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共54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共54张PPT),共54页。
知识清单
考点1: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立足全文,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从中心句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主要特性。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或某一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之理(原因、规律、道理等)。
考点2:说明的顺序
事物的特征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呈现出来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步骤、制作过程。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内,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式地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人民英雄纪念碑》。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有十种逻辑顺序:
现象一本质,特点一用途,原因一结果,整体一部分,主要一-次要,概括一具体,具体一抽象,简单一复杂,特殊一-一般,分析一综合。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主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
考点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特征,阐明事理。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十种:
说明方法作用常用的答题格式
举例子
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分类别
条理清晰,有条不紊,突出强调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列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资料
引用来加以说明,准确具体地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引用说明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作比较
更准确具体深刻地突出强调了被说明事物特征。
下定义
用科学简明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打比方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化复杂为简单 ,化抽象 为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
直观明了地说明事物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或使人们对所说明的事物特征认识更准确具体。
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生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考点4: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最本质的要求是准确。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如何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呢?通过确切的数字,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
考点5:说明文题目及说明语段的作用
说明文题目的作用往往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修辞特点来归纳,其作用大致有吸引读者,引起思考;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说明文语段开头段落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激发阅读兴趣,总分总结构中的总领全文;中间段落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等;结尾段落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补充说明该事物其他方面的特点或注意点,使说明内容更全面。同学们要通过观察,学会识别说明文语段作用的题型或变式题型;通过练习,总结出说明文语段作用的答题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考点6: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
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为文中原句的转述,或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转述。做这类题要培养细心的审题习惯。说明文阅读选择题的所有选项都源于提供的文本,因此,做题时要准确地找出选项对应的文本信息。
考点7:开放性试题
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阅读选文后的感受、启发、体会。主要包括选文知识运用类、想象类、列举类、献策类、广告警示类等。
考点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个 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阅读的材料多以图表、图画、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正逐渐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的方向也会逐渐向“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发展。考查主要为信息的提取,探究材料得出结论等。具体的考查形式有综合性学习或与文本阅读并列进行考查、多则文字材料的阅读、多则文字材料与图表的结合等。
考点1:说明的对象
问题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方法指导: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
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首尾段用。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方法指导:一看题目,二在首段中找,三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方法指导: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首先、其次、还、此外等词语。
考点2:说明的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方法指导:(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的三种顺序。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补充:理清说明顺序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一般用空间顺序。
(2)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上所述”等词语。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主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
类型:指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方法指导:完成这类考题,需要知道说明文常用到的结构,分析时要注意文章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还要理清说明顺序,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以根据顺序来划分。例如: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常按并列方式安排;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考点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学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打比方、列数字、引资料、下定义)的主要特点,然后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方法指导: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上表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答题格式:(示例:举例子)本句(本段)运用了XX的说明方法,举有代表性的x x例子更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考点4:说明文的语言
常见考题类型: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方法指导: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变成了...,不符合实际。(5)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语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等”“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4:从文章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语句,并体会。
方法指导:找出语言表达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2)找有大概数推测估计的句子;(3)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
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方法指导: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类型6:对整篇文章语言风格的评析,或对具体段、句、词的评析。
方法指导: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B.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
A(准确)是一 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做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谈,比如可以选一句话为例子。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或句、词)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或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或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考点5:说明语段的作用
类型:XX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的说明方法,说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作用)。
3.结合修辞手法谈: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考点6: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
类型: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择题)
方法指导:
1.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词“正确、错误、最符合文意、不符合文意”等。
2.细读选项,弄清说明内容。
3.根据选项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筛选信息的句段,仔细分析比较,整合信息。这一步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筛选信息。关键词如“首先、其次、另外、凡是、大多数、有时”等,关键句包括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问题前后句等,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效信息。
4.下结论,进行选择。
答题步骤:
1.“找”。根据题干信息,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段落,并用铅笔在原文中勾画出来。
2.“比”。将原文和选项进行比较。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的侧重、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等方面辨析异同。
3.‘排”。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先排除两个选项,再对剩下的两个选项进行慎重比较,有理有据地选择。
(附)说明文选择题顺口溜:
咬住原文不放松,答案就在原文中。先看标题明对象,再读全文做标记;依据段意再整合,理清结构通大意;深度题干明方向,落实原文对应句;最后巧比看差异,得出答案较容易。
考点7:开放性试题
类型:主要包括选文知识运用类、想象类、列举类、献策类、广告警示类等。
具体的题型如:选文知识运用;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和材料链
接谈一点看法和设想,或者写一两句宣传语等。
方法指导:
1.选文知识运用类试题:要求学生能运用选文中说明的道理和规律来解释现象。完成这类试题,首先必须仔细阅读选文,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找出选文说明对象或现象与所给材料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选择选文中相应的答题知识点;最后运用选文中的知识点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后面几类题:一是结合原文主旨和生活实际,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特征,合情合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借用材料分析题的一些做题方法,例如寻找材料和选文的相同点,据此进行概括或拟写宣传语等。(回答这类试题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或现实生活来谈,要有自己的明确观点,可以引用名言来论述,语言要简洁,不能超出限制的字数。)
