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板块4 写作 专题1 审材料,抓关键,选好角度立意高
展开1.(202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考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讨论的是“纪念日的意义”。纪念日是纪念重大事件的日子,材料中将时间比作“单行道”,将纪念日比作“路标”,矗立在一条道路的关键点上,也即纪念日记录着历史上那些关键的时间节点。
那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纪念日呢?材料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提示:“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这说明纪念日帮助我们铭记历史;“带着初心奔向前方”,这说明纪念日提醒我们不忘初心。
题目给出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解释清楚之后,还要具体写出“怎么做”。我们可以联系现实,从国家、社会、个人的不同层面给出具体的做法。
从个人层面来看,意味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地理解纪念日背后的精神意义,并予以传承和发扬;
从社会层面来看,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段,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创作、传播等活动,如《觉醒年代》等红色影视作品的展播;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于关注个体或群体的事迹精神,号召各界,予以表彰与肯定,如纪念建党百年,我们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和表彰活动,如“七一勋章”颁发等。
注意,根据材料当中的“从昨天走到今天”“岁月厚重的注脚”“带着初心奔向前方”等关键词句,可以看出,题目已经限定了“纪念日”的范围:它更偏向宏观的,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纪念日,我们在写的时候便要注意不能只局限于生日、家庭纪念日这种个人的、微观的纪念日。
【参考立意】 ①国家的纪念日(如公祭日、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立足于国家社会的角度,阐发红色文化、家国情怀等立意;②民族的纪念日(如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立足于民族历史的角度,阐发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等立意;③全人类的纪念日(如劳动节、世界地球日等)立足于全人类、全世界的角度,阐发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立意。
2.(2021·江苏省七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也许你会觉得中国取得的成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安定美好的生活根本离不开这些成就。也许你今天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享受者,但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成就,将来你也会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
振华中学准备举办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考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1)材料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由面到点陈述了中国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覆盖科技、扶贫、经济、外交等领域,省略号表示未穷尽,学生还可以写政治、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成就。第二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了中国成就与我们的距离和对我们的重要影响,中国成就是我们安定美好生活的源泉;第二层次阐述了对中国成就的应有态度,我们不仅要做见证者、享受者,还要做参与者、推动者,为未来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启发考生思考当前形势下我们青年一代应怎样看待中国成就,青年一代应以什么样的身份、角色参与、推动中国成就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原则,具有正向引导的积极意义。
(2)任务
①体裁:参加振华中学准备举办的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写一篇演讲稿。写作演讲稿需注意格式,除开头的问候语外,结尾应当有收束语和答谢词。同时,演讲稿的内容要贴近演讲现场实际,语言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②情境:振华中学准备举办的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意味着活动的主体为青少年学生,文稿当表达青少年学生个体的感受与思考。考生应从自身出发认识自己与中国成就的关系,写出当前形势下自己对中国成就的个性思考和真情实感。
③主题:我和中国成就。“我”,指的是振华中学的一名青少年学生;演讲稿中要从“我”的角度思考、阐述。“中国成就”,不仅指中国近年来已经取得的成就,也包括中国未来需努力实现的目标成就;写作的立足点是“今天”,即当今时代,还应兼顾未来。写作时要扣住“我和中国成就”,阐述振华中学的一名青少年学生对“中国成就”的态度以及对“中国成就”的思考。
④要求:“结合材料”规定了写作的内容,演讲稿须基于对“中国成就”的思考。其中,“自选角度”是一个明确的指引,提醒考生不必强求面面俱到,可选取一个方面谋篇布局,完成演讲稿写作。
【参考立意】 ①以青春之我助力中国成就;②亿万你我,成就中国;③中国成就,促我成长。
专题01 抓关键词法(审题立意)-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 这是一份专题01 抓关键词法(审题立意)-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法指导,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专题17 Ⅰ 突破一 审准情境,落实任务,精准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专题17 Ⅰ 突破一 审准情境,落实任务,精准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共6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九章《写作》专题一审准题意: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九章《写作》专题一审准题意,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