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小猫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候,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找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手。1.这段话主要讲小猫( )A.讨人喜欢 B.调皮 C.神气十足 D.高兴2.填空。( )的脑袋 ( )舌头 ( )的眼神( )的毛 ( )小猫 ( )的脸蛋3.用“”画出中心句。4.短文中两方面写小猫讨人喜欢,先写小猫的__________讨人喜欢,再写小猫___________时讨人喜欢。5.抄下一个比喻句,并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课外阅读。蚂蚁我家的梧桐树下,有一个小小的蚂蚁窝,里面住着许多可爱的小蚂蚁。我平日最喜欢观察它们。小蚂蚁们十分团结。瞧,它们发现了一条大虫,不一会儿就把虫子包围了。这个庞然大物怎么搬得走呢? 不用着急,小蚂蚁们自有办法。它们有的抱虫子的腿,有的扛虫子的身体,还有的站在虫子的身上,似乎在帮伙伴们鼓劲。不一会儿,它们就把虫子搬进了窝。啊!这些小精灵是多么可爱啊!它们齐心协力,团结友爱,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丰盛的食物。6.想一想,填一填。可爱的( ) 丰盛的(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喜欢——( ) 丰盛——( ) 鼓劲——( ) 友爱——( )8.第2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主要是围绕哪句话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我爱荷叶古人赞美荷花的诗文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看啊,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好像珍珠一样的水,她们一点一滴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她们紧紧团结在一起,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将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她们个个撑开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护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荷叶作为药材,可以去热清火。荷叶作为特殊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清香,十分可口……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她总是默默地工作,无私在奉献。荷叶是美的,我爱荷叶。9.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固然:__________________久旱初雨:________________10.这篇短文从哪能三个方面来写荷叶默默工作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为什么爱荷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画“”的句子写法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教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13.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A.梅花艳丽俊秀 B.公鸡画得生动、别致C.想临摹《梅鸡图》 D.《梅鸡图》太有味道14.“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A.酸甜苦辣等味 B.香、臬等味 C.画的意境 D.意思15.为什么起初谢时尼认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16.这个人要从_______到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17.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18.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19.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拓展。苍蝇与蜜蜂苍蝇原本是无翅无腿的蛆虫,听到人们赞扬蜜蜂,他又是妒忌,又是眼红,于是便脱去白色的紧身衣,模仿着蜜蜂的模样,把自己从头到脚打扮了一番。但是,人们照样讨厌他,见了就挥舞蝇拍,撵得他东躲西藏,差点丢了小命。苍蝇跌跌撞撞地逃到池塘里,停在一朵荷花上,苦闷地向青蛙诉说道:“青蛙博士,有件事我真想不通,想请您评评理。”青蛙眨眨大眼睛,警惕地说:“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苍蝇愤愤不平地说:“你瞧我,有哪点儿不如蜜蜂?她有一对翅膀,我也有一对翅膀;她有六条腿,我有腿六条;她会嗡嗡唱歌,我会嗡嗡歌唱;她会在天上画圈圈儿,我也能在天上画圈圈儿,①凭什么她高我一等?一碗水端得太不平了。[ ]”青蛙沉吟地“嗯”了一声,挪挪身子说:“你还有什么想法,都讲出来吧!”苍蝇撅着屁股,伸出两条后腿把亮晶晶的翅膀理了理,嘟嘟哝哝地说:“要认真比一比,蜜蜂好多地方还不如我呢!②你看她那身衣裳,一道道黄杠杠黑条条,俗气死了;[ ]③瞧我,一身金衣,闪闪发光,多时髦,多漂亮![ ]再看看她那顶帽子,黄不黄,黑不黑,灰不溜秋的,哪有我这顶红绒帽引人注目?可人们偏偏把她当成宝贝,又是给她造房子,又是给她找鲜花,还带着她乘火车、轮船到处旅游;见了我,又吹胡子又瞪眼睛,恨不得把我和同族斩尽杀绝。您说这公平不公平?”青蛙“呱呱”一叫:“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④蜜蜂虽然没有你那么时髦,但人家辛辛苦苦地工作,为鲜花做媒,为人类酿蜜[ ];而你呢,外表虽然很漂亮,内里却肮脏透顶,整日里追腐逐臭,飞到哪儿,就把病菌带到哪儿。⑤瞧,刚才你又在荷花上拉了一堆屎呢!你这害人的东西![ ]”青蛙说着说着来了气,一纵身,结果了苍蝇的小命。(选自《克雷洛夫寓言》)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1)斩尽杀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仿写。东躲西藏东( )西( ) 东( )西( )东( )西( ) 东( )西( )22.读文中画“”的句子,体会这些语言表达了说话者怎样的情感,请标在文中的“[ ]”中。23.请概括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词曲鉴赏课外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5.“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哪个字?__________________26.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__________________27.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1.A2. 尖尖 粗糙 神气十足 洁白无瑕 讨人喜欢 可爱3.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4. 外形 活动5. 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 白毛 薄雪【解析】1.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可知这段主要写小猫讨人喜欢。2.考查词语搭配。根据语段中的内容可以找到恰当的修饰词。比如“尖尖的脑袋”“粗糙的舌头”“绿宝石般的眼睛”等。3.考查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本文围绕第一句写出了小猫的讨人喜欢。