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28213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七下PPT课件全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明朝的科学成就2.列举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成就
1.了解明朝的科学成就
1.列举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成就
李时珍 (1518-1593)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
阅读P77页内容,说出《本草纲目》记录了哪些内容?
记载了药物1800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 (1587-1666) 明朝科学家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并考中举人。后来连续6次会试不第。45岁后转而探求科学工艺之术。清朝建立后,他过起隐居生活,虽贫困但拒不出仕。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18卷,分别记载纺织、染色、谷物加工、制盐、冶铸、舟车、锤锻、煤石烧制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书中绘有120多幅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徐光启 (1562-1633) 明朝科学家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精晓农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全书60卷约70万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作品——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农政全书》
它们都是总结性的著作,都是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成就。
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观察下列长城图片,说说长城由哪些军事设施组成?
明代长城及其附属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用于防御,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406-1420年营建北京城
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紫禁城,由蒯祥设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前朝后寝格局,前朝由三大殿组成。共有各类殿宇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皇城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京城)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城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小说是哪些吗?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三国间的矛盾冲突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
运用白话描写,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分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想一想,三部小说有哪些共同点?
·三部小说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都表达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表达了人们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水浒传》表达了人们反抗官府压迫的强烈愿望; ·《西游记》表达了人们铲除邪恶的强烈愿望。
我来说,你来猜——请根据关键词说出作品名称
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明朝中叶后,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小说满足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创作不敢触及政治 现状,只能在小说中表达对现实和生活的不满。·明代印刷术和刻书业的发展,使小说的传播更快捷。
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对于右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李时珍 B.《天工开物》——贾思勰C.《本草纲目》——宋应星 D.《农政全书》——徐光启
3.明清之际,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领域出现了( )A.倡导平等民主的政治思潮 B.适合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C.融合众多艺术手段的京剧 D.图文并茂的农业科技著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docx、八达岭长城avi、导入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化avi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x、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docx、央视公益广告《保护文物》长秒篇中外名人mp4、故宫简影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评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著作,李时珍明信片,曾记否,宋应星明信片,徐光启明信片,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秦长城,云龙阶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