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3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5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6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7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明朝的科学成就2.列举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成就
    1.了解明朝的科学成就
    1.列举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成就
    李时珍 (1518-1593)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
    阅读P77页内容,说出《本草纲目》记录了哪些内容?
    记载了药物1800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 (1587-1666) 明朝科学家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并考中举人。后来连续6次会试不第。45岁后转而探求科学工艺之术。清朝建立后,他过起隐居生活,虽贫困但拒不出仕。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18卷,分别记载纺织、染色、谷物加工、制盐、冶铸、舟车、锤锻、煤石烧制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书中绘有120多幅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徐光启 (1562-1633) 明朝科学家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精晓农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全书60卷约70万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作品——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农政全书》
    它们都是总结性的著作,都是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成就。
    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观察下列长城图片,说说长城由哪些军事设施组成?
    明代长城及其附属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用于防御,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406-1420年营建北京城
    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紫禁城,由蒯祥设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前朝后寝格局,前朝由三大殿组成。共有各类殿宇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皇城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京城)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城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小说是哪些吗?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三国间的矛盾冲突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
    运用白话描写,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分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想一想,三部小说有哪些共同点?
    ·三部小说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都表达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表达了人们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水浒传》表达了人们反抗官府压迫的强烈愿望; ·《西游记》表达了人们铲除邪恶的强烈愿望。
    我来说,你来猜——请根据关键词说出作品名称
    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明朝中叶后,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小说满足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创作不敢触及政治 现状,只能在小说中表达对现实和生活的不满。·明代印刷术和刻书业的发展,使小说的传播更快捷。
    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对于右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李时珍 B.《天工开物》——贾思勰C.《本草纲目》——宋应星 D.《农政全书》——徐光启
    3.明清之际,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领域出现了( )A.倡导平等民主的政治思潮 B.适合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C.融合众多艺术手段的京剧   D.图文并茂的农业科技著作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docx、八达岭长城avi、导入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化avi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x、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docx、央视公益广告《保护文物》长秒篇中外名人mp4、故宫简影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评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著作,李时珍明信片,曾记否,宋应星明信片,徐光启明信片,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秦长城,云龙阶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