考点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主要考查类型:
1.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作解释,并利用文本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
3.能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根据写作意图,对文章的观点及其证据的充分性等方面作出评价。
5.利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方法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6.理解材料中画线句的含义,画线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材料中加点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7.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材料对你的启示或你对XX句话的认识等。
方法指导:
1.关注标题,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圈点勾画,把握说明文的中心,对文章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2.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点归纳作答。检查答题要点是否齐全,表述是否准确无歧义。
3.带着问题,回读文章,紧抓关键词,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瞻前顾后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4.解答分析归纳或材料探究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5.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本相关内容; 对于启示类的题目,答题时要联系文本相关内容;看看文本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对于建议类的题目,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
6.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原文和选项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混淆事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问题。
中考真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疫苗:阻碍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成本,更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 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现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提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1.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分析]本文第①段开篇点题,引出说明对象;第②至④段介绍了疫苗的诞生,疫苗的工作原理;第⑤段补充说明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有的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A、B、C正确;D有误,原文是“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此项“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说法绝对,与事实不符;故选:D。
2.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有准确的说明效果,说明的是天花肆虐时间之早、危害之巨;“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是引用说明,使说明具有权威性,真实具体;“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給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是举例子,具有真实具体的说明效果,说明的是“人痘”疫苗诞生的过程。任选一种说明方法,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效果作答即可。
[解答]示例一:举例子,举宋代治疗“天花”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人痘”疫苗诞生的过程。
示例二:引用说明,引用晋代葛洪记载的一次天花暴发的语句,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权威性。
示例三:列数据,列举“3000年”“30%”“40万”等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
“也许”表猜测,表明人体制造和使用杀敌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若去掉表达的意思太绝对,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许”表猜测,即“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是估计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去掉,说法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2021南充)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
①“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
太空“千里眼”优势多
②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③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
④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⑤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
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⑥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 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⑦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该装置体形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如果将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驾驭这架“马车”的“车夫”。
“超薄外套”脱颖而出
⑧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温度超过1000°C,而在火星巡视阶段,着陆器将要面对-130°C的工作环境,这种极热极寒考验超出了世界上常规隔热保温材料气凝胶 的耐温极限范围。更难的是,为给火星车减负,需要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这对材料设计和制备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⑨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_纳米气凝胶。 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导热系数仅为静止空气的一半,也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这使它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当然,以上三种只是“天问一号”上众多科技新元素的一小部分,我们期待着“天问一号”上更多的科技新元素被解锁。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1.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结构介绍了天同一号” 运用到的一小部分科技新元素。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的科技新元素。着陆时巡视器
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纳米气凝胶。
C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D.文章④⑤段中两个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解答]B(着陆巡视器”应为“相控阵敏感器")
三、阅读下面两期材料,间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感冒了为何没胃口?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并病毒更容易引起鼻赛、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雅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痛、头埔、发烧等班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当然,最常见的病是鼻病毒,大约一半的感冒是由它引起的。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每季节交替时,也是感冒多发的时候。感冒虽然是小病,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相当的不便,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痒、咽喉痛、咳嗽、声音沙哑、打喷嚏、流眼泪、头痛、头昏、疲乏等,除了这些症状外,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茶饭不思的现象,即使面对平时最爱吃的美食也丝毫没有兴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在感冒尤其是发烧时,体内 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的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紊乱。胃肠消化减慢,我们感受不到饥饿,自然就不太想吃东西。此时进食一些清淡的粥和汤,可少食多餐;可适当进食鸡肉、鱼肉、蛋类、牛奶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因甜食可生痰,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应少吃。
其次,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炎性病变,不仅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使黏膜上的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敏感性减退;更有某些病毒感染会直接引起嗅觉神经受损,阻碍大脑对香味信号的接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
第三,人体的嗅觉和味觉是协同工作的,感冒导致的嗅觉灵敏度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味觉。患者味觉变迟钝后,会觉得食物不够有味道,进而失去胃口。尽管没有胃口,患者仍需要规律饮食以提供机体对抗疾病的能量。
材料二
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咳嗽的烦恼,尤其是寒冬季节,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敢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
咳嗽是呼吸道 黏膜清除外界物质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机制。有些人感冒后一直咳嗽,可以持续8周,甚至更长,这种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而是因为感冒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机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所致。
咳嗽虽然是感冒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存在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一咳嗽就用药等几方面的误区,在正确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说明了感冒没有胃口的原因。
B.材料一以问句为题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了说明对象。
C.感染后咳嗽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
D.材料一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列举了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不同症状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
3.体会材料二中加点词“之一”的表达效果。
“之一”起限制作用(是“一种”的意思),说明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中的一种,而非全部。“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由于天气原因你的同学李明感冒了,主要症状是咳嗽,请你运用材料二的知识给李明一些建议。
①正确用药;②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或“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③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④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论文本阅读,典型例题1,典型例题2,考点透视,方法点津,典型例题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知识课件PPT,共28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升作业课件,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