4.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写出了小猫外形的讨人喜欢。“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候,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找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写出了小猫活动的讨人喜欢。5.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中把小猫的眼睛比作是绿宝石。“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中把白毛比作薄雪。6. 小蚂蚁 食物7. 喜爱 丰富 加油 友好8.6。小蚂蚁们十分团结。【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根据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搭配即可。注意词语的搭配要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即可。7.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整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二段文字的语句由句号为标识,找出语段中的句号即一句话。整段文字是围绕“小蚂蚁们十分团结”来展开描写的。9. 自然。本来的意思。 很久没下雨,刚好才下过一场雨。10.荷叶保护荷花和鱼虾,荷叶入药,荷叶不争名利。11.荷叶总是默默工作,无私奉献。12.把荷叶当作人来写,更突出荷叶默默奉献的精神。【解析】9.考查字词解释。固然:本来就如此;指事物的自然形态;当然,理应如此;.副词,犹诚然、虽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副词,犹诚然、虽然。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文中表示荷花虽然值得赞美,但是作者却更喜欢荷叶。久旱初雨:干旱了许久终于等到下雨了。10.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从中不难找出答案,作者是从“久旱初雨时”“风雨袭来时”“烈日吐火时”这几方面来描写荷叶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的。11.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我”之所以更爱荷叶是因为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却从不计名利,不出风头,总是默默奉献。它的心灵是美的。1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她总是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可知,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是:……不……不……不……不……不……。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13.D14.C15.因为这样的大画家怎么会临摹学生的画作呢。【解析】13.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依据原文作答,“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说出了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太有味道了。1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语境来看,“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齐白石说了这句话,他是在肯定这幅画画得好,这里“味道”应该选义项“画的意境”。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全文和背景来看,齐白石是很有名的大画家,却要临摹学生的一幅习作,学生以为老师在开玩笑。16. 魏国 楚国 南边 北17.马好;路费多;车夫是个好把式。18.D19.示例: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杯弓蛇影【解析】16.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本题中,这个人要从魏国走到楚国去,楚国在魏国的南边,他却一直向北走。1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原因是马好;路费多;车夫是个好把式。18.本题考查的是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仔细分析文段内容,结合中心思想和主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19.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仔细分析原文内容,写出课外积累的一些寓言故事即可。20. 这里指全部杀掉。 这里指杀死。21.拼 凑 倒 歪张 望 奔 走22.①妒忌 ②鄙视 ③骄傲 ④赞美 ⑤厌恶23.苍蝇拿自己跟蜜蜂比,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找青蛙评理。青蛙结果了苍蝇的小命。24.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解析】20.本题考查的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含义,注意分析上下文的语句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注意要写出词语的表面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含义或者深层含义。21.本题考查的词语的仿写,要注意词语的特点以及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写出符合要求的词语,对空缺部分进行填空即可。22.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情感的分析,结合划线句的主要内容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划线句的感情。例如第一句划线句表达了说话者的妒忌,第二句表达了鄙视,第三句表达了骄傲,第四句表达了厌恶。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概括得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苍蝇拿自己跟蜜蜂比,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找青蛙评理。青蛙结果了苍蝇的小命。24.本题考查的是这篇语言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原文的内容可以概括得出,就在文章中“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25.满。26.满、压。27.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解析】25.考查对诗文的理解。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结合译文来看“千朵万朵压枝低”写出了花多的样子,所以照应“满”字。26.考查对诗文的理解。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所以从“满、压”可以看出花很多很繁盛。27.考查对词语作用的分析。这类题首先要进行判断,然后结合文章来看进行分析,是否与某个内容相照应。如果可以照应就替换,反之则不能替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内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