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1次工业革命4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1次工业革命4教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1次工业革命4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2)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3)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
    (4)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
    (2)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
    (3)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2)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3)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多媒体运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提问: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
    2.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你想投资工场,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以此推进新课。
    (二)新课推进
    第一条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通过观察图片来思考英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1.前提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政局稳定;
    2.条件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大量劳动力;
    技术: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积聚了丰富的资本;
    原料:海外殖民掠夺,攫取工业原料;
    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第二条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733年 凯伊飞梭 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1779年的骡机和1785年的水力纺纱机;
    提问:这些机器都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都是水力,也就是自然力。人类急需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强大动力。而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正好解决了动力问题。
    1769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引发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07年 富尔顿 轮船 交通工具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1814年 史蒂芬孙 火车 史蒂芬孙在英国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被称为“铁路之父”。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的成果中最重要的发明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良使机器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推动了机器的普及,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向中国销售商品”——工业革命使生产扩大,促使列强对外扩张。
    “短期内运销中国”——交通运输条件的革新,促进国际间商品、资金和人口的流动。
    第三条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出示材料,师生合作分析得出影响
    看材料一柱状图,由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大幅度提高得出生产力的提高,说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阅读材料二,比较图片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兴起。
    材料三,工业革命后就业比重发生的变化,得出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化。
    材料四,农村与城市人口的变化,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五,阶级关系: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材料六,亚当·斯密《国富论》得出社会意识的变化,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工业资产阶级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材料七,通过PPT上世界地图英、法、美三国在世界的殖民贸易图得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在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
    合作探究:工业革命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引起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出现了工厂。
    3.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4.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5.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6.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
    7.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进一步思考: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经济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
    军事条件:资产阶级极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交通条件: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3)通过人物介绍,来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分析,明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科学和技术结合并不紧密;轻工业为主,主要在纺织行业;大量使用机器;由一国发生,随后扩展到他国。
    (三)课堂小结
    小结: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恩格斯敏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布置作业: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个前提
    原因
    五个条件
    开端 珍妮纺纱机进程
    进程 普及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结束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
    扩展 法、美等国先后完成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技术革命
    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
    影响 提高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革命 城市化进程加快
    促进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社会进步

    相关教案

    历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自主探究,学思之窗,师生互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5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述内容,历史纵横,合作探究,学思之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