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桂陵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周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七雄形成: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1)战争特点:七国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 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 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
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庞涓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于是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一直追到马陵,中了埋伏,兵败自杀。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变法运动?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
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得人可免除徭役
1.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楼基础。
各国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成功的原因:1、商鞅变法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并制订了一系列具体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1、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2、应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
它是什么时候,由谁修建的呢?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天府之国;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水和泥沙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A. 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 统一趋势增强C. 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 分封制彻底崩溃
2.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学习目标,战国时期的特点,东周都城,诸侯国国都,诸侯国疆域,角色扮演,大家来发言,都江鱼嘴,飞沙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备课ppt课件,共1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备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桂陵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