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四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专题四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第1页
    专题四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第2页
    专题四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四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四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四古诗词鉴赏古诗鉴赏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C.这首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紧扣一个字,抒发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2.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着加以说明。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飞来山上千寻塔一句中的千寻有什么表达效果?(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他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 (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7.写出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及该句蕴含的哲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的表达效果。9.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中的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B.第四句运用反问的修辞,加强了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C.此诗着重通过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2)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2.这首诗主要写出了诗人哪几种心境?13.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品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4.全诗最后两句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个成语,它是 15.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6.有些同学将理解为驱散、打散,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请你给他们说说理由。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8.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展现的画面。19凭君传语报平安中的传语是什么意思?有何表达效果?20.古诗词鉴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诗人游山西村时都看到了什么呢?请概括出任意的两个方面。(2)请从对仗的角度,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提示:对仗一般是指词性的对照)2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赏析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2)诗人选择登幽州台而歌,有何深意?2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指代的是什么人?诗歌前两句连用两个不见,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甲乙两诗都用到了典故,甲诗题中有幽州台,乙诗句中有《后庭花》,请分别说出典故的内容及其在诗中各有何深意?
    1C2.赞同,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杨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C.“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有误。诗歌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而不是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应该是悠扬的玉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选C2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描写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本诗重在抒写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3C4.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意思对即可。【解析】3C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分析有误。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那么龚自珍本人辞官的理由是什么呢?此年恰是龚自珍的从父出任礼部堂上官,例当引避,自珍以此为由,并又申父母年迈,辞官归里。也有人分析认为因政见不同得罪宗室。不管哪一种理由最终促成了龚自珍的辞官,这个结局肯定是迫不得已的。4.考查是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所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为: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5(1)“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塔的高峻。(2)D【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飞来山上千寻塔意思是: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句中的,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七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极言塔高,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2)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D.有误,表现出他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错误,此诗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当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诗歌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故选D6D7.意思: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哲理: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或: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解析】6A足鸡豚是指备足鸡肉、猪肉;,小猪,这里指猪肉。本项写农家拿鸡和招待客人表述有误;B.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是祭灶神(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并不是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表述有误;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本项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也存在错误;故选D7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及诗文中蕴涵的道理。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西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明,展现出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又出现一个山村。山重水复在此指自然之路曲折,象征着人生之路坎坷难行;柳暗花明在此指自然景致的美好,象征着经历曲折后又有新的出路,新的天地。景物的描写中蕴含哲理:困境中蕴含希望,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也要坚定信心,积极求索,努力寻求新的出路,相信新的天地就在不远处。8.示例一: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伤忧。示例二:字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9.听到《折杨柳》的笛曲。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10C【解析】8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艺术的能力。重点在于通过字词的本来意思结合原句分析其内在意义,体悟诗人情感。结合诗文内容赏析可知,断续、隐藏不露的意思。谁家玉笛暗飞声,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伤忧。,充满、溢满的意思。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听到笛声后的孤寂心情。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此夜曲中闻折柳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何人不起故园情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10C.“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有误。诗歌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而不是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应该是悠扬的玉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选C11(1)D (2)示例:赞同。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详解1D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对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2)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所具有的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基础。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以弹琴长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这是以声写静。而弹琴”“长啸又属于,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这叫以动衬静。作答时,首先要肯定题干的说法,然后分析具体诗句,一一说明这手法的使用效果。12.(1)因受朝廷排挤而离开京城的忧伤;(2)回归家乡的喜悦(愉快);(3)虽远离官场却依旧对理想信念执着的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乐于奉献的情怀。13.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解析】12考查赏析作者情感。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13考查诗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为: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落红自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虽然辞官离开京城,却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14.临渊羡鱼15.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举荐。【解析】14本题考查诗句的典故。尾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人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希望得到对方帮助。临渊羡鱼在现代汉语中就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是不能达到目的的。15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欲济无舟楫的意思; 船上的桨,这里借指船。结合端居耻圣明分析,端居指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诗人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结合最后两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说诗人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美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将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16飘散、飞散的意思。字让笛声有了可视可触的形象,使笛声随着春风悄悄地在洛城的夜空飘荡而无所不在。17.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解析】16本题考查诗句词义的把握。散入春风满洛城句意: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飘散,飞散的意思。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营造了整个洛阳城思乡的氛围,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本诗属于思乡诗,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尾联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故园情直接了当地点明作者对家乡故园的思念之情,何人一词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18.示例: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日,我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19传语的意思是捎口信,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解析】18考查描绘诗歌的画面。解答时,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抓住主要对象或景物,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故园,指长安和长安的家;路漫漫,路途十分遥远。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画面示例:离开长安很久了,碰到入京使以后,诗人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只觉得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揩眼泪已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19考查诗句的赏析。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意思是: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结合上一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可知此处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只能通过传语的方式报平安。由此可知传语的意思是捎口信。这一句写的是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向家人报平安,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思念家人、不愿让亲人挂念的情感。20(1)①热情好客的村民;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2)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蕴含生活哲理(或:写山间水畔的景色,表现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人描写的是看到的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农家生活的描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村外的风景描写,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又回到了农村的生活描写,主要是那里的民情,最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频来夜游。(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相对,疑无路又一村相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诗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1(1)“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2)诗人登上燕昭王招贤纳才的幽州台,想到的是如今昭王不在,贤才无举。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在遥远的时间长河里,在空阔寂寥的天地中,没有一个知音。其深意是抒发自己难觅明君,壮志难酬的悲愤。【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首先要了解该词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分析其作用及体现的情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句意: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悠悠形容天地广大,无边无际,时间上来看更是久远。与天地悠悠相比,人生匆匆而过,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苍茫孤独感。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指的就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想到如今没有像燕昭王这样赏识人才的君主,自己空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22(1)“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2)甲诗陈子昂借幽州台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这一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愿。乙诗《后庭花》指歌曲《玉树后庭花》,采用曲笔的形式,表面上斥责商女,实际上批判那些不知亡国恨的醉生梦死的士大夫,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向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可知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后世求才的明君。诗人怀才不遇,登临幽州台,触发内心思绪:自己未看得到古代先贤,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未看得到自己;诗人看不到未来的贤主,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诗人。生不逢时,满腹才华难以展现,奠定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2)本题考查手法。【甲】诗诗题登幽州台歌,点明此诗是诗人登临幽州台触发自己的思绪后所作;幽州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而诗人怀才不遇,满腹才华难以施展,不禁万分渴望得到赏识;【乙】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思是: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后庭花》指歌曲《玉树后庭花》,南朝陈皇帝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诗人运用典故表面是斥责歌女不知国势危亡,实际上是批判不知亡国恨的醉生梦死的士大夫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表现了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9下8.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9下8.古诗词鉴赏含答案,共67页。

    专题三成语运用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专题三成语运用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四成语运用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专题四成语运用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