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七仿用句式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七仿用句式,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两句话,仿照示例,自选对象,另写一段话,仿照句子,另写两句话,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示例:希冀于平原的辽阔,于是我选择了奔跑,骏马的嘶鸣激荡了旷野; ; 。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画线语句一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书籍把作者和读者连接在了一起,成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凝聚起了更为厚重笃实的记忆, , 。书籍让更多的作者与读者在同一条河流中畅游,对同一处风景进行相似或相异的解读。
4.请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与其前面的语句结构相似、修辞手法相同、语意相关的句子。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 ;长城,是我不屈的脊梁; 。
5.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6.仿照示例,自选对象,另写一段话。要求:意蕴丰富,有文采。
示例:栏。
倚栏。
倚栏远眺。
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7.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吗?
8.仿照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一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1)奋斗对事业说:“有了我,你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事业对奋斗说:“ ”
(2)成功对挫折说:“有了我,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挫折对成功说:“ ”
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段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10.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把厚书读薄的人是智慧的,他找到了方法;把薄书读厚的人是明达的,他多出了几分创见。
11.依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描写对象进行仿写,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示例:春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
像种子撒播在山川大地
一个个嫩黄的芽探出头来
开始了生命蓬勃成长的历程
1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1)第一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
(2)第二副:上联:
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
13.请从下列四副对联中任意选出两副,分别指出它们最适宜在哪种场所悬挂,并简要说明理由。
A.上联:天地无私,贵贱皆是角色 下联: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
B.上联:文辞真比丰年玉 下联:气味还同幽壑兰
C.上联:人受冻寒非我愿 下联:世皆温暖是吾心
D.上联:玉管香浓花研雨露 下联:金壶汁洒纸泼云烟
(1)选择( ),适宜场所: 。
理由:
。
(2)选择( ),适宜场所: 。
理由:
。
1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满足既像心中的一汪甘泉,流淌着安静温暖的幸福;满足又像心中的一块巨石,阻断幸福的路。
15.请以“水滴”和“大海”为话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似。
示例:莲花之所以能够“亭亭净植”,是因为它娇艳不失清纯,出淤泥而不染;梅花之所以能够“香自苦寒来”,是因为它坚韧不屈,不畏严寒风雪。
16.根据画横线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
“人”有两笔,一笔写快乐,一笔写烦恼。快乐和烦恼是人生腾飞的双翼,快乐是得意时不以物喜的满足,烦恼是失意时不以己悲的淡定。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只要你枝繁叶茂,我愿意永远深藏地底:这是虬根对大树的深情告白。
答案:
1.示例希冀于天空的苍茫,于是我选择了翱翔,苍鹰的搏击震撼了蓝天 希冀于民族的未来,于是我选择了创作,文字的沧桑渲染了人生
2.答案示例没有希望,青春就如枯藤,无论怎么浇灌,都只是抽不出枝条的随意摆动;没有希望,青春就如断流,无论怎么召唤,都只是流不出山谷的无力挣扎;没有希望,青春就如浮萍,无论怎么漂游,都只是扎不下深根的随波逐流。
解析解题时要按照“没有……/……就如……/无论……/都只是……”的形式来组织语句,“就如……”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无论……/都只是……”要紧扣比喻展开叙述。此外,三个句子要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3.答案示例拓展开了更为丰富瑰丽的想象 磨砺出了更为深刻锐利的哲思
解析仿写要分析语境,句子的内容要表达书籍的影响,句式为“动词+更为+两个形容词+名词”。
4.答案示例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 泰山,是我高昂的头颅
解析要注意语境,要选取中国的标志性事物,表达的是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5.答案示例就像下棋走棋子一样,如果第一枚棋子走错了,剩余的棋子都会难行;人生的棋子从一开始就要走好。
就像盖房子打基础一样,如果基础没有夯实打牢,上面的房子都会不稳固;事业的基础从一开始就要扎牢打好。
解析示例是个比喻句,用穿衣服扣扣子来比喻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自选话题,仿写时要寻找合适的喻体,句子结构可用“就像……/如果……/……都会……/……从一开始就要……”。
6.示例月。望月。望月凝思。望月凝思,明月何时照我还。
7.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吗?
解析“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体现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同时最后一句采用问句的形式,整体的情感是凄美的。注意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可从写景的古诗词中寻找切入点,注意语言优美。
8.答案示例(1)有了我,你才有勇往直前的目标。(2)有了我,你才能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明显是两组对话:一是奋斗与事业的对话,二是成功与挫折的对话。仿写时可以从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即可。
9.答案示例(1)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2)危机中,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
解析从所给示例来看,基本句式为“……/……总显得那么……/它……/不……不……/……”。从内容上来看,自选话题,更具有开放性,但要注意整体的立意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10.答案示例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解析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把……/他……/把……/他……”。从内容上看,分号前后的内容应该形成对照,并且对这两种人生态度都应给予肯定。
11.示例雪花,纷纷扬扬,纷纷扬扬/给庄稼披上了厚厚的衣裳/小麦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自己和太阳一样遍体金黄
12.答案示例(1)戏水沐风咏歌回 (2)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
解析拟写时须注意内容来自材料,形式对仗,上下联相同位置不要重字。
13.A 演艺场所 从“皆是角色”和“只换衣冠”可判断
B 学校、书房等文化场所 从“文辞”“气味”“幽壑兰”等词语可看出
C 服装店、裁缝店、鞋袜店等 从“受冻寒”“皆温暖”可看出
D 文化用品店 从“玉管”“研雨露”“金壶”“洒纸”等词语可看出
14.答案示例欲望既像心中的一片风帆,满载着顽强拼搏的力量;欲望又像心中的一只魔爪,掌控力量的方向。
解析例句体现了事物的正反两面性,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15.答案示例水滴之所以能够穿石,是因为它目标坚定,持之以恒;大海之所以能够洪波涌起,是因为它容纳百川,永不满足。
解析例句采用倒装的因果复句“……之所以……/是因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由于某种努力而产生了一种结果,给人以启迪。
16.答案示例一笔写前进,一笔写后退。前进和后退是人生攀登的双峰,前进是不畏高山险阻的勇气,后退是不恋高官厚禄的智慧。
或:一笔写朋友,一笔写对手。朋友和对手是人生奋斗必备的双剑,朋友是你黑夜前行时的一支火把,对手是你跌倒时跟你较劲的一位良师。
解析根据示例,可以看出人生的“两笔”是相反相成的,据此展开联想。
17.示例只要你姹紫嫣红,我愿意一直陪衬在侧:这是绿叶对花朵的郑重承诺。 只要你波澜壮阔,我愿意不停奔流汇聚:这是小溪对大海的真诚倾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33复习任务群四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分点突破七仿用与变换句式第2课时变换句式,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33复习任务群四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分点突破七仿用与变换句式第1课时仿用句式,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2考点练3仿用句式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文中画线句做相应仿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