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美术与自我、社会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本教案仅作为个人参考
请根据各地区教学重点
修改删减第六课 历史的风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能够从作品细节中推断其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表现历史,从而达到对艺术品更深入的理解。21世纪教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现艺术家个性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完美人格。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学过美术欣赏,但对于美术鉴赏这样有着更高的要求,1、是感悟式鉴赏;2、是形式鉴赏;3、是社会学鉴赏;4、是比较式鉴赏。学生对于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的表现还没有专门的了解。也就是说,现学生专门的分析和研究艺术的形式美感的也不多,对于艺术的审美表现也较为薄弱。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和发现不同的构图形式美感,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像力在艺术创作进行合理的利用。
2、色彩的运用、雕塑的手法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
3、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形式美感、巧妙搭配运用,使作品构思立意新颖。
4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现如今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历史的积淀。那么在中国,什么地方最能让你感受到历史的辉煌?(北京故宫、兵马俑…)
播放故宫图片:你,看到历史了吗?当你看到这些建筑,想了解历史的时候,都会利用哪些渠道?(上网查资料…)
2、教师解析:很好。除了通过查阅史料、参观博物馆、领略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运用网络等资源外,古今中外的很多美术作品也是带领我们进入历史、了解历史的另一条渠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走看看历史上的风景吧。顺势导入新课《历史的风景》
活动2
一、美术作品与重大历史事件
【新授】
1、作品赏析:《步辇图》
教师提问:
1)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皇帝膝盖上的礼盒里放的是什么?有何含义?
3)禄东赞在画面中是哪个人物?人物表情怎样?
4)画面中人物比例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教师解析:《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画面描述吐蕃国王派使臣禄东赞拜见唐太宗,希望与大唐联姻的场景。坐着的是唐太宗,身穿便装,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将唐太宗画的身形高大展示身份尊贵以及大国姿态,整体呈现出唐初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和睦。
2、作品赏析:《开国大典》
教师提问:油画与历史照片相比,在人物安排、神态等方面均做了哪些改动?为什么?
教师解析:油画《开国大典》前后遭遇三次修改,第一次是1954年后,《开国大典》完成后只三年,不幸发生了“高饶事件”,国家领导人中涂掉了高岗; 第二次是1972年,由于当时“打倒刘邓”事件后,去掉了刘少奇。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第三次,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于1973年7月8日因癌症扩散不幸逝世。所以,在1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
教师小结:《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3、作品赏析:《天安门》
教师解析:天安门,她承载着14亿炎黄子孙的梦想和期望,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特殊的意义。而去天安门前拍照留影,在五湖四海的中国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品以进京游览的人们在天安门前留影的普通情景为契机,反映了在中国人心目中,天安门不仅是一座古代建筑,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小结】
美术的认识和教育作用,可以说在历史画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一件有关历史重大事件的作品,一方面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面,另一方面也融入了艺术家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活动3
二、美术作品中的风景和历史
【新授】
1、作品赏析:《瑞鹤图》
教师提问:
1)画面内容画的是哪里?如何辨别?(皇家宫殿,皇权的象征)
2)屋顶上这么多鹤有什么特殊的寓意?(空中的白鹤围绕着屋顶成一个环形盘旋,这是天下太平的象征)
3)这幅作品的有何寓意?(期盼国运昌盛)
教师赏析:此画是宋徽宗赵佶之“御笔画”,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构图中一改常规花鸟画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2、作品赏析:《春潮》
教师解析:画中五只展翅奋飞的海鸥,翱翔于喜人的春浪潮头之上,强烈的传达出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小结】人们始终有认识历史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想象,除了文字表现,美术图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透过历史画作,让当代的我们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
活动4
【拓展】
展示《拿破仑加冕》、《美杜萨之筏》,组织学生欣赏,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选取的是什么样的特定场景?
3)突出了哪些细节?
4)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或立场?
学生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教师解析:
a、《美杜萨之筏》这幅画题材来自现实生活,以真实的海难事件为题材,反映由于法国政府的过失,一艘帆船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该画取金字塔式的构图,右下角是已被浸泡得变色的尸体,左面是抱着儿子遗体,衰落得无法动弹的老水手,第三组人是坚持了14天的幸存者,他们发现了海平面上的一点帆影,正在把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到高处去挥舞衣衫,那个高举红巾者代表着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对正义和幸福的未来的向往。在画面上,船帆与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金字塔的构图,成为画面的中心,向观众明白展现出木筏在海上飘荡的情景。有的人已经死去,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着亲人的尸体陷入沉思……而一堆振臂向前的人冲破了稳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缚,又构成一个动荡、富于激情的三角形。
b、《拿破仑加冕》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的典礼于1804年12月2日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拿破仑加冕后称拿破仑一世,这距法国第一次举行皇帝加冕仪式已有一千多年。这位35岁的欧洲的征服者自己将皇冠放在了自己的头上,并为皇后加冕。
实际情况是,霸道又傲慢的拿破仑自己从教皇手中夺过桂冕为自己戴上了。画家为避免尴尬,作画就煞费苦心地选择了整个加冕仪式的后半段:拿破仑加冕完成以后,再亲自为皇后约瑟芬戴上的过程。
全画长接近十米、高度六米,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数百位,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等。如此大作却能做到连约瑟芬的丝绒披风都毫毛毕现,质感高贵逼真。不得不让人佩服大卫的本事。
活动5
【总结】
美术作品反映历史,而人民是历史的真正的创造者。美术作品展现出来的历史,是通过作者的主观认识和理解,经过修改和加工从作者的主观角度去再现的,艺术家在面对特定历史题材时表现出来的个性才是关注的焦点。
最后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与学习中留意以历史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品,自己提问并寻找答案。
安排学生课后选择一幅反映历史事件的美术作品,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口头回答自己的发现。
这一环节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获奖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优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品赏析,创作实践,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课 托物寄情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课 托物寄情优质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