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选】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全国真题卷+模拟卷+专项复习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开发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开发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解析),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开发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doc、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开发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五年级语文期末质量调研试卷1. 仔细听短文,并回答问题。1. 博物馆整体基调为______ 风格,它的总面积约______平方米。2.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堪称中国大运河的“______”。3. 仔细思考,并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在运河边形成了“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三湾古运河畔。( )【答案】 ①. 唐代建筑 ②. 8万 ③. 百科全书 ④. √ ⑤. ×【解析】【分析】大运河博物馆定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政府网公开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函》同意在扬州建设的大运河博物馆定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三湾风景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主体由博物馆和大运塔两部分组成。博物馆整体基调为唐代建筑风格,采用了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就像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塔高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进入高塔。站在三湾风景区最高的观景台远眺,南北两方分别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边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起点;南边是天中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宫所在。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在运河边形成了“三塔映三湾”的景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空间上函盖大运河上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宗教信仰、饮食风物、戏曲诗词、舟船样式、市井生活,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如何与“一带一路”交汇。简而言之, 这座博物馆就是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详解】1.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学生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关键信息。结合“博物馆整体基调为唐代建筑风格”和“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可知答案。2.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学生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关键信息。结合“这座博物馆就是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可知答案。3.本题考查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学生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关键信息。①结合“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在运河边形成了‘三塔映三湾’的景观”可知是正确的。②结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三湾风景区”可知错误。2. 根据拼音写词语,要求写正确、美观。chàn dǒu wéi gān cù yōng mó quán cā zhǎng bāo fu niǔ kòu diào dù shǒu jí yǎn kuài 【答案】颤抖 桅杆 簇拥 摩拳擦掌
包袱 纽扣 调度 手疾眼快【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颤抖、摩拳擦掌、包袱”的写法。3. 用“√”划出正确的字、音。养尊处优(chù chǔ) 发怔(zhēng zhèng) 飞(驰 弛) 垃圾(筒 桶)家禽(qíng qín) 弗能应(fó fú) 出谋(画 划)策 (绵 棉)羊【答案】chǔ zhèng 驰 桶
qín fú 划 绵【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和字形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找出书写有误的词语即可。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 用指定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我走在放学的路上,路边的花儿对我展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祝贺。(借景物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我走在放学的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物表达自己的难过之情)【答案】路边的花儿都扬起了笑脸,好像在嘲笑我考试得了0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祝贺”可知,此时发生了比较快乐的事情,所以可以借花儿表达快乐之情。题干要求学生仿写,且要借景物表达自己的难过,学生可以借花儿、小鸟、云朵等常见景物进行抒情,难过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走在马路上被路过的车溅了一身水等。言之有理即可。5. 综合改错。(修改病句,共2处)小丽的爷爷今年六十岁了,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经常跟小丽谈起过去有趣的往事。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丽的爷爷今年七十岁了,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经常跟小丽谈起过去有趣的事。【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第一处错误在于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应该把六十岁改为七十岁。第二处错误在于语义重复,“过去”和“往事”重复,去掉一个即可。判断题。6. 汉字从古到今经历的发展阶段依次是: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7. 我们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8. 李叔叔的民歌唱得特别好,经常被邀请去外地演出,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有(盐)在先。( )9. “神机妙算、勤劳朴素、养尊处优、坚强不屈”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一样的。( )【答案】6. ×
7. √ 8. × 9. √【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常识积累。汉字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过程应该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所以是错误的。【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掌握。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所以是正确的。【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歇后语的运用情况。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形容名气很大,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方。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所以是错误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勤劳朴素:指质朴诚实,朴素。养尊处优: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坚强不屈:坚韧、刚毅,毫不屈服。所以是正确的。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爱国是什么?爱国是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爱国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殷切期盼:爱国也蕴含在戍边将士“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___”的铮铮誓言中。2.跟随课文,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夫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这句话选自文言文《__________》,其中“立”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为非作歹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正如《左传》中所说:“__________,必自毙。”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最后毕业于__________大学,她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黄沙百战穿金甲 ②. 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 遗民泪尽胡尘里 ④. 南望王师又一年 ⑤. 何须马革裹尸还 ⑥.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⑦. 矛与盾 ⑧. 存在 ⑨. 要实事求是,言行要前后一致 ⑩. 多行不义 ⑪. 海伦凯勒 ⑫. 哈佛 ⑬. 要正确地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将困难克服,战胜困难的过程也正是自己进步的过程。【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内容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内容是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本题考查的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这连绵的青山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都可以用来埋葬忠勇壮士们的遗骸,何必要再去用马革包裹遗体送回故乡呢!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矛与盾》,原文内容是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本题考查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最早出自《左传·隐公元年》。该成语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3.本题考查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11. 名句积累。(1)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 (2)恻隐之心,__________。