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冀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
- 冀美版八上美术 1.西方绘画的色彩 课件 课件 15 次下载
- 冀美版八上美术 2.画漫画 课件 课件 13 次下载
- 冀美版八上美术 2画漫画 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冀美版八上美术 3.书籍装帧设计 课件 课件 11 次下载
- 冀美版八上美术 3书籍装帧设计 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冀美版八年级上册1.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冀美版八年级上册1.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
教学分析:
本课选自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西方绘画的色彩》,在这节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 ,重点介绍了当代东西方最前卫、流行的几种艺术形式。
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先是回顾西方绘画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选取了不同时期色彩表现上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距今两万年以上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穴顶的野牛》;欧洲中世纪意大利的镶嵌画《皇后西奥多拉及其侍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十九世纪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二十世纪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通过回顾知识导入到所学新知识,本课选取了当代不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当今最为流行的涂鸦艺术作品、最前卫的行为艺术作品、表达观念的装置艺术作品。
延伸内容当代艺术的介绍,目的是让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渴求新知识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联系现实生活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这也是遵循了《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倡导。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欣赏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作品,来了解当代艺术的特点和社会作用,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充实提高自己,要有勇于挑战传统,打破传统束缚,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开阔视野,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感。使学生关注社会、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当代艺术所涵养的人文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欣赏
教学目标:
1、欣赏当代不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概括了解当代艺术形式 的特点、与以往艺术阶段的区别变化。
2、通过回顾知识、介绍新知识,大致了解西方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3、认识当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社会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西方美术,从远古时期到后期印象派和现代派时期的几个最典型的阶段。通过欣赏代表作、教师概括其艺术特点,来引入新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彩纷呈的当代艺术》
讲授新课:
涂鸦艺术
涂鸦既“胡涂乱写”的意思,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本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差距悬殊,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势必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叛。于是出现了街头篮球、街舞、街头涂鸦、RAP饶舌歌曲等美国特有的街头文化行为。
特点:早期涂鸦是街头少年的行为,没有多大的艺术性,只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流露出的感情色彩是颓废、消极、反叛。
2、20世纪70-80年代的涂鸦。
特点:由于艺术家的参与,涂鸦开始上升为艺术,作品有了一定的主题,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3、中国的涂鸦艺术:现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福州等地都有专门的涂鸦场所。(体现了政府对这种艺术文化的包容态度)
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教师介绍“北京的涂鸦墙”。2005年为了迎接奥运会,400名志愿者共同创作的作品《奥运向我们走来》。(教育意义:展示了我国年轻的一代热情洋溢、个性张扬,对祖国寄予极大的热情和希望。)
4、互动环节——问题设置: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石家庄,现在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涂鸦现象,破坏了我们的环境,请大家列举一下,谈谈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育意义: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不文明的涂鸦对环境的破坏,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城市的热爱。)
5、介绍现在颇为流行的街头立体涂鸦,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认识立体涂鸦的艺术魅力。
第一阶段总结:涂鸦艺术与以往的艺术形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媒介材料的改变、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行为艺术
首先切入一段视频(关于“白色污染”的行为艺术作品),然后让学生谈谈这是一种什么艺术,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行为艺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艺术家以自身的身体为媒材来做一件事情,把这个表演的过程称行为艺术。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思想内涵。
请学生谈谈对“白色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白色污染是非常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是“世界十大塑料生产国之一”,更是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教师要求大家看了这段视频要有所感触,呼吁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人人都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教育意义:针对当前世界倡导的“低碳生活”环保理念,加强学生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使学生关注社会、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当代艺术所涵养的人文精神。)
3、欣赏图片行为艺术作品《房奴》,请学生说出作品的含义。(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第二阶段总结:行为艺术作品采用的方式是夸张的,所表达的思想是深刻的,表现得主题都是当代社会存在的最严峻问题。
装置艺术
1、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创作,赋予作品新得审美内涵。简单地讲,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欣赏装置作品《喷泉》,请学生回答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2、欣赏几张装置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装置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教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当代艺术的社会作用,是为人类生活所服务的。)
3、通过图片教师介绍中国装置艺术家蔡国强的艺术风格。
(1)、欣赏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艺术家的焰火创意“奥运五环”、“2008张笑脸”、“东方巨龙”等装置作品的图片。
(2)、欣赏视频《历史的足迹》、《牡丹花开》焰火装置表演。
(3)、问题设置:《历史的足迹》、《牡丹花开》的焰火装置,表达出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教育意义: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艺术家利用中国传统的火药文化作媒介,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表达了艺术家对祖国的赞美、热爱之情。
第三阶段总结:装置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为人类生活所服务的,装置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东西方精彩纷呈的当代艺术,认识到了当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不受传统的约束、不受媒材的限制,创作的空间更自由。更多的是与生活的联系,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观念。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多了解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来丰富我们的艺术体验,更多的来关注我们的社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上册1. 美术的世界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面具精品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领域,课 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画漫画优质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