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4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5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6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7页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29)选择性必修1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雪线高储雪少,雪线高度的判读,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中。为什么冰纯、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他们在天山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一)自然带地域差异的形成
    (二)沿海与内陆地区地域差异的形成
    (三)低纬和高纬地区地域差异的形成
    (四)不同大小尺度上的自然环境地域差异
    案例: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贤内助,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在湿润区,钠钾钙镁易淋溶并迁出,土壤和水含盐量低,植物生长良好;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钠钾易淋溶,钙镁大量保存,土壤中形成钙积层,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在干旱区钠钾钙镁大量保存,土壤和水含盐量高,植物生长不良。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是否相同,为什么?
    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于气候的分布密切相关,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图更方便于掌握。(尤其要注意几个容易错的。)
    注:一种气候可对应多种自然带,一种自然带也可对应多种气候
    (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东西向延伸、南北向(纬向)更替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是否相同,为什么?
    (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赤道向两极
    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明显?
    低纬、高纬地区表现明显(横贯大陆东中西岸)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纬度地带性
    总结: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赤道向两极
    案例:非洲的自然带分布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是否相同,为什么?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沿海向内陆
    (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南北向(经向)延伸、东西向更替
    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沿海向内陆
    3、分异表现: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经度地带性
    总结: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沿海向内陆
    例: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1)自然景观①→②→③的变化是以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 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 (A. 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
    例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的变化
    海陆分布不同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
    案例:我国东北到西北的自然带演变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三、垂直地域分异-影响因素
    形成这样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沿等高线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1、影响因素:海拔高低。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地带性。
    基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基带:垂直自然带的底部
    3、分异规律:①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所在地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可用于判断南北半球和地理位置)
    3、分异规律:②垂直带谱变化与所在的纬度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变化相似。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42°N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
    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①纬度:负相关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纬度差异)
    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山地所在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②海拔:正比
    4、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③相对高度:正比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坡向差异)
    阳坡光热充足植被分布上限比阴坡高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北半球南坡为阳坡 北坡为阴坡
    山北水南为阳 山南水北为阴南半球北坡为阳坡 南坡为阴坡
    阴坡 阳坡
    阳坡 阴坡
    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坡向——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南坡自然带与北坡的差异
    纬度愈低,海拔愈高,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 则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
    思考: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阳坡、迎风坡,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思考: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带谱
    分析非洲最高峰、“赤道之山”——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
    读我国90°E附近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M坡最有可能是(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2)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答案:
    (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我国秦岭山脉南北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岭南坡与北坡植被长势的差异并说明原因。(2)秦岭山脉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试说明原因。
    (1)差异:秦岭山脉南坡植被长势优于北坡原因:与北坡相比,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秦岭山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比北坡好
    (2)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自然环境南北分异明显,且山地垂直分异显著,为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
    5、雪线:(1)含义:高山常年积雪的下界(最低海拔线)
    A- 气温(热量和纬度)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雪线阳坡高于阴坡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雪线高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低
    北半球山体阳坡与阴坡雪线示意图
    阳坡 阴坡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B- 降水(雪)量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降水丰沛,积雪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稀少,积雪少,雪线高
    背风坡 迎风坡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植被差异
    喜马拉雅山脉冈仁波齐锋冰川
    C- 地形坡度坡度越陡,摩擦力小,雪被薄,雪线越高坡度越缓,摩擦力大,雪被厚,雪线越低
    日本富士山的夏季与冬季积雪
    D- 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 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气候变化与雪线升降示意图
    E-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
    珠穆朗玛峰南坡(阳坡与迎风坡)
    F- 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若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降水>气温)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雪线低
    雪线:(2)影响雪线海拔的因素:迎风背风 比 阴坡阳坡影响更大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
    ①气温越高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
    ②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③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
    ①陡峻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
    ②阳坡比阴坡温度高,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③同一坡面,夏季雪线高于冬季。
    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读我国山地林线高度分布图,完成
    (1)下列有关不同地区山地林线海拔比较及主导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比华北平原林线高—热量B.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林线高—水源C.云贵高原比东北平原林线低—地形D.青藏高原比华北平原林线低—海拔(2)图中A地成为我国山地林线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水热条件较好B.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水热条件较好C.地势高,冬季受寒潮的影响较小,气温较高D.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气温低,降水少
    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喜马拉雅山脉纬度较低,海拔高,南北坡的山麓处于不同的陆地自然单。
    1.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植被类型吗?为什么?