(3)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4)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答案】 ① 子规声里雨如烟 ②. 仁之端也 ③. 孤帆远影碧空尽 ④. 君子坦荡荡【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写出错别字。(1)乡村四月 翁卷 (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同情心就是施行仁开始。(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2. 连一连。青山隐隐水迢迢 笑语盈盈暗香去 《寄扬州韩绰判官》 苏轼蛾儿雪柳黄金缕 秋尽江南草未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杜牧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答案】【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写出错别字。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唐)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念奴娇 苏轼 (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阅读短文。13. 仔细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练习。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调查项目购买食品时首要选择常喝饮品类型营养价值包装好看味道好纯净水果汁汽水可乐白开水人数比例72%8%20%24%30%40%6%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后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 ②. 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解析】【详解】略阅读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14. 本文选自(作者)______写的散文______,文章语言______,引人入胜。15. “屏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文中“屏障”是指____________。16. 这段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____________的姿态和____________的地位。【答案】14. ①. 丰子恺 ②. 《手指》 ③. 幽默风趣
15. ①. 指屏风或阻挡之物 ②. 中指左右两边的手指
16. ①. 拟人 ②. 优美 ③. 独特【解析】【分析】【14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如果记不清,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复习巩固。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刻画了五个鲜明的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最后阐明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屏障:本义指屏风或阻挡之物,文章中指“中指”左右两边的两根手指。【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结合“相貌最堂皇的”和“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可知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中指姿态美和高傲的特点。阅读洁白的木槿花①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②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③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④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⑤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⑥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⑦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⑧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普通的中药,并不值钱。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⑨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17.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8. 从第六自然段找出表现廖医生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并在批注处写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赏析词句,完成练习。(1)(母亲)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母亲脸色“晴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一脸的阴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一见洁白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句话通过对母亲的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母亲______的心情。20. 文中的木槿花象征着廖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21. 如果母亲提早知道了廖医生的良苦用心,她会对廖医生说什么?(请试着用上一组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 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小男孩儿生了病,妈妈带她去看医生,但却付不起医药费。一位好心的医生主动帮忙,为了维护母亲的自尊,他告诉母亲木槿花是药材,它可以收购来抵消欠下的医药费,就这样小男孩儿的病痊愈了,后来母亲才知道木槿花根本不是药材。 18. 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
通过“死活不肯收”“拗不过”“硬塞”及语言描写可知,廖医生体谅“我”家困难,真心实意不想收“我”家的钱,说明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尊重弱者,医德高尚的人。 19. ①. 听说“我”的病能治好 ②. 想到无钱付药费 ③. 神态 ④. 语言 ⑤. 感动 20. 心地善良、医术高超、道德高尚、尊重他人 21. 谢谢您的好意,虽然我们家孩子非常需要救治,但是我还是不想麻烦您太多。【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小男孩儿生了病,妈妈带她去看医生,但却付不起医药费。一位好心的医生主动帮忙,为了维护母亲的自尊,他告诉母亲木槿花是药材,它可以收购来抵消欠下的医药费,就这样小男孩儿的病痊愈了,后来母亲才知道木槿花根本不是药材。【18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写批注的能力。第⑥自然段表现廖医生特点的语句为: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这是动作和语言描写,写批注可结合对廖医生动作、及语言的描写去完成。通过“死活不收”“拗不过”“硬塞”及语言描写可知,廖医生体谅我家困难,真心实意不想收我家的钱,说明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尊重弱者,医德高尚的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理解。(1)由前文可知,“我”腿伤的很严重,所以母亲听说能治好后,脸色晴朗了很多。由后文可知,“我”家很困难,付不起医药费。所以母亲想到无钱付药费,所以又一脸阴云了。(2)“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是神态描写,说明木槿花对母亲触动很大。这句话说明母亲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病。【20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可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理解。由廖医生治好我的病可知,他是一个医术高明的人。由廖医生假称木槿花是药材,收购我家木槿花抵珍费的事,可知他是一个尽力帮助别人,不伤人尊严,心地善良,尊重弱者,医德高尚的人。【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可知,母亲不好意思麻烦廖医生,所以应该要体现出不好意思,学生使用上关联词,言之有理即可。22. 作文。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亲友的孩子……你是不是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呢?他们做的事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写下来,题目自拟,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注意细节描写,400字左右。【答案】范文:
印象深刻的人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认识许多人,但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印象深刻。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人,虽然我们不是十分熟悉,但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我哥哥的朋友郑晓天。郑晓天今年大约十二岁,在城北小学上六年级,他个子不高,比较胖,有一个小将军肚,肉乎乎的脸蛋上有一双小眼睛,眼睛虽小但炯炯有神,看他这体型,我估计他一天能吃五碗饭。
郑晓天乐于助人。有一次,我、哥哥和郑晓天一起去超市买零食,我看见一位老婆婆不小心把东西掉在地上了,这时一个熟悉的背影跑过去帮老婆婆捡东西,咦!这不是郑晓天吗?动作可真快!捡完东西他高兴地跑过来,我问:“你帮人捡东西不累啊?还满脸高兴的样子。”他兴奋地说:“我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很高兴呀!”我明白了,我要向郑晓天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郑晓天还非常调皮,是个小捣蛋鬼。有一次,我们在一起玩捉迷藏,他找我们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藏身之处——臭水沟的草丛后面,他从我旁边经过几次都没发现我,我心想:哈哈!我真是聪明绝顶,找到这么个好地方。因为水沟真的很臭,还有许多蚊虫,我闻着臭气,被蚊子咬了许多次,实在受不了了,我自己走了出来。看见他坐着一块大石头上面,翘着二郎腿,悠然自得地休息呢!他看见我就哈哈大笑说:“其实我早就发现你了,故意不叫你,就是让你在臭水沟边多受点苦。”我生气地说:“可恨的家伙,你真是太坏了。”哎,这个大坏蛋让我受了好多苦啊!尽管如此,我们渐渐成为了好朋友。只要有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
郑晓天,就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人,一个乐于助人又顽皮的好朋友。【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辨析,首先明确自己自己要写的人是谁,然后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开头:运用好词好句进行铺垫,写出要描写的人物是谁。过程:具体写出事情的经过,加入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结尾:点名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开发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解析),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doc、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解析),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docx、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