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6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882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6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882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6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882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教材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含答案
新教材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6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6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例1.《天工开物》中关于胡粉的制法如下: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简,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糊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胡粉的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属于弱电解质C.胡粉属于碱式盐D.“外以盐泥固济,纸糊甑缝”主要目的之一是防止醋酸挥发逸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铝、氢氟酸都属于强电解质B.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淀粉溶液C.离子化合物都含有金属元素D.按性质分类二氧化氮属于酸性氧化物2.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新型锂电池的材料-硅酸铁锂B.用于泳池消毒的材料-氯酸钠C.京张高铁站台立柱的材料-硅酸盐D.可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材料-聚乙醇酸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研制疫苗化学学科与生命、医药等领域形成很强的交叉融合B垃圾分类“可回收物"中的玻璃、塑料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蚀刻五金利用FeCl3的氧化性蚀刻不锈钢广告牌、印刷铜版D污水处理处理剂PAC(聚合氯化铝)可使废水中细小颗粒絮凝4.国画《牧牛图》的颜料有“石色”、“水色”,“石色”从矿物中提取,如石绿[化学式],“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分子式C15H11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纯净物 B.“石色”耐酸、耐碱C.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D.保存不善的国画,“水色”容易变色5.如图所示为处理含氟、磷污水的工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艺中涉及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B.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容易造成水华C.“调整pH”时需加入过量NaOHD.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需选用烧杯、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13.某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制取FeCl3和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FeCl3的两个方案如下:方案一:FeCO3FeCl2FeCl3方案二:FeFe(OH)3FeCl3①步骤I中另一种试剂为_______(填化学式)。②I~IV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填字母)。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2)制取Fe(OH)3胶体的两个方案如下:方案一:方案二:①方案_______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_______,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为_______。②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例1.【答案】A【解析】A.制备胡粉的过程中,Pb从0价升高到+2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为醋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B正确;C.胡粉的化学式为,属于碱式盐,C正确;D.醋酸易挥发,装置不密闭会导致其逸出,最终产率下降,D正确。答案选A。1.【答案】B【解析】A.氯化铝属于强电解质,氢氟酸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B.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淀粉溶液,故B正确;C.离子化合物不含有金属元素,如铵盐,故C错误;D.按性质分类二氧化氮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N的化合价改变,故D错误;故选B。2.【答案】D【解析】A.硅酸铁锂是不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B.氯酸钠中不含C元素,属于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C.硅酸盐不含C元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D.可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材料的聚乙醇酸是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3.【答案】B【解析】A.研制疫苗需要化学学科与生命、医药等领域形成很强的交叉融合,故A正确;B.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氯化铁溶液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该反应可以蚀刻五金,故C正确;D.PAC(聚合氯化铝)在溶液中能够发生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污水处理,故D正确;故选B。4.【答案】B【解析】A.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正确;B.“石色”从矿物中提取,如石绿[化学式]能够与酸发生反应,若酸为HCl,则二者反应产生CuCl2、H2O、CO2,B错误;C.“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分子式C15H11O6)从蓝草中提取花青,花青属于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花青可用有机溶剂从植物中萃取出来,C正确;D.若国画保存不当,其中颜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物质颜色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5.【答案】C【解析】A.该工艺中上清液属于溶液、絮凝沉淀属于胶体、含磷、氟污水属于浊液,故A正确;B.含有大量磷元素的污水进入河流会使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故B正确;C.“调整pH”时若加入过量NaOH,过滤后上清液中仍有大量氢氧化钠,有强碱性,不能达标排放,故C错误;D.烧杯、玻璃棒、漏斗用于过滤,胶头滴管用于调整pH,故D正确;故选C。6.【答案】A【解析】A.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Na→Na2O2→Na2CO3→NaOH符合一步实现,A项正确;B.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但碳酸钠无法一步转化生成过氧化钠,B项错误;C.Al2O3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Al2O3→Al(OH)3不能一步实现,可以用Al2O3先与酸反应生成Al3+,然后与碱反应生成Al(OH)3,C项错误;D.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生成氧化铁,D项错误;答案选A。7.【答案】D【解析】A.“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体现物质的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飞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不是蛋白质,故B错误;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焰色试验的现象,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答案选D。8.【答案】B【解析】①冰水混合物组成为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是共价化合物;②H2SO4属于纯净物,是共价化合物;③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④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⑤含氧40%的氧化镁是氧化镁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纯净物,MgO是离子化合物;⑥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⑦密封保存的NO2气体和四氧化二氮存在化学平衡属于平衡混合气体,是混合物;⑧CuSO4、5H2O属于纯净物,是离子化合物;⑨液氯是液态氯气属于纯净物,属于单质,既不是共价化合物也不是离子化合物;⑩C5H10不一定表示纯净物,可能是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混合物;A.为纯净物的是①②⑤⑧⑨,A错误;B.为离子化合物的是⑤⑧,B正确;C.为共价化合物的是①②,C错误;D.为混合物的是③④⑥⑦⑩,D错误;故选B。9.【答案】A【解析】A.胆矾是纯净物,苛性钠是强电解质,碳酸是弱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B.氢溴酸为混合物,B项错误;C.氯化银为强电解质,C项错误;D.盐酸为混合物,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答案选A。10.【答案】A【解析】A.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从而具有净水作用。在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而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侯氏制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将反应产生的NaHCO3经过滤、洗涤、灼烧,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在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料酒和食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因而具有特殊香味,由于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烧菜用过的铁锅,在灼烧时,Fe与O2反应产生Fe2O3,因而常出现红棕色斑迹,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D【解析】A.豆浆主要是豆类蛋白质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为1~100nm),胶体属于介稳体系,故A正确;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胶体遇电解质易发生聚沉。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就是含有胶体的江河水接触含电解质的海水发生聚沉,与豆浆中加入盐卤汁或石膏,可加快凝聚成豆腐的原理类似,故C正确;D.蛋白质高温蒸煮时发生变性,失去了生理活性,故D错误;故选D。12.【答案】(3)③⑤ ①② ④ ③ ⑥ 【解析】①液氧即是液态的氧气,是单质;②液氢是液态的氢气,是单质;③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且为有机物;④N2O4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为氧化物;⑤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故钛合金为混合物;⑥NiFeO4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故为盐。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⑤;属于单质的是①②;属于氧化物的是④;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③;属于盐的是⑥。13.【答案】(1)HCl ab (2)一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利用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射向胶体溶液,若形成光亮通路,则是胶体 Fe(OH)3+3H+=Fe3++3H2O 【解析】(1)①步骤I中FeCO3转化为FeCl2,铁元素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应使用的试剂为盐酸,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FeCO3+2HCl=FeCl2+CO2↑+H2O;步骤Ⅱ是用氯气作氧化剂,氯气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故答案为:HCl;②步骤Ⅰ与步骤Ⅳ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步骤Ⅱ反应前后Fe元素由+2价变为+3价,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应该是铁、氧气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步骤Ⅱ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类,故答案为:ab;(2)①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会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则方案一能够制得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为:利用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射向胶体溶液,若形成光亮通路,则是胶体,故答案为:一;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利用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射向胶体溶液,若形成光亮通路,则是胶体;②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继续加入盐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故答案为:Fe(OH)3+3H+=Fe3++3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考点复习训练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小题必练2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