产物搬运到周边地区沉积下来,可能会出现土地沙化现象,C项正确。方法点拨 解答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山前平原——泥沙沉积形成——霍林河为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2)断流期间——没有流水作用——风力侵蚀——洼地增多增大。(3)洼地——风力作用形成——洼地增多增大说明风力作用加强。
探究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材料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结合材料探究:(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 岩,按照成因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类? (2)该类岩石具有哪些典型特征?(3)该岩石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形成变质岩?形成的变质岩是 岩。
提示:(1)石灰 沉积岩。(2)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3)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岩石原有的成分、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大理
1.三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通过分析各物质间的关系判断物质名称。当炽热的岩浆从地球内部喷出后,便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岩浆岩可以转变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可以互相转化。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
(2)通过箭头指向和数量判断物质名称。判断岩浆和三大类岩石,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具体如下图所示。①岩浆:三进一出。②岩浆岩:一进三出。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3)判读箭头的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④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是内力作用。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侵蚀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2中代表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甲B.乙C.丙D.丁(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图1中的波浪岩为花岗岩体,属于岩浆岩,对应图2中的乙。第(2)题,花岗岩首先由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成,后经地壳抬升使岩石出露地表,再经“风雨侵蚀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风化、侵蚀、搬运形成。
方法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
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这座古庙早已被毁坏,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海滨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滨( )①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 ③以垂直运动为主 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是岩浆活动的结果。第2题,根据三根大理石柱和海平面的关系可知,该地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
图1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 )A.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B.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C.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D.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4.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2中数码直接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3.D 4.A解析:第3题,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形成的。第4题,读图可知,图2中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由丙指向甲的①过程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
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变化B.风力C.流水D.冰川6.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答案:5.A 6.C解析:第5题,岩石是不良导热体,热胀冷缩,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岩石表面就会逐渐形成裂隙,裂隙变大会使岩石破裂,逐渐变成碎石,故A项正确。第6题,倒立锥从锥顶到锥底,海拔由高到低,坡度由陡变缓,碎石平均粒径越大,重力越大,被搬运的距离越远,所以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火山口附近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填数码)图中甲、乙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和 。 (2)(双选)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
(3)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 。 (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各列举一种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两类岩石。答案:(1)① 岩浆岩 变质岩(2)AC(3)③ ②(4)甲:花岗岩;乙:大理岩。
解析: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却、凝固,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熔化。第(1)题,火山口附近岩石的成因主要是冷却、凝固作用。第(2)题,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第(3)题,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第(4)题,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
8.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有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图1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2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离原点越远,代表风频越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背景图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内部的热能,火山喷发和地震,大陆漂移,抬升和沉降,内力作用,喷出地表,高低不平,太阳辐射能,破碎崩解,沉积下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配套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素养培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图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二外力作用,三大类岩石对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