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文件包含专题09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09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浙江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与人歌而善①,必使反之②,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注】①善:唱得好。②反之:再唱一遍。
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
2.(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
(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
3.(2022·北京西城区一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注】。”(《颜渊》)
材料二: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材料三: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注】鞟:去了皮毛的革。此句是说虎豹与犬羊的皮毛花色不同,如果去掉皮毛,它们便无区别。
(1)材料一中子贡的“文质观”来源于老师孔子。请写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与子贡意思相近的话,并对孔子的话做出解释。
(2)请结合材料三解释,孔子说的“君子不忧不惧”是以什么作为前提的。在你看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与此前提有着怎样的关联?请在这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做简要说明。
4.(2022·山东潍坊市一模)下列各项有关《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曲《枉凝眉》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两句唱词,暗含了“木石前盟”所交代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身份: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神瑛侍者。
B.正册判词“堪怜咏絮才”,运用典故表现林黛玉的敏捷才思;“玉带林中挂”谐音与倒置的手法暗示林黛玉的命运结局。
C.《红楼梦》中的灯谜大都隐括人物命运,如“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以断线风筝隐喻惜春远嫁不归。
D.刘姥姥是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她受王熙风托付,后来在巧姐被舅兄算计出卖的危急关头将她救出,体现出她知恩图报的品质。
E.《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率真的湘云、怯懦的迎春、温顺世故的袭人、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晴雯等。
5.(2022·天津河东·一模)《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母携众女眷于藕香榭赏花饮酒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姐妹趁兴起社,分题做了十二首菊花诗,赋景咏物,不落俗套。作者曹雪芹通过各人所作的诗,突出了人物性格,暗示了人物命运。请依据下面这首菊花诗和判词,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中,找出真正的作者,并结合诗歌和小说阐述这样选择的理由。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022·浙江温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子曰:“盖有不知①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当是时,作者备矣,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朱熹《论语集注》)
【注】①知:知道,懂得。
6.孔子强调自己要“多闻”,其实在谈交友之道时他也说要“友直,__________,友多闻”。“折衷”一词意为“__________”。
7.后人因对孔子评价的不同,对“述而不作”的理解也会不同。杨伯峻便认为,此处的“作”可解为“不知而作”,这与朱熹的看法有何差异?
(2022·浙江绍兴·一模)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8.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以仁德的人为友,可以提升自我,在《周而不比》中也提出了益友标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9.从二、三两则材料,归纳察人而友的方法。根据材料三,你觉得《论语》中谁可以成为益友并说明理由。
10.(2022·天津和平·一模)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州、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之前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
苏童《八百米故乡》
请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乡土性”“地缘与血缘”的相关内容分别阐释材料中“团聚”“失散”的现象。要求:1.观点与现象对应;2.不超过120字。
11.(2022·天津南开·一模)高中阶段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形成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鉴赏能力得以提升,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请以《乡土中国》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读通、读懂一部学术著作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或以《红楼梦》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阅读鉴赏长篇小说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
12.(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这样的场景: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1)上面描写的场景发生于小说哪个重大事件中?这一事件引发了哪些后果?请简要概括这一事件,并举一例说明后果。
(2)上面的场景表现出探春哪些特点?请写出两点。
(3)你写出的探春特点在小说其他哪些情节中也有表现?请任选一个特点,举出一处情节,简要解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年高考语文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语病(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三两则材料,归纳察人而友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Word版附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