    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1.南坡与北坡的山麓带分别是什么植被类型?南坡山麓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山麓带为高山草甸草原。2、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北坡自然带谱差异并解释原因?差异: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 原因:喜马拉雅山南坡纬度低、迎风坡、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复杂3、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不一样?●南坡分布海拔较高,因为南坡为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为背风坡,分布较低。喜马拉雅山南坡为阳坡。
    读甲、乙两座山峰南坡与北坡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两座山峰可能分别位于()A.阿尔卑斯山脉、天山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秦岭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2)甲山峰雪线低于乙山峰雪线的主要原因为()A.纬度高,气温低 B.距海近,降水多C.山峰坡度较缓 D.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一)地方性地域分异的形成
    通过地形、岩石风化、洋流、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
    案例:温带湿润区的地方性分异形成
    1、含义:指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分布现象。相比于自然带地带性分布,某地本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出现的现象。(缺失、改变、约束、块状)
    3、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①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等的热带雨林气候。
    原因:①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②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③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3、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②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墨西哥高原。
    原因:地形以高原为主,气温低,对流较弱,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3、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③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33°N以北
    原因:①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②地处背风坡,降水稀少。
    3、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④非洲缺失温带大陆性气候。
    (2013年海南)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喇叭沟口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3.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最宜选在 ( )  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10下旬          D.11月中旬
    在草原上,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到地势低洼的地方。由于蒸发强烈,钠钾在土壤表层不断累积,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便形成盐碱地。盐碱地水土中含盐量高,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兔绒向前在草原上的斑块。
    自学窗:从分布特点推测成因
    岩石风化产生的黄土,颗粒较细,易于被流水和风搬运。根据黄土搬运方式,可将堆积的黄土分成水成黄土和风成黄土。 在我国东北的湿润与半湿润区的过渡区,山脉西侧往往有宽度较大的黄土堆积,二东侧黄土少见。这些黄土结构紧实,缺少钙,符合水成黄土的特征。据此,很多学者判定这里的黄土为水成黄土。 地理学者根据分布特点,认为这里的黄土是风城黄土。第一,若是水成黄土,则山脉的两侧都应有相应的黄土台地分布,只有风成黄土,才有可能仅分布于山脉冬季风迎风一侧。第二,水成黄土的宽度较窄,风成黄土的宽度较宽。这些黄土显示出于水成黄土接近的特征,则可能是堆积后长期流水作用的结果。 地理事物的成因不同,所呈现的分布特点就不同。地理学家通过研究事物的分布规律,推断事物的成因,为科学分析事物的成因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丙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的自然带为(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 2.左图中甲、乙两地相同的是(  )A.气候类型B.大气环流C.自然带D.盛行风
    图反映某城市位置及城市绿化带景观。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绿化植被多为(  )A.常绿阔叶树种 B.常绿硬叶树种C.落叶阔叶树种 D.针叶树种4.结合该城市地理环境特点,判断城市绿化带中水渠的主要作用是(  )A.居民供水 B.养殖 C.灌溉 D.防洪
    转场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图为我国某山地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季牧场。读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夏季牧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与山地四季牧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  )A.山地所处纬度 B.山地相对高度C.山地岩石类型 D.山地坡向
    读亚洲东部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7~8题。7.P自然带在大陆东岸比西岸分布的纬度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大气环流、地形 B.太阳辐射、洋流C.大气环流、洋流 D.太阳辐射、地形8.图中自然带南半球缺失的有(  )A.F、P B.P、HC.F、H D.E、F
    读图,回答第9题。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9.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10题。10.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的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结合图回答11~13题。11.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5000米 B.3600米 C.2200米 D.50米12.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大西洋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13.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14.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针叶林带 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④常绿阔叶林带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①  ④ 山地垂直 山顶与山麓相对高差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课教学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差异,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补充1基带,补充2雪线,地方性分异规律,土壤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完整版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自然带的命名,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气候类型,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习目标,西双版纳森林景观,蜀南竹海景观,东北的森林景观,内蒙古的草原景观,新疆荒漠景观,热带雨林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