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4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5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6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7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第8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2风带,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联系海陆的热力差异,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以及随季节的移动规律2.结合海陆的热力差异和热力环流的原理,从区域的视角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及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1)三圈环流的成因。高、低纬度地区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视野拓展 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1)热力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则气压低,温度低,则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堆积下沉。(2)动力型: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不断堆积下沉形成。②副极地低压带: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高压(又叫西伯利亚高压)。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3.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2)亚洲东部季风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思考感悟】 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提示:亚洲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的热力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探究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成因
    材料 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但是,在多次航行中,航海家们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使海上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那些装载马匹的帆船,因无风而无法航行,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不得不将其投进大海。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叫作“马纬度”。
    结合材料探究:(1)“马纬度”无风的原因是什么?(2)“马纬度”的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3)除“马纬度”外,地球上还有哪些海区是无风地带?提示:(1)30°纬度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平静无风。(2)不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3)南北纬5°之间赤道附近海区。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成因及特点(1)气压带。
    2.三步法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第一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抓“分布”——突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度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试题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常见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发生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恩克斯堡岛(见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读图,完成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判断,恩克斯堡岛位于70°S与80°S之间,处于极地东风带,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因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故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方向。方法点拨 解该类题的思维过程如下:判断恩克斯堡岛所在纬度→确定所处的风带→判断风向→红旗飘向与风向相反。
    探究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材料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东风”和“西风”的诗句。描写东风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西风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结合材料探究:(1)为什么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东风”一般都是描写春天的,而“西风”是描写秋天的?(2)“东风”和“西风”的性质是怎样的?提示:(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半年主要为东南风,冬半年主要为西北风。(2)“东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西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1.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陆地上的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京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且为西北风;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了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故B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该高压中心为亚洲高压,中心气压高于1 060百帕,势力强盛;正常年份,亚洲高压在1月份时势力最强,因此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冬至。方法点拨 解该类题目的关键:(1)明确天气状况与等压线的关系: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闭合且中间数值低→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2)结合图中气压分布推断季节:北京西北部为高压中心→应该是亚洲高压。可判断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冬季。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有关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压带—冷、暖气团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②—高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2.图示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①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形成低压带;根据风向的偏转情况判断,该图示意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故⑤处信风带为东北风;②处高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动力原因(空气堆积下沉);⑥处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第2题,结合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可知,此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可能发生。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地区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乙盛行东北风,干燥C.丙盛行东南风,干热D.丁盛行上升气流,湿润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丁所在纬度地区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  )5.图示季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夜短B.华盛顿昼短夜长C.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答案:3.C 4.B 5.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乙地为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丙地为东南信风带,干热;丁地为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故C项正确。第4题,四个选项中,A、C两项是热力原因形成的;B、D两项是动力原因形成的,而D项的近地面是低压,故选B项。第5题,从图中可知,赤道低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应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故B项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第6~7题。
    6.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A.甲B.乙C.丙D.丁7.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A.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西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D.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答案:6.A 7.D解析:第6题,冬季,我国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读图,完成第8~9题。8.图中所示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D.赤道低压带9.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答案:8.B 9.C解析:第8题,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压带。第9题,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故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为西北风。
    10.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  、  、  、  。 (2)A处为    (填“上升”或“下沉”)气流;B是      风带,它是      环流圈的组成部分。 (3)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    风。 (4)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  时针方向。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文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②风带北半球,3风向,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示范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教材必备知识精练,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第二节,第三节,第三节天气系统,专项拓展训练,阶段强化专项训练,专项2天气系统,易错疑难集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5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