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含解析
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规范练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1广西梧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斯密生于英国苏格兰柯尔卡第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他在家乡读完中学,十四岁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因为成绩优秀被推选到牛津大学深造,主要研究哲学。毕业后先后在爱丁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讲授的课程有修辞学、文学、逻辑学和道德哲学等。当时的大学,虽然还没有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其讲授的道德哲学中已经包含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初步思想。1764年斯密以布克莱希公爵私人教师的身份伴同公爵一道去欧洲大陆旅行。在法国的两年期间,斯密不仅有机会实地考察法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并且认识了法国启蒙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伏尔泰,还有重农主义者的首脑魁奈和杜尔哥等人。斯密从布克莱希公爵那里获得一笔数目颇大的养老金,使其专心从事著述活动有了可能。在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经过多次修改,一部集前人之大成,又用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建立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名著《国富论》终于在1776年出版,从而为产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摘编自孙德常、苏彤《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著成《国富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密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参考答案:(1)原因:个人的努力;个人专业素养高;任教、旅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有一定的经济积蓄;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积极影响:为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其自由主义思想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自由主义”曾一度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局限性: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客观上加剧了阶级矛盾以及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2.(2021广西南宁适应性试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代中后期,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追求财富、满足私欲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生基本目标,士大夫阶层也不例外,士风颓靡,传统儒家所崇尚的德行操守观念受到冲击。同时,程朱理学日渐式微,晚明士人对圣人人格的崇敬和兴趣日趋淡漠。黄道周对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在他看来,王汝中、李贽否定传统道德、怀疑儒学权威,对情欲的肯定、对功夫的否定,会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儒家“君子儒”的人格理想,而“君子儒”人格的瓦解将直接导致朝廷无儒臣可任用,天下无儒学可遵奉,这必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道周编撰《儒行集传》,并于次年刊行。在《儒行集传》中,黄道周借助儒家传统德行理念和范畴概念,建构了一个丰满而立体的“君子儒”人格范型。黄道周认为,儒者之所以成为儒者,关键是以“仁”为本、为实,坚持以道事君,道高于势,“乐其道而忘人之势”。他还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君子不外道而求身,不外身而求道”,修身是实现道的根本途径。除了思想探索、理论建构外,黄道周处处以“君子儒”的人格范型自律,躬亲践履,体现了一个正直士大夫的君子品格。——摘编自许卉《黄道周对儒家“君子儒”人格的建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道周建构“君子儒”人格范型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道周建构的“君子儒”人格范型的内涵。参考答案:(1)背景: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君主专制不断加强;重财逐利风气盛行;程朱理学影响减弱;社会道德观念混乱;明代统治出现危机。(2)内涵:以仁为实;重道绌势(道高于势);修身立道。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因传统社会结构崩溃而新社会结构尚未建立所造成的“文化失调”,因此中国既不能走欧美道路,也不能走苏俄道路,而应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长处。通过乡村建设改变社会结构,以振兴农业来繁荣工业,被他视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1931年6月,他在军阀韩复榘支持下开始了山东乡村建设实验工作。他尝试在乡村设立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村学和乡学,以引导和推动农民参与团体生活,从而达到重建乡村社会结构的目的。为了组织和团结农民,他把民众教育作为重要途径,设立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专门招收本地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进行培训,学员毕业后多被分配到实验区从事乡村建设工作。在改良农业、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开发民智、改善风俗等方面,他也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随着日本入侵和韩复榘倒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工作以失败告终。——摘编自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参考答案:(1)特点: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或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长处;或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政教合一,重建乡村社会结构;以农业促进工业;主张改良,反对革命。(2)评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实验区农村的落后状态;为后人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有益借鉴;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缺乏和平环境,依附军阀,收效甚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天演者,即进化之谓也。该理论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联系中日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严复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政治目的,就是用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反对顽固派的保守思想,向国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严复相信赫胥黎关于生物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最强横有力,谁就是优胜者,谁就能生存,否则就要灭亡。因此,此书一出,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并产生振聋发聩的广泛影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梁启超读到《天演论》译稿,未待其出版,便对之加以宣传,并根据其思想做文章了。(1)根据材料指出严复对赫胥黎的进化论有何突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突破:将生物进化论运用于人类社会,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反对顽固保守思想,强调“图强保种”。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经济、政治的先进。(2)影响: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利用改造,成为反对封建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严复相信赫胥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得出,严复将生物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根据材料“反对顽固派的保守思想,向国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得出反对顽固保守思想等。第二小问,从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对西方认识的逐渐深入等方面来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和政治等方面来分析即可,思想上进化论成为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武器,政治上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5宋明理学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4汉代儒学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朔五年,汉武帝创建太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专用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7美苏争